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NtC3H基因对烟草类黄酮及绿原酸合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05 11:21

  本文关键词:NtC3H基因对烟草类黄酮及绿原酸合成的影响 出处:《中国烟草科学》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烟草 Nt CH基因 绿原酸 类黄酮


【摘要】:为验证Nt C3H是否参与烟草中类黄酮和绿原酸等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构建了p CXSN::Nt C3H超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Nt C3H基因转入野生型烟草三生烟,并通过HPLC检测转基因烟草中绿原酸以及芦丁、山奈酚芸香苷等类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三生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绿原酸及芦丁的含量最高,分别提高了3.6倍和6.1倍,山奈酚芸香苷含量提高了24.6倍。研究结果证实了Nt C3H基因参与烟草中类黄酮和绿原酸等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
[Abstract]:In order to verify whether NtC3H is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such as flavonoids and Lv Yuan acid in tobacco, the expression vector of p CXSN::Nt C3H was constructed. The NtC3H gene was transformed into wild tobacco Sansheng tobacco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leaf disk transformation. Lv Yuan acid and rutin in transgenic tobacco were detect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Lv Yuan acid and rutin were the highest in transgenic tobacco leaves, which increased 3.6 times and 6.1 tim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tC3H gene was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such as flavonoids and Lv Yuan acids in tobacco.
【作者单位】: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海林卷烟厂;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富含类黄酮及咖啡酰奎尼酸番茄品种的培育”(863,2010AA10Z103)
【分类号】:S572
【正文快照】: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CYP450)是一类存在一个由半胱氨酸和含铁血红素组成的活性中心的酶类家族[1-2]。对-香豆酸3-羟化酶(p-coumarate 3-hydroxylase,C3H)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催化对-香豆酰莽草酸/奎宁酸到咖啡酰莽草酸/奎宁酸C3位置的羟基化反应,决定木质素单体的碳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Wei Tang;Anna Y.Tang;;Transgenic woody plants for biofuel[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4年02期

2 黄海;常莹;吴春胜;胡文河;谷岩;;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海;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成忠;影响芍药花茎机械强度的生理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3 谷振军;赤桉木质素单体合成途径的基因家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4 徐倩;枇杷果实木质化的MYB转录调控[D];浙江大学;2014年

5 方圆;苔类植物油体发育及相关基因的系统进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范丽;桑树木质素合成基因的生物信息和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杨家平;芥子醛、松柏醛对离体培养棉纤维生长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宗梅;小立碗藓羟基肉桂酰酰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及调控研究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李佩芳;黄瓜霜霉病过敏性反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徐玉;蜜柚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6 刘彤;橡胶树木质素合成相关MYB基因的功能鉴定[D];海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健;吴国娟;;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2 Mohammed R.Ullah;Jinesh C.Jain;陈震古;;茶叶绿原酸(Chlorgenic acid)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品质关系[J];茶业通报;1981年S1期

3 张星海;王岳飞;;茶多酚与绿原酸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J];茶叶科学;2007年01期

4 董雄辎;王丽平;司圣柱;;不同植物中绿原酸的提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5 王宏军;蒋红;王春华;姚健;;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绿原酸的测定[J];中国饲料;2009年07期

6 胡鲜宝;范贵生;吕加平;;绿原酸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年11期

7 高锦明,张鞍灵,张康健,赵晓明;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李杰;王学廷;吴银萍;王利辉;;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6期

9 刘军海;裘爱泳;任惠兰;;绿原酸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年06期

10 田士林;李莉;;杜仲叶·皮内绿原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倩;张加余;叶丽萍;卢建秋;;绿原酸的研究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沈奇;顾龚平;张卫明;吴国荣;;植物绿原酸的研究动态[A];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星;;消痤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唐弟光;廖厚知;梁可文;陈晓军;莫少红;吴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去火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5 周莎;;不同地区茶叶中绿原酸分布的HPLC研究[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长林;;HPLC法测定芪鲜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徐英宏;姜清华;董伟;;HPLC法测定治咽茶中绿原酸的含量[A];2006年全国药物质量分析学术研讨会——《药物分析杂志》第二届普析通用杯优秀论文评选颁奖会论文集[C];2006年

8 袁晓艳;高明哲;肖红斌;谭成玉;杜翌光;;菊芋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A];全国第七届中医药继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陈勇;刘婧;谢臻;辛华;;抗感止咳胶囊中绿原酸的HPLC法测定[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刘喜纯;杨大顺;;HPLC法测定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绿原酸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耿世磊 徐鸿华;药用金银花质量控制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张国强 杨家庭;平邑遍地金银花[N];农民日报;2001年

3 廖伟坤;透析中草药的“性格”[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廉丽华;金银花“变脸”记[N];中国特产报;2006年

5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 王晓明;冬春栽植金银花[N];湖南科技报;2009年

6 孟宪华;“平邑之花”香飘万家[N];中国特产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胜;绿原酸颊粘膜转运途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2 艾心灵;烟草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李光锋;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s,

本文编号:1382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382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