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蛋氨酸亚枫还原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文选题:梅毒螺旋体 切入点:蛋氨酸亚枫还原酶 出处:《生物技术》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克隆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蛋氨酸亚枫还原酶(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Ms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分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梅毒螺旋体Ms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连接到p MD19-T载体,进行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梅毒螺旋体中扩增得到的大小为873 bp的Msr基因,编码291个氨基酸。Msr蛋白含有Msr A和Msr B的保守区,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定位在细菌细胞质。三维结构与牛Msr蛋白(PDB:1fvg.1)类似。Msr蛋白含有几个B表位。[结论]克隆获得了Tp Msr基因,并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clone the 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Msrgene of Treponema pallidumi and analyze its bioinformatic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sr gene sequence of Treponema pallium, a specific primer was designed to amplify the target gene. It was ligated to p MD19-T vector, sequenced by DNA and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results] the 873 BP Msr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Treponema pallidum, encoding 291 amino acids. MSR protein contained conserved regions of Msr A and Msr B. It is a hydrophilic protein with no signal peptide located in the cytoplasm of bacteria.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bovine Msr protein PDB: 1fvg.1.Msr protein contains several B epitopes. [conclusion] Tp Msr gene was cloned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血清固定梅毒T细胞基因病理性甲基化的机制研究”;No.15C1384;“血清感染病原微生物非培养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No.14B185)
【分类号】:R75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耿焱;黄茂梁;吴英松;李明;;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杨秋;揭开梅毒螺旋体的基因真相[J];国外科技动态;1999年05期
3 强军,张会孝,张经华;对一例涉外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的处理[J];口岸卫生控制;2000年02期
4 黄建香 ,余崇镐 ,林伟珍;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11期
5 周毅;老年梅毒螺旋体感染51例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6 刘鹏,冯国基;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技术与应用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10期
7 王华;雷丽明;李代渝;;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9期
8 孔秋虹;;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7期
9 凌聪;;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J];河北医学;2008年03期
10 韩洁;张海萍;朱威;连石;;梅毒螺旋体相关膜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俊艳;刘全忠;;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秀玉;王培昌;杨珑;李文军;;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许友强;李慧源;;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亲和力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庄亦晖;陈瑜;蒋燕群;;Determine Syphilis TP方法在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诊断中的临床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唐书谦;叶庆佾;;刚果红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林娜;郑和义;;梅毒螺旋体基因检测以及治疗前后螺旋体DNA载量变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双全;赵飞骏;张秋桂;吴移谋;;梅毒螺旋体Tp0751黏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梁平;汤伍辉;邵群;李慧英;李彬;魏建萍;;梅毒螺旋体IgM蛋白印迹试验诊断先天性梅毒评价[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莫颖;林晶;陈万;梁云燕;刘晓芳;关善斌;梁纲;莫书荣;;吸毒者与HCV、HI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研究[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江西医学院二附院 主任医师 俞景明;梅毒螺旋体:我的自白[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湖南省性病控制中心 丁胜非;怎样看梅毒化验单[N];大众卫生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振辉 通讯员 刘东红;哪些性病症状 会表现在眼部[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由它;眼睛也会被性病毒伤害[N];保健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田洪青;山东地区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蒋传好;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免疫活性分析及其诱导HaCaT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机制[D];南华大学;2016年
3 张良芬;编码梅毒螺旋体47-、17-和15kD脂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反应原性的初步鉴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戴婷;上海地区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及与神经梅毒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龙福泉;梅毒螺旋体膜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爱凤;莱城区育龄妇女孕前五种病原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甘霖;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92致炎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3 朱洪;梅毒螺旋体粘附素Tp0751重组菌影制备与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4 刘琼;梅毒螺旋体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对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5 汤镇;重庆地区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史金龙;新疆梅毒螺旋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位点23SrRNA2058G检测[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肖海璐;梅毒螺旋体耐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D];济南大学;2016年
8 陈洁;梅毒螺旋体的免疫组化法检测意义[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珍;梅毒螺旋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D];济南大学;2014年
10 肖洁;梅毒螺旋体特异诊断抗原的筛选、制备及临床应用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4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6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