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对人类绒毛发育的作用
本文选题:长链非编码RNA 切入点:绒毛膜绒毛 出处:《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印记基因3(MEG3)对人类流产绒毛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各15例患者的绒毛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凋亡因子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使用qPCR法检测MEG3的表达。在人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过表达MEG3后,利用qPCR法检测MEG3的表达,利用细胞侵袭实验比较过表达组与对照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Bax的表达低于自然流产绒毛,而Bcl-2的表达高于自然流产绒毛(P0.01)。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的MEG3的表达低于自然流产(P0.01)。人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过表达MEG3后,HTR-8/SVneo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结论 lncRNA MEG3可调控滋养层细胞的凋亡及侵袭能力,影响人类绒毛的发育。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3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bortion villi, and to explore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 the villi of 15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15 patients with induced abortion were collected.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factor Bax and apoptosis inhibitor Bcl-2, and qPC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EG3. After overexpression of MEG3 in human trophoblast cell line HTR-8/SVneo, MEG3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qPCR method. Cell invasion assa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invasiveness between overexpress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Bax in the villi of induced abor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villi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Bcl-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villi (P0.01). The expression of MEG3 in induced abortion villi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pontaneous abortion cells P0.01.Aft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MEG3 in human trophoblastic cell line HTR-8/SVneo, the invasion ability of HTR-8 / SVneo cells was decreased. Conclusion lncRNA MEG3 can regulate AIDS. Apoptosis and invasiveness of cultured cells,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air.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基金】:军队创新重点项目(13CXZ006)~~
【分类号】:R7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高尔生;中国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7期
2 郑雅娜,周辉,刘巧突,朱平;t(1;13)伴自然流产一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4期
3 张宁,郝翠芳,隋凌云;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8期
4 凌纬联,张传仓,李雁,张燕,封志纯;我国五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09期
5 王敏,咏梅,初忠侠;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研究概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曲陆荣;多次自然流产[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06期
7 李艳英,方虹,李苓,苏娟;240例自然流产病因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07期
8 梁彩霞;胡学刚;;硒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02期
9 安茂伟;徐有涛;卢少明;韩秀娟;林雪;;日照地区自然流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10期
10 胡晓斌;杨轶男;白亚娜;;兰州市5002例住院孕产妇自然流产现况调查[J];卫生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志春;;论循证医学在自然流产诊治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2013年
2 王繁;王瑛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自然流产的原因探讨与预防措施[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彭倩;;自然流产与优生[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郑明慈;张国风;周陆生;;自然流产妇女维生素E营养水平变化[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鲍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体会[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6 李键;邵小光;吴隆琦;;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静益;傅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生殖障碍疾病高级培训班文集[C];2011年
8 余小艳;杨国华;;染色体平衡易位伴自然流产四例[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胡娅莉;;自然流产的遗传因素[A];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陈欣;张建平;;211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多久可再怀孕[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阿健;自然流产后也可早怀孕[N];保健时报;2005年
3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可尽早怀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妊娠不用等[N];健康时报;2004年
5 江苏 主任医师 王忠民;自然流产 优生劣汰[N];家庭医生报;2004年
6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多久再怀孕[N];科技日报;2005年
7 小殊;自然流产未必是坏事[N];新疆科技报(汉);2000年
8 王伊萍;自然流产不可怕 快快乐乐做妈妈[N];人民日报;2000年
9 冯耽;流产后再怀孕等多久[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廖世秀 整理 尹沅沅;可能是流产基因在作祟[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莉洁;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秦晓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杨励勤;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甲基化和不明原因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珊;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HLA-C配体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郑海燕;辅助生殖技术中早/中期自然流产与生长发育相关印记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妍;人类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印记基因IGF2、GRB10、PEG3甲基化状态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外周血中FOXP3mRNA、RORγtmRNA及相关免疫因子与人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江卫红;联合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及妊娠相关蛋白A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临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张娜;自然流产与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明雪;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高慧;孕早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临床自然流产关联的队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彭威;MEST/PEG1异常甲基化在自然流产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安晶;沿奎河地区妇女自然流产水平与距奎河距离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8 吴晓婷;TLR2和TLR4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6年
9 陈红;青岛人群复发性自然流产基因多态性特点及与地屈孕酮疗效关联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6年
10 张晓莉;补肾活血法对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0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8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