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胁迫下大豆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本文选题:大豆胞囊线虫 + 钙调蛋白 ; 参考:《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为明确受到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为材料,分别在接种线虫(SCN3)1d,3d,5d,9d,15d,20d取样,提取接种和未接种的大豆根部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豆钙调蛋白家族:SCaM1、SCaM2、SCaM3、SCaM4和SCaM5基因的表达量。通过扩增SCaM4基因编码区序列,构建与报告基因GFP融合表达的细胞定位检测载体p COMBIA1303-SCaM4,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瞬时表达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是抗性品种灰皮支黑豆还是感病品种辽豆15,在线虫侵染后5个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在接种后第5d达最大值,其中灰皮支黑豆SCaM4基因接种后表达量高达12.73,是未接种的1.85倍,为感病品种的1.96倍,初步认为SCaM4可能参与了灰皮支黑豆抗线虫的过程。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SCaM4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
[Abstract]:The total RNAs of soybean roots were extracted from inoculated and uninoculated soybean, and the expression of SCAM4 and SCaM5 gen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in the soybean calmodulin family: SCaM1, SCaM2, SCaM3, SCaM4 and SCAM4.By amplifying the coding region of SCaM4 gene, a cell localization detection vector pCOMBIA1303-SCaM4 was constructed, which was fused with the reporter gene GFP. It was transiently expressed on the leaves of Nicotiana benthamiana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nd observed by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5 calmodulin genes reached the maximum at the 5th day after inoculation, whether the resistant variety Liaopizhi black bean or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 Liaodou 15, was infected with online insect,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lmodulin gene reached the maximum level on the 5th day after inoculation.After inoculation, the expression of SCaM4 gene in black bean was as high as 12.73, 1.8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inoculated black bean, and 1.96 times of susceptible variety. It was suggested that SCaM4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ance to nematode.The results of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showed that SCaM4 protein was located on the cell membrane.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方线虫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330063)
【分类号】:S435.6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晓丛;娜仁;张少英;;钙信号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3期
2 周华林,马力耕,刘曼,毛国红,孙大业;转SCaM-GFP融合基因烟草中钙调素分泌特性的研究[J];植物学报;2001年12期
3 吴海燕,远方,陈立杰,段玉玺;大豆胞囊线虫病与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1年04期
4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ic localization of calmodulin in corn root cells[J];Cell Research;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晶;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陈立杰;段玉玺;;线虫胁迫下大豆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年01期
2 刘鹤;王媛媛;朱晓峰;刘晓宇;陈立杰;段玉玺;;胞囊线虫侵染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根系的组织病理学差异研究[J];大豆科学;2016年05期
3 刘海勤;刘泉成;赵洪海;;大豆孢囊线虫大豆和烟草群体寄生性比较分析[J];植物保护;2016年02期
4 吴书峰;王志;乔治军;张瑞军;张海平;;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小种转录组测序及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6年04期
5 赵龙飞;徐亚军;彭顶华;赵瑞英;陈乐乐;刘备备;;稻瘟病菌拮抗性大豆根瘤内生细菌的筛选及抑制效果[J];微生物学通报;2016年05期
6 李红鹏;项鹏;张武;;大豆早熟耐病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耐病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5年09期
7 刘勇;郅军锐;;钙素在植物诱导防御中的作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年01期
8 刘大伟;陈立杰;段玉玺;;胞囊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大豆根系差异基因表达的初步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04期
9 曹广禄;赵雪;王强;孟宪新;魏淑红;韩英鹏;武小霞;李文滨;;大豆种质资源对胞囊线虫病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J];大豆科学;2014年04期
10 李琬;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张必弦;刘明;来永才;王晓辉;刘淼;;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物理防治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洪强,梁小娥;蛋白激酶与植物逆境信号传递途径[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03期
2 孙君明,丁安林,东惠茹;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J];大豆科学;2000年01期
3 刘维志,刘晔,段玉玺,吴爱军,宋玉泉;抗病基因对大豆孢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J];大豆科学;1998年02期
4 颜清上,陈品三,王连铮;大豆根渗出物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卵孵化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03期
5 刘德龙,杨燕生,孙大业;花椰菜胞外钙调素的性质及促进植物生长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颜清上,陈品三,王连铮;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Ⅱ.抗感品种根部合胞体超微结构的比较[J];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01期
7 颜清上,王连铮,陈品三;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 Ⅲ.抑制线虫发育的组织病理学证据[J];大豆科学;1997年01期
8 孙大业;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年02期
9 刘维志,,洪权春,刘晔,段玉玺;中国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张东升;抗性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侵入和发育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佰双;段玉玺;王家军;李进荣;陈立杰;;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9年02期
2 孙玉秋;许艳丽;李春杰;潘凤娟;张原;;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分布和卵密度研究[J];大豆科学;2011年02期
3 陈井生;李肖白;李泽宇;刘大伟;郑雅楠;马兰;刘冰;于吉东;;大豆胞囊线虫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4 刘学敏,武侠;吉林省大豆胞囊线虫分布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5 刘维志,刘晔,段玉玺;中国大豆胞囊线虫的形态学观察[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6 木子;巴西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生现状[J];世界农业;1999年05期
7 刘淑霞;潘冬梅;魏国江;李振伟;马志军;杜春玉;潘静;高宇;韩喜财;;四种植物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毒杀作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8 孙漫红,刘杏忠;连作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J];植物病理学报;2000年04期
9 于佰双,王家军,马书君;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邢丽娟,陈大力,刘维志,段玉玺;某些阳离子在大豆胞囊线虫生防系统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晶双;郑雅楠;段玉玺;陈立杰;王媛媛;;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大豆胞囊线虫休眠卵孵化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雅楠;段玉玺;陈立杰;孙晶双;;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对含氮离子及化合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晶双;段玉玺;郑雅楠;陈立杰;;不同酸性条件对大豆胞囊线虫孵化的影响[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树森;杨巧;简恒;;不同大豆材料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评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淑霞;刘铜;侯巨梅;潘冬梅;左豫虎;;几种轮作作物及其水溶性根系腐解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大伟;段玉玺;陈立杰;朱晓峰;;灰皮支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茂松;张治宇;张保岩;张克云;;江苏大丰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胡卫铭;向梅春;刘杏忠;;明尼苏达被毛孢与大豆胞囊线虫本地适应性进化的遗传机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许艳丽;陈伊里;司兆胜;李兆林;李春杰;温广月;;不同茬口条件下作物的根渗出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10 孙漫红;刘杏忠;;淡紫拟青霉发酵滤液对大豆胞囊线虫趋化性的影响[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海燕;五寨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东;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郑雅楠;大豆胞囊线虫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4 许艳丽;土壤环境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影响及线虫分子诊断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大伟;灰皮支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雪;大豆抗胞囊线虫机制及与抗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7 卢为国;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和大豆抗性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罗璇;大豆胞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大豆胞囊线虫诱导相关启动子的筛选及大豆GmWRP1和GmExo70J蛋白功能鉴定[D];浙江大学;2016年
2 孙家骥;灰皮支黑豆抗胞囊线虫谷胱甘肽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3 宋美静;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群体致病性分化及其辅助鉴别寄主的发掘[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刘婷;抗大豆胞囊线虫的GmMIOX基因表达分析及过表达载体构建[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钱洪利;明尼苏达被毛孢对大豆胞囊线虫作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孙敬祖;被毛孢对大豆胞囊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致病性及寄生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赵晓晖;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中寄生真菌及其作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司兆胜;土壤环境对大豆胞囊线虫繁殖影响及大豆抗性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9 宋洁;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及其抑制因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刘淑霞;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4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4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