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健康体检者与妇科门诊患者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3 16:33

  本文选题:人乳头瘤病毒 + 基因型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健康状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和亚型分布特点,为HPV感染诊治和宫颈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遵义医学院附院2015年1-12月体检中心体检、妇科门诊就诊及肿瘤科确诊宫颈癌的女性患者22 419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确诊患者HPV感染率最高为84.42%,单一感染占83.50%,其次是妇科门诊就诊女性为37.47%,单一感染占80.36%,最后是体检女性为13.24%,单一感染占86.30%,三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HPV亚型分布不同,均以高危亚型感染为主,其中健康体检者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52、58、16亚型,分别占19.36%、11.28%、11.02%,门诊就诊女性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52、16、58亚型,分别占17.92%、14.54%、10.97%,宫颈癌确诊患者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16、52、18亚型,分别占33.88%、28.10%、19.00%。体检女性51岁以上HPV感染率较高(P0.01),门诊就诊女性HPV感染率最高的是61岁以上和15~20岁女性,分别为69.39%和53.61%(P0.01),而宫颈癌确诊者HPV感染率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结论 HPV感染普遍存在于不同健康状态的女性中,均以单一感染高危型为主,且与年龄有关,加强对各年龄段不同人群HPV筛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必要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subtyp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women with different health status and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PV infec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HPV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in 22 419 femal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diagnosed in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 clinic and oncology department by using nucleic acid molecular fast flow hybridization typing technique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Results the highest HPV infection rate was 84.42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83.50 in single infection, 37.47 in female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s, 80.36 in single infection, and 13.24 in femal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86.30 in single infec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HPV infection 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PV subtypes was different among the group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subtype infection was 52n5816 subtype, which accounted for 19.366.28% and 11.02%,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subtype infection in outpatient women was 52n16558 subtype.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subtyp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as 16.52%, accounting for 33.88% 28.10% and 19.00%, respectively. The infection rate of HPV was higher in females over 51 years of age than that in females over 51 years old. The infection rate of HPV was the highest in females over 61 years old and 15 ~ 20 years old, which was 69.39% and 53.6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PV infec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Conclusion HPV infection is common in women with different health status, and it is mainly high risk type of single infec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ag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HPV screening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黔教合KY字2012079)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LKZ2011-35)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Ordi J.;Alonso I.;Torné A.;马超;;提高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中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界值能否改进检出率[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2期

2 牛淑芳;吴素慧;;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年02期

3 李霓;代敏;;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10期

4 吴雪伶;王佑春;;人乳头瘤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7期

5 安妍;孙秀明;姚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1期

6 邹单东;;人乳头瘤病毒不同基因型检测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7 金友存;孔祥;;人乳头瘤病毒和核因子κB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17期

8 闻敏芳;王伟;;黄冈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调查[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2期

9 赵荣乐;郑伟立;;人乳头瘤病毒变异类型及其致癌机理[J];生物学通报;2010年11期

10 陈忠领;魏新燕;范美珍;孟宪玲;;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Margaret Stanley;;人乳头瘤病毒16型结构蛋白的研究[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秦逸秋;王祖兵;;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肿瘤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宏图;;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与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倪斌;赵芸;史文娟;;云南省红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各亚型感染情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杨红英;杨旭;;云南省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各基因型感染分布的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许海敏;;浅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与宫颈癌的关系[A];2013年第三届长三角地区病理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暨浙江省第八次病理技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王建捷;靳家玉;冯玲;郝薇;张玲;;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蔡艳群;宋志伟;郏伊范;潘晓;陈卫青;王丽定;李彩琴;黄建兰;朱无双;倪敏;董琰;徐旖旎;;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马艳侠;张建平;;450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吕虹;刘志忠;刘竞争;邵春青;康熙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应用价值[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郑莉丽;实时分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在欧洲推出[N];健康报;2009年

2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人乳头瘤病毒的自述[N];健康时报;2010年

3 李天舒;西藏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N];健康报;2008年

4 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蔡敏 实习生 罗安琪 孙竞雄;宫颈癌癌变基因密码被部分破译[N];湖北日报;2013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李梅浠;三大癌症会传染[N];健康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艳红;HPV分型检测至关重要[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书杰;基于人乳头瘤病毒的子宫颈癌发病机制探讨和子宫颈癌疫苗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徐茜;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子宫颈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周小山;改造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和抗癌作用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谢喜秀;以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样颗粒(VLP)为基础的预防性疫苗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胡颖;转录辅活化因子hADA3与人乳头瘤病毒癌蛋白E6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郑燕芳;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株表型和基因调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7 饶智国;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8 胡延忠;特异切割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 mRNA核酶的构建及其对人宫颈癌细胞逆转化作用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9 曾莉;广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丹;人乳头瘤病毒16在宫颈癌整合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敏;同一个体中人乳头瘤病毒34型变异株的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董国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术后患者随访中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翁志聪;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杂交检测芯片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4 杨国溜;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冯素文;妇女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与态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晓静;重庆永川地区妇科疾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贾常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D];遵义医学院;2011年

8 王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静;妊娠各期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及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胡杰锋;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2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92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