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百脉根4个共生基因在水稻中的共表达及其对水稻转录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30 10:28

  本文选题:百脉根 + 根瘤共生 ; 参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为建立水稻-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将百脉根共生信号转导途径中的4个功能基因(LHK1、NSP1、NSP2和NIN)转入水稻,获得稳定转化的转基因水稻,并初步检测转基因水稻的表型和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根瘤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根瘤菌侵染对照(转入空载体)和转基因水稻的根毛和表皮的比率没有显著变化,但接种根瘤菌14d后,对照与转基因水稻的侧根原基数有显著差异,转共生基因水稻的侧根原基明显增多。利用水稻cDNA芯片,检测转基因水稻组与对照组在接种根瘤菌7d和不接种根瘤菌条件下根的转录组变化,结果显示,转基因组与对照组水稻在植物防御反应、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均有差异性表达,表明豆科共生基因影响了水稻对根瘤菌的反应。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system of rice-rhizobium, four functional genes, LHK1, NSP1, NSP2 and NIN, were transferred into rice to obtain stable transformed transgenic rice. The phenotypic and transcriptional differences of transgenic rice were preliminarily detected. The results of Rhizobium infec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root hair and epidermis of Rhizobium infection control and transgenic ric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ut after inoculation of Rhizobium for 14 day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 and transgenic rice in lateral root primordial number. The lateral root primordium of transgenic ri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of rice roots in transgenic ric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under inoculation of rhizobia for 7 days and without rhizobia inoculation were detected by cDNA microarr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genic rice and control group were responding to plant defens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related to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dicated that the symbiotic genes of legumes affected the response of rice to rhizobia.
【作者单位】: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12650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20130146130003)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百脉根[J];饲料博览;1995年05期

2 杨志忠,张清斌,贾纳提,刘法涛;百脉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J];草食家畜;2001年03期

3 杨志忠;百脉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J];北京农业;2002年02期

4 陈建纲;百脉根[J];中国供销商情;2003年02期

5 孙艳香;杨红梅;耿云红;朱晔荣;王宁宁;王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怀禄;;有希望的豆科牧草——百脉根[J];农业科技通讯;1984年06期

7 В.Г.Стрелков;王比德;;沙壤土上的百脉根[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86年02期

8 M. W. Alison,Jr;白原生;;百脉根对不同土层酸性的反应[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1年02期

9 刘法涛;百脉根补播草地效果[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4年01期

10 邹莹;“百脉根辐射育种与种子生产研究”通过鉴定[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韦正乙;;利用安全筛选标记转化系统获得抗逆转基因百脉根[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2 冯雪;孙艳香;于桂凤;贾永红;姜淑慧;;百脉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崔志文;张翔;许庆方;丁利波;;百脉根青贮品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吕德扬;邵嘉红;徐晓明;张军;汪清;俞梅敏;范云六;;百脉根高含硫氨基酸转基因植株再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陈桃;朱辉;张忠明;;MAPK激酶在百脉根共生信号转导中作用机理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郭喜英;刘艳芝;韦正乙;邢少辰;;转录因子CBF1基因的克隆及在百脉根中的表达[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袁松丽;张忠明;;SIE3在百脉根共生信号转导中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倩倩;姜三杰;张占路;吴燕民;;利用MAR元件提高禽流感血凝素基因在百脉根中表达的研究[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艳香;王勇;;百脉根液泡膜H~+-PPase基因的cDNA克隆与分析[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康恒;百脉根结瘤信号途径中相关调控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朱辉;根瘤菌共生信号在豆科植物百脉根中的传递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江华;百脉根侧生器官边界形成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官晓敏;百脉根LjPP2C蛋白磷酸酶负调控MPK6信号转导途径[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姜三杰;转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百脉根植株的获得及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付伟伟;百脉根泛素连接酶SIE3对共生受体SymRK调控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郭倩倩;PMI筛选体系的建立及MHA-MLTB融合基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54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954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