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Tβ-4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文选题:鹿茸 + 胸腺素β ; 参考:《野生动物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的肌动蛋白螯合分子。本研究首次从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全长cDNA文库中成功克隆了Tβ-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Tβ-4基因cDNA全长为770 bp,编码4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 052.65 u,理论等电点为5.02,其一级结构中赖氨酸和谷氨酸残基所占比例最高,二级结构元件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构分析发现,Tβ-4蛋白氨基酸序列含有"Thymosin family"结构域,没有N端信号肽,没有跨膜区。同源序列分析表明,梅花鹿与白颊长臂猿、人、牛的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同源性高于85%。Tβ-4在鹿茸尖端组织全长cDNA文库中高丰度表达,提示它可能在鹿茸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Abstract]:Thymosin 尾 4 (Thymosin 尾 4T 尾 -4) is an actin chelating molecule with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 in eukaryotic cells. In this study, the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T 尾 -4 gene was cloned successfully from the full-length cDNA library of deer antler tip tissue in sika de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is gene was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ll-length cDNA of T 尾 -4 gene of sika deer was 770bp, encoding 44 amino acids,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was 5 052.65 u,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was 5.02, and the proportion of lysine and glutamate residues in the primary structure was the highest.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are 伪-helix and irregular crimp.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 尾 -4 protein contained "Thymosin family" domain, no N-terminal signal peptide and no transmembrane region. Homologou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sika de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gibbon, human and cattle, and the amino acid homology was higher than 85.T 尾 -4 in the full-length cDNA library of pilose antler tip tissu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velvet antler.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13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572014EA05-03;2572015CA18)
【分类号】:S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成;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2期
2 庞洪泉 ,樊龙江;有关生物信息学的几点误解[J];生物技术通报;2002年02期
3 ;《生物信息学导论》出版[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4 刁雪涛;张小芳;宋洁;金梅;;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2期
5 M.泽瓦勒贝;JO.鲍姆;;理解生物信息学[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施季森,何祯祥;21世纪的生物信息学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郑国清,张瑞玲,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1期
8 郑国清,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概述[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2期
9 郑国清,黄静,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10 郑珂晖;生物信息学的背景、现状及前景[J];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一源;沈钧贤;徐志敏;;生物信息学与神经信息学数据库的整合[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高亚梅;韩毅强;余丽芸;;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研究初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杨剑;;生物信息学在新发再发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洁;;生物信息学对中药现代化的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葛剑徽;李成;谢迅雷;;生物信息学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湘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金立;李路路;王栋;;生物信息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文聪;钮冰;;基于数据挖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康晓东;;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吕晖;;生物信息学与个体化医学[A];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义;生物信息学产业浮出水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张雅丽;加强交流 立足中国生物信息学最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信息学院士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刘丽丽;高性能计算为生物信息学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中科院生物学部 张春霆;对生物信息学的展望[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魏中文;生物信息学是开启后基因组时代的“金钥匙”[N];北京科技报;2002年
7 记者 王雪飞;我国科学家向政府建议——加强生物信息学学科建设[N];健康报;2000年
8 白毅;加强生物信息学建设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王雪飞 吴黎;中国生物信息学研究快速发展[N];健康报;2002年
10 春晓;国外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与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帅;面向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2 乔立安;基于网格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流程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赖煦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筛选与验证[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成岗;基于本地和WEB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体系的建立及部分新基因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5 朱英杰;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王娴;蛋白残基可溶性预测及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辉;Ⅱ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书欣;生物信息学若干问题研究报告[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维;生物信息学中的并行处理[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景祥;关于生物信息学的几个问题[D];江南大学;2008年
5 雷国庆;面向生物信息学结构预测领域的算法加速器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丙强;生物信息学中的若干组合问题[D];山东大学;2006年
7 周萍;生物信息学多序列比对及种系生成树的几种技术和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汤思捷;蛋白质可溶性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模型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9 黄金;聚类和分类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朱贤芳;生物序列的比对算法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7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10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