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COBRA和QM-PCR法检测乳腺癌中PANDAR基因DNA甲基化

发布时间:2018-12-15 02:13
【摘要】:[目的]通过联合亚硫酸氢钠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技术(COBRA),定性检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基因DNA甲基化的情况,再通过荧光定量甲基化PCR (QM-PCR)技术对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基因DNA甲基化数值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探讨PANDAR基因在乳腺癌中DNA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30对,所采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距离肿块至少不小于5cm,并且可在不同象限取材,分别提取DNA,采用联合亚硫酸氢钠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COBRA)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ANDAR基因DNA甲基化的大致情况,采用QM-PCR技术对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ANDAR基因DNA甲基化的程度定量检测,使用spssl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COBRA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中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经Bsp119I酶酶切后乳腺癌组织中PANDAR出现DNA甲基化程度高于50%的有28例,甲基化程度低于50%的有2例。P=1;经HinfI酶酶切后乳腺癌组织中PANDAR出现DNA甲基化程度高于50%的有30例,甲基化程度低于50%的有0例。P=1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经过荧光定量甲基化PCR (QM-PCR)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中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基因出现DNA甲基化的比例为74%,癌旁正常组织出现DNA甲基化的比例为68%, P=0.006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中可见PANDAR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以上结果提示:DNA甲基化与PANDAR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是有相关性的。2.乳腺癌组织中PANDAR基因DNA甲基化的水平较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ANDAR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与该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关,提示PANDAR基因DNA甲基化可能是一个较有价值的分子标志,其甲基化水平可能会成为检测乳腺癌的新的特异性指标,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特异性潜在生物靶点。
[Abstract]:[objective] to qualitatively detect the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by (COBRA), combined with sodium bisulfit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ssay. The value of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and analyz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PCR (QM-PCR).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ANDAR gene in DNA methylation in breast cancer was discussed.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irs of breast cancer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ere collec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normal breast tissues and the mass was not less than 5 cm, and DNA, could be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quadrants. The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ssay (COBRA) combined with sodium bisulfite. The degree of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QM-PCR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l7.0 software.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 1. COBRA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DNA methylation in 30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28 cases of breast cancer tissues with DNA methylation more than 50% and 2 cases with less than 50% DNA methylation were detected by Bsp119I enzyme digestion. There were 30 cases with PANDAR methylation higher than 50% and 0 cases with less than 50% DNA methylation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digested by HinfI enzy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PCR (QM-PCR) technique, the percentage of DNA methylation in 30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as 74%, and that of DNA methylation in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as 6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1. In 3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CpG island methylation level of PANDAR promot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NA methy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express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The level of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djacent normal breast tissues.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 of PANDAR gene promoter was related to the high expression of PANDAR gene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NA methylation of PANDAR gene may be a valuable molecular marker, and its methylation level may become a new specific marker for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It may be a potential biologic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啸原;用“印度阅兵”形容乳腺癌合适吗?[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张维彬,汪波,石灵春;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1期

4 薛志勇;食物与乳腺癌[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4期

5 王旬果,王建军,郑国华;乳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33期

6 陆尚闻;;男人也患乳腺癌[J];环境;2003年12期

7 ;新技术清晰拍摄早期乳腺癌细胞[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8 田富国;郭向阳;张华一;;乳腺癌诊治研究新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年S1期

9 马涛,谷俊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郭庆良,谷俊朝;乳腺癌和瘦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永利;;抗乳腺癌免疫治疗融合蛋白[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郭红飞;;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策略[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庞朋沙;伍会健;;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进展[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劲松;邵志敏;吴炅;韩企夏;沈镇宙;;新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爱国;胡冰;;乳腺癌临床治疗进展[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嘉庆;王殊;乔新民;;乳腺癌的现状和远景[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清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进展[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邵志敏;;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陈松旺;张明;;乳腺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A];西部地区肿瘤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白霞;傅建新;丁凯阳;王兆钺;阮长耿;;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血检有望揭示乳腺癌治疗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记者 郑晓春;乳腺癌细胞扩散基因被找到[N];科技日报;2007年

3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三泰;乳腺癌有了新疗法[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王艳红;抑制DNA修补可消灭乳腺癌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詹建;乳腺癌饮食 两个时期不一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辛君;乳腺癌扩散基因“浮出水面”[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王丽霞;乳腺癌治疗将有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1年

9 王乐 沈基飞;我科学家发现导致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一种天然分子能阻止乳腺癌恶化[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红燕;疾病状态下CYP4Z1和4A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药物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凯;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D];复旦大学;2014年

3 江一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基因变异检测及其功能论证[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邵;酪氨酸去磷酸化增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治疗中靶向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若斯;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表皮—间质转换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侯培锋;α-酮戊二酸二甲酯(DM-2KG)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发高致瘤性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丽丽;分泌蛋白SHON调控乳腺癌细胞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丽艳;PI3K抑制剂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协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朴俊杰;乳腺癌差异基因筛选及PAIP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10 汪[?如;染色体6q25.1区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文英;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单系金;Mfn2磷酸化修饰对其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重要性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徐晶;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iR-210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李丽;Mfn2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杨洋;醌氧化还原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张秀娟;免疫组化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对比研究及17号染色多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7 韩晶;纳米脂质体多西他赛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降低骨髓毒性的机制[D];安徽大学;2015年

8 钟显峰;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9 张硕稳;MTDH、IκB、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谢少利;RNAi阻低UBE3A后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379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379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