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8:54
【摘要】: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代谢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总称。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产物,植物从初级代谢途径衍生出来的,被认为没有明确的代谢功能,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的代谢,称为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所产生的产物就是次生代谢物(孟庆伟和高辉远,2011)。类黄酮是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植物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方芳和王凤忠,2016)。类黄酮是酚类化合物,即芳香族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或者功能衍生物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类黄酮是两个芳香环被三碳桥连接起来的结构(Gilizquierdo et al.,2016)。类黄酮结构的不同位点发生不同取代,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Sivankalyani et al.,2016)。(1)呈现颜色。花果大部分呈现红、浅红、蓝和紫色,这都与花青苷有关(Koes et al.,2005;Grote-wold et al.,2006;Lepiniec et al.,2006;Allan et al.,2008)。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辅助色素,呈现红、橙和黄色(Liu et al.,2018)。类黄酮包含多种有色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花青苷(Butelli et al.,2008)。植物多彩的色泽可以吸引昆虫传粉,也能吸引动物食用果实而传播种子(Wang et al.,2017)。(2)防御伤害(Gould et al.,2004)。近年的研究表明,类黄酮是植物的光保护剂,植物体内类黄酮的正常合成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Shang et al.,2011)。另外,类黄酮代谢还能产生鞣质(俗称单宁)。鞣质有毒,动物食用后能抑制其生长(Ullah et al.,2017)。黄酮醇是类黄酮化合物中的一大类,具有类黄酮化合物所具有的功能,比如影响植物色泽和作为防御物质保护植物和抵抗动物侵害(Barbehenn and Peter,2011)。另外,黄酮醇对人体还有较高的保健功能,它能抗敏、抗炎、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作用(Gould,2004;Pourcel et al.,2007;Gonzali et al.,2009)。目前对类黄酮化合物中花青苷的研究比较充分,而对黄酮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它的功能和调控方式了解得不够充分。苹果是非常重要的温带水果,色泽对于苹果的果实品质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类黄酮化合物对苹果果实花青苷的积累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水果。选育类黄酮含量高的苹果品种,不仅有益于人民健康,还能提高苹果的商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另外有研究表明,类黄酮化合物能提高作物耐盐抗旱能力,类黄酮高含量高的水稻和马铃薯品种对高盐和干旱表现出更好的抗性(Walia et al.,2005;Watkinson et al.,2006)。培育类黄酮含量高的苹果品种和砧木,可以进一步扩大苹果的分布范围,有效利用土地。本研究克隆了苹果中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功能做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克隆到了苹果MdFLS1基因,其全长为1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2.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黄酮醇合成酶MdFLS1与甜樱桃、草莓、桃、蔷薇的同源性较高。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主要在叶片中表达,而在茎和成熟的果实中表达量较低;启动子分析表明,MdFLS1可能响应多种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3.高盐、低温、干旱和植物激素ABA均能提高MdFLS1的表达量。4.苹果黄酮醇合成酶MdFLS1具有酶催化活性,能催化二氢黄酮醇转变为黄酮醇,过量表达MdFLS1抑制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积累。5.过量表达MdFLS1提高苹果愈伤组织对盐的耐受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洲;;转色期摘叶对几种葡萄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的影响[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5期

2 孟宪f ;白正晨;张弘青;;蜂胶黄酮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3 孟宪f ;白正晨;张树海;张弘青;;蜂胶黄酮醇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表征[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4 ;科学家发现黄酮醇能有效预防癌症等疾病[J];医学信息;2000年03期

5 孙敬芹,刘鲁威,蔡孟深;黄酮类化合物研究(Ⅳ)——2′羟基-4′-取代查尔酮及4′-羟基-7-取代黄酮醇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1期

6 孙敬芹,田秀杰,蔡孟深;黄酮类化合物研究Ⅸ——7-取代黄酮醇的合成[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7 沙沂;毕开顺;张敬宝;;模糊数学在黄酮和黄酮醇UV图谱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88年01期

8 张家美,兰茵,彭志强,蔡孟深;黄酮类化合物研究——ⅩⅥ.4′-β-羟基乙氧基黄酮和3-β,γ-二羟基丙氧基黄酮醇的合成[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9 于荣敏,李铣,朱廷儒;小花棘豆中黄酮醇和黄酮醇甙的分离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08期

10 曹运琳;邢梦云;徐昌杰;李鲜;;植物黄酮醇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智聪;沙跃兵;余笑波;;UPLC-PDA-MS/MS连用技术测定茶叶中的黄酮醇糖苷类化合物[A];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5年

2 杨文婷;刘秀明;姚娜;董园园;王南;李海燕;李校X;;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A];201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娄定辉;蔡双莲;夏立;汪秋安;;新型黄酮半乳糖缀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翟春熙;陶艳春;吴英;吴玉清;;黄酮醇与血清白蛋白复合过程的谱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冯颖;;GSPE预防肥胖及其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张旭东;陶发清;李艳;李唯奇;;灯盏乙素促进根伸长的类激素效应及其机制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分会场: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C];2013年

7 林琳;鲍世铨;王钊;;仙人掌的天然活性成分研究回顾[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郑晓珂;吕鹏飞;冯卫生;;牛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汪瑗;陈惠;;茅莓中黄酮成分TLC与FT-SERS联用指纹检测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布拉江·克依木;黄酮苷类天然产物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张强;黄酮和黄酮醇对两株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杨为准;黄酮醇氧苷的合成及红菠萝花碱A的合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倩倩;栎精2,3-双加氧酶活化分子氧的生物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吴峥;生物活性黄酮醇和香豆素及其新型糖缀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邱鹰昆;仙人掌的活性成份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徐文竞;黄酮醇双重调节气孔运动的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8 王培军;地锦草黄酮醇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罗剑锋;尿茶多酚、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叶青;凉血止血药炒炭时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与止血作用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苹果黄酮醇合成酶基因MdFLS1的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2 杨欢欢;黄酮醇在植物盐胁迫应答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黄伟伟;烟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分离及其序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杨文婷;红花黄酮醇合成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及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万秋;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竹君;黄酮和黄酮醇对人食管癌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夏立;由橙皮苷半合成生物活性黄酮醇及新型糖缀合物合成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张颖梅;广藿香中广藿香酮和雷杜辛黄酮醇的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吴亚会;茶树黄酮醇糖苷积累的研究及CsFLS基因功能的验证[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0 郭佳祺;蒺藜悬浮培养体系建立及不同因子对黄酮醇含量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8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98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