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水稻类病变早衰基因LMES3和LMES4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0:15
【摘要】: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发育的最后阶段,由环境信号和多基因网络参与调控。类病变突变体能自发形成类似于过敏反应的坏死斑,且大多数突变体能表现出对一种或多种病原菌的抗性,是一类研究植物防御反应机制的理想材料。尽管目前对植物叶片衰老和防御反应的分子机理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其分子调控网络仍有待进一步丰富和解读,从而为开展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培育抗衰老高产新品种打下基础。本研究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云稻32(Y32)种子获得两个稳定遗传的类病变早衰突变体,分别命名为:lmes3(lesion mimic and early senescence 3)和 lmes4(lesion mimic and early senescence 4)。经表型鉴定、基因定位与克隆、抗性鉴定及功能分析等相关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lmes3突变体苗期地上部表现正常,但根系发育受阻;分蘖早期叶片就出现铁锈斑表型,随着植株的生长,斑点数目增加;进入孕穗期,叶尖开始枯黄,出现早衰表型;抽穗期枯黄从叶尖开始沿着叶边一直延续到叶的底部;成熟期斑点连片存在,衰老加速,叶片全部枯黄,整个植株呈黄褐色直至提前枯死。在苗期和分蘖期对植株进行低温处理时,能诱导lmes3突变体表现出早衰现象。lmes4突变体苗期地上部也表现正常,在分蘖早期叶片出现类似于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的类病斑,同时整片叶片叶脉间的叶肉部分出现失绿黄化症状,而叶脉仍然保持绿色;到抽穗期时,突变体下部叶片叶尖枯黄加剧,上部功能叶片叶尖开始枯黄并伴有水渍状斑点,整片叶片叶脉间的失绿黄化症加重;成熟期叶尖完全枯黄,叶脉间黄化症连片出现,并从叶尖一直延续到叶中部,直到整片叶片三分之一以上完全枯死;成熟后20d,突变体叶尖完全枯死,但整片叶片还有部分保持绿色,叶片表现为过早衰老。与野生型相比,lmes3突变体的抽穗期晚3d,lmes4突变体的抽穗期晚2d,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株高、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显著性降低,而穗长、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差异不明显。2、遗传分析表明,lmes3和lmes4突变表型均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法,最终将LMES3基因定位在第5染色体P27和P33之间约55kb的物理区间内;将LMES4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M25和M48之间约48kb的物理区间内。通过RGAP(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网站上的注释查询,发现LMES3基因定位的区间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测序发现第2开放阅读框上发生一个G到A的单碱基突变,造成了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Glu)替换成了赖氨酸(Lys),经转基因互补和过表达实验证实其就是LMES3的候选基因。LMES4基因定位的区间包含7个开放阅读框,测序发现第6开放阅读框上发生一个G到A的单碱基突变,造成编码氨基酸由色氨酸(Try)替换成了终止子,导致翻译提前终止,最终造成蛋白质功能缺失。3、LMES3和LMES4为两个未报道控制叶片早衰的新基因。组织特异表达分析表明LMES3基因在各个组织器官均有表达,其中在茎中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EMS3蛋白最终定位于细胞膜上。4、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是叶片衰老的重要生理指标。相关测定结果显示,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野生型均显著下降,这表明两个突变体在生理水平上均已经开始早衰。衰老诱导的SGR(STAY GREEN)基因在调节叶绿素降解代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也证明 SCG 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叶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此外,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离体叶片在黑暗诱导下均比野生型衰老更为迅速和剧烈,这表明LMES3和LMES4基因的突变加快了叶片衰老。5、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排列比较紊乱,片层排列不规则,嗜锇颗粒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颜色加深,且lmes4中叶绿体数目有所减少。这些结果表明LMES3和LMES4基因突变影响了叶绿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提前衰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lmes4叶片单位叶面积内气孔和周边排列的硅质化爪状突起的数目减少,表明其水分蒸腾作用下降,推测一些随水份吸收和流动的矿质盐类(无机盐)运输减弱,进而导致叶片正常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叶片早衰。6、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中积累,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这些结论充分表明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已经发生早衰。为了探索lmes3和lmes4突变体中ROS的代谢过程,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中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酶学活性,其中POD和SOD活性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叶片中显著升高,而CAT活性则显著降低。POD和SOD活性的升高表明lmes3和lmes4突变体可能在积极地响应H2O2和O2-的积累,而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中CAT活性的降低可能不足以清除这些额外的H2O2,致使H2O2大量积累。积累的ROS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叶片早衰和防御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qRT-PCR分析表明,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中,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Osl2和Osl85,相关的转录因子OsWRKY23和OsNAC2表达均上调,光合系统相关基因rbcS、lhcA、lhcB表达均下调。这些结果在分子水平上证实了 lmes3和lmes4突变体的叶片发生了早衰。8、接种白叶枯病菌浙173(Z173)后,野生型Y32植株表现出典型的白叶枯病发病症状,而突变体植株却显著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qRT-PCR分析发现防御反应相关基因PR1a、PBZ1和OsWRKY45的表达量在lmes3和lmes4突变体叶片中均显著上调。这些结果表明,LMES3和LMES4基因突变可激活植株防御反应,进而增强抗白叶枯病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LMES3和LMES4基因突变可导致叶片早衰和防御反应的产生,ROS(02-和H2O2)可能参与了这两个生物学过程。其中,水稻LMES3的编码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在叶片早衰、防御反应及非生物胁迫途径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其生化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文】:

植物内源激素,叶片衰老,模式图,营养缺乏


而外因则主要包括极端低温、黑暗、干旱、营养缺乏、机械损伤、臭氧和病原菌侵染逡逑等各种胁迫的刺激[3,454吹因此,叶片衰老的过程并不是受某个单一因素调控的,而是存逡逑在一个非常复杂的调控网络[3](图1.2)。逡逑

结构域,激酶,基序,释放信号


proteins,邋CmD4)结构域[215]。该结构域的主要组成在植物中高度保守,包括典型的核苷酸逡逑结合激酶la邋(P-loop),激酶2邋(WalkerB)和激酶3a邋(RNBS-B)和一些功能未知的保守逡逑基序如RNBS-A,RNBS-C,GLPL,邋RNBS-D,MHD[214】(图1.3)。尽管这些基序的具体逡逑生化功能不是很明确,但是结构域替换实验证明它们在行使NB-LRR蛋白功能中都是不逡逑可或缺的[215]。逡逑1.3.3羧基端LRR结构域及其功能逡逑NB^LRR邋蛋白邋C邋端的邋LRR邋结_或一M丨堤由邋LxxLxxLxxLxLxx(N/C/T)x(X)LxxIPxx邋(x邋表示任逡逑意氨基酸残基)重复组成它是因亮氨酸在结构中呈规律的重复而命名的。但每个LRR逡逑的一级结构和重复数上有很大的变化。研究表明,LRR结构域能识别病原物无毒基因产逡逑物,弓I发抗性反应的产生是抗病专化性的基础[218]。例如,在P/to/dvr-P/to的直接互逡逑作中,,P/to表达产物与dvr-P/to表达产物的特异性结合与LRR区域有关1219]。逡逑与下游信号分逦|参与对上游AVR逡逑子互作的平台逦¥逦蛋白特异性识别逡逑\l\弩逡逑y邋<s>邋0邋\邋0逡逑通过ATP水解酶活性调逡逑控分子构象以释放信号逡逑图1.3NB-LRR蛋白分子结构图[22()]逡逑Figurel.3邋Molecular邋structure邋map邋of邋NB-LRR邋protein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燕斌;王霞;张树伟;李换丽;吴霞;王新胜;;棉花突变体种质资源创制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8年01期

2 李新鹏;李京琳;陈小朋;曾翔;龙湍;安保光;张维;吴永忠;黄培劲;;玉米突变体库创制及雄性不育突变体鉴定[J];玉米科学;2018年03期

3 孙玉龙;朱欣欣;何瑞士;李俊畅;安俊航;焦志鑫;姜玉梅;李巧云;牛吉山;;EMS诱导的盛农1号小麦突变体筛选与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8年07期

4 牛丹丹;靳晓;吴海洋;刘晓光;林娟;叶秀云;;解淀粉芽胞杆菌α-淀粉酶高活力突变体的创建与性质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年10期

5 潘俏;张舒vQ;沈迪;吴家琪;陈春莲;陈洁;陈劲枫;娄群峰;;黄瓜耐盐突变体材料的筛选与鉴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6 张亚芳;潘存红;李爱宏;汤雯;武茹;陈宗祥;许爱霞;潘学彪;;提高水稻插入突变体库利用效率的尝试[J];遗传;2007年07期

7 薛霏雯;董中东;崔党群;陈锋;;小麦品种偃展4110低能离子束突变体库的初步建立及籽粒硬度突变体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2014年07期

8 纪策;刘源;李丹;Sossah Frederick Leo;杨阳;付永平;李玉;;有害疣孢霉Hypomyces perniciosus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突变体库的构建[J];菌物学报;2018年08期

9 张习春;鲁菲菲;吕育松;罗荣剑;焦桂爱;邬亚文;唐绍清;胡培松;魏祥进;;两个垩白突变体的鉴定及突变基因的图位克隆[J];中国水稻科学;2017年06期

10 岳丽晓;李登云;张玲玲;;拟南芥衰老相关突变体lsm3的鉴定和基因克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亚芳;潘存红;李爱宏;汤雯;武茹;陈宗祥;许爱霞;潘学彪;;提高水稻插入突变体库利用效率的一点尝试[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刘基生;;玉米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在玉米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倪永静;胡新;任德超;李巧云;牛吉山;;国麦301突变体库构建初报[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熊宏春;郭会君;谢永盾;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航天诱变耐盐小麦突变体的耐盐胁迫关键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研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5 尹梦娇;王艳胜;乔玲;张腾;温贺;李莎莎;张汝;路雅洁;王爱萍;董琦;贾举庆;杨珍平;高志强;郑军;张春来;;旱地小麦品种长6878突变体的诱导、鉴定与遗传分析[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6 姚姿婷;蓝秀万;周燕;周辉;商巾杰;陈保善;;大规模板栗疫病菌突变体库的构建[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冬;张健;常玉晓;陈志辉;陈国兴;吴昌银;王石平;张启发;;构建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侧翼序列数据库开展反向遗传学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文婷;高友军;腾峰;史卿;郑用琏;;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遗传评价[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广悦;丛培乾;宫瑞;姚培圆;冯进辉;Peter Lau;吴洽庆;朱敦明;;单胺氧化酶的半理性设计及在手性胺合成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10 范海燕;李燕;汝津江;王琦;;枯草芽孢杆菌9407菌株突变体库的筛选以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丹;我国建成大型小鼠基因突变体库[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冬丽;黄瓜ACO2和SCL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2 谭

本文编号:2603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03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