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其产生的稻曲毒素也极大地威胁粮食安全。本研究在组织学水平对稻曲菌在抗、感品种上的侵染差异进行了观察,研究了稻曲病菌的侵入时期及其侵染过程,利用ATMT方法构建了高效的稻曲病菌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产孢相关突变体,并对产孢相关基因UvPRO1进行了功能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在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接种抗病品种IR28和感病品种晚籼98,在体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稻曲菌在两个品种穗部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接种后6、12、24、48和72 h,分生孢子在抗、感病品种颖壳表面的萌发率分别为11.4%、38.1%、42.5%、56.7%、57.2%和12.7%、36.5%、46.3%、73.4%、75.7%,在接种48 h后稻曲菌在抗病品种颖壳上的萌发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接种感病品种后3-15 d,菌丝首先在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随后通过颖壳内外稃之间的缝隙扩展至颖壳内侧,并在雄蕊和雌蕊表面定殖,逐步侵染花丝、花药、花柱和柱头,并将整个花器包裹在致密的菌丝内,菌丝团进一步膨大,从内外稃之间挤出,形成稻曲球。而在抗病品种上,稻曲菌的侵染过程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稻曲菌菌丝侵入到抗病品种颖壳内侧的比例比感病品种下降了86.9%-92.3%,菌丝侵染抗病品种颖花花柱和柱头的时间均比感病品种推迟了3d,并且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比例下降了92.2%-95.3%和92.5%-95.7%。在接种15 d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穗发病率分别为7.5%和89.1%,每穗病粒数分别为4.6和31.7。上述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颖壳表面分生孢子的萌发及菌丝从颖壳外表面侵入颖壳内侧受到抑制,推迟了菌丝侵染花器的时间和侵染比例,减少了在水稻授粉前侵染颖花的几率,导致穗发病率和病粒数显著降低。2.选用GFP荧光标记的稻曲菌分生孢子分别接种芽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的水稻植株,观察接种后的侵染过程,并利用GFP引物检测接种后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组织的带菌率。研究结果表明:(1)芽期浸根接种后1-3d,稻曲菌分生孢子能附着在胚根和根毛的表面萌发形成菌丝,从根毛基部或侧根生长点的细胞间隙侵入胚根表皮。接种5d后,菌丝在侧根生长点和胚根表皮组织内大量繁殖扩展,并向上扩展至胚芽鞘。接种7d后,在芽鞘和不完全叶表面有少量菌丝定殖。在接种后30d(水稻生长至分蘖期)和接种后90d(水稻生长至孕穗期)的极少数稻株的叶鞘表面观察到有绿色荧光菌丝的存在。用PCR方法在接种后分蘖期至蜡熟期水稻植株的根、茎、叶以及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稻穗上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2)分蘖期注射接种后1-7 d,附着在叶鞘和茎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用PCR的方法,在孕穗期至蜡熟期的穗、叶和茎中均未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3)孕穗期喷雾接种后1-3 d,分生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在剑叶的叶鞘表面扩展繁殖,形成菌丝团。接种后5-12 d,在颖花颖壳上、雄蕊和雌蕊表面均未观察到稻曲菌存在。但用PCR的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和叶部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而孕穗期注射接种后5-12 d,菌丝能通过内外稃之间的缝隙侵入颖壳内表面,侵染花丝、花药、柱头和花柱,最终形成稻曲球,发病率为93.3%,平均每穗31.4个稻曲球。用PCR方法在扬花期和蜡熟期的穗、叶和茎部均检测到稻曲菌的存在。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孕穗期注射接种15 d后三种灌浆相关基因(OsPromln2、OsRISBZ1和OsGlutln1)在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三种灌浆相关基因在被侵染形成稻曲球的颖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被侵染未形成稻曲球的颖花分别上调13.2倍、43.5倍和28.6倍,表明灌浆基因的激活表达可能是稻曲球形成的关键因子。(4)扬花期喷雾接种后1-12 d,分生孢子在颖壳外表面萌发形成的菌丝,菌丝扩展至颖壳内表面和子房基部,但未观察到菌丝侵染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和子房,而用PCR的方法在蜡熟期的穗部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能够在根、茎、叶、颖花等植物组织上萌发产生菌丝,并向四周扩展繁殖,但不同接种方法观察到菌丝扩展距离不一致。除分蘖期接种外,都可以用PCR方法在接种植株生育后期的不同组织检测到稻曲菌存在。芽期接种后,稻曲菌侵染胚根,并可扩展到胚芽鞘、芽鞘、不完全叶乃至地上部的叶鞘。孕穗期注射接种后,观察到稻曲菌从侵染到稻曲球形成的直接证据,表明稻曲球的形成与稻曲病菌能否在颖花受精之前完成对花柱和柱头的侵染密切相关。一旦颖花受精完成,病原菌即使扩展至颖花内部,因无法吸收营养,也不能形成稻曲球,稻曲菌不能引起扬花期颖花发病。3.建立了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的转化体系。该体系中稻曲菌孢子浓度为10~5个孢子/m L,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时间为4 d,AS浓度为200μmol/L,转化子筛选的潮霉素浓度为200μg/mL,转化效率为232.5个转化子/10~5个孢子。通过该体系获得了3016个具有稳定潮霉素抗性的转化子,筛选到5个产孢相关的突变体T-133、T-420、T-896、T-1296、T2328,采用Inverse-PCR和Tail-PCR的方法扩增并对T-DNA侧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T-420和T-12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均与真菌中的假定蛋白有较低的同源性,其功能尚未见报道。突变体T-133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的转录调控蛋白PRO1同源。突变体T-896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绿僵菌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同源。突变体T-2328的T-DNA插入破坏的基因与镰刀菌中多糖合成酶同源。4.对T-133突变体的产孢相关基因UvPRO1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SA平板上生长6 d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的菌丝生长平均速度为2.20 mm/d,显著低于互补转化子CΔUvPRO1-27(2.76 mm/d)和野生型菌株(2.73 mm/d);在PS液体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在培养7 d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量分别为6.72×10~6个/mL和6.82×10~6个/mL,而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未观察到有分生孢子形成;在抗逆性方面,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0.1-0.5 mol/L)、SDS(0.01-0.05%)和CR(30-70μg/m L)测定了盐胁迫压力、细胞膜和细胞壁压力对敲除转化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在各种压力条件下,均表现出比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更高的敏感性;孕穗期(幼穗分化7-8期)注射接种后1-3 d,敲除转化子ΔUvPRO1-27菌丝在水稻颖壳外表面延伸扩展。接种4 d后,在颖壳外表面的菌丝扩展受到抑制,直至接种12 d后,仍然未观察到菌丝扩展至颖花内侧,在颖壳内表面、雄蕊和雌蕊上均未观察到有病菌存在。而野生型菌株和互补转化子接种后,菌丝能够从颖壳外表面扩展至颖壳内表面,侵染颖花花器并形成稻曲球。上述结果表明,UvPRO1基因对稻曲菌菌丝生长、产孢、抗逆性和致病力方面都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图文】: 图 1-1 稻曲病在稻穗上的发病症状ase symptoms of rice false smut on panicles by Ustil生及危害878 年首次由 Cooke 等在印度发现并报道(T亚洲、非洲、南美洲的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水
5稻曲菌的无性态主要以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存在。厚垣孢子侧生于菌丝上,其外壁薄而内壁厚,多呈圆球形。黄色厚垣孢子表面具有疣状突起(图1-4B、D),胞内基质均匀,细胞器组成完整。黑色厚垣孢子周围有明显的刺状突起(图1-4A、C),胞内基质浓缩,几乎没有完整的细胞器(燕玮婷等 2010;王疏等 1998)。厚垣孢子萌发后产生短小、单生或分枝、有分隔的菌丝状分生孢子梗,梗端着生数个卵圆形或椭圆形的分生孢子(李阳等 2008)。分生孢子薄壁、单核无色、表面光滑,其形状呈卵圆形。分生孢子萌发后,从一端或多端伸出芽管,从芽管顶端形成次生分生孢子或三生分生孢子(张君成等 2003b)。图1-4 扫描电镜观察稻曲球上的厚垣孢子形态(燕玮婷等 2010)A和C,稻曲球上黑色厚垣孢子;B和D,,稻曲球上黄色厚垣孢子。Fig. 1-4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chlamydospores of U. virensA and C, Black chlamydospores; B and D, Yellow chlamydospores.2.1.2 生理稻曲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低于13℃或高于35℃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1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会;刘永锋;陆凡;俞咪娜;黄磊;郑梦婷;于俊杰;尹小乐;;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464插入位点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03期
2 于俊杰;聂亚锋;俞咪娜;尹小乐;胡建坤;黄磊;陈志谊;刘永锋;;稻曲病菌分生孢子高产突变体A2588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基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3 俞咪娜;胡建坤;黄磊;于俊杰;尹小乐;聂亚锋;陈志谊;刘永锋;;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5062的插入位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4 余小平;李文育;廖世仪;;稻曲病的危害特征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08期
5 高杜娟;唐善军;陈友德;李友荣;;稻曲菌素与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6 胡东维;王疏;;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7 范允卿;张舒;喻大昭;龚艳;;稻曲病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8 秦玉金;刘学儒;杨进;;扬州市近年稻曲病发生加重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2年03期
9 王丽梅;陈莉;丁克坚;孙众;;水稻稻曲病菌生长与侵染影响因子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唐善军;高杜娟;陈友德;李友荣;;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切;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丽萍;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及其T-DNA插入基因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晁金泉;稻曲病侵染过程以及水稻响应稻曲菌侵染的转录组变化[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娟;稻曲病菌侵染水稻无雄蕊突变体的显微结构分析及激活水稻灌浆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彭富玲;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评价及部分材料抗性遗传初步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吴智丹;水稻启动子OsABAM16p和OsN1p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及转hrfl基因水稻对稻曲病抗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阳;稻曲病菌的生物学、侵染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606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0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