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肿瘤靶向修饰纳米载体用于红外线激发肿瘤热化疗和基因沉默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14:14
【摘要】: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但是三者均有各自的应用局限,因此三者之外的肿瘤替代治疗方案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肿瘤的各种特征表面分子、特殊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设计的肿瘤主动和被动靶向性治疗纳米载体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然而,即使有各种靶向修饰,载体仍然存在肿瘤区域富集效果不佳、治疗不可控、对正常组织毒副作用强等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载体对正常组织的毒副损伤,对载体装载成分的时间和空间可控释放研究,近年来成为生物医学领域肿瘤载体研究的热点。在诸多控制条件中,光控最为精确。同时在诸多光控方案中,红外线照射副作用最小,组织穿透最深。因此本课题拟以红外线照射响应载体为设计理念和研究背景,开展红外线控制激发的肿瘤靶向性治疗载体研究。课题一是肿瘤靶向修饰联合肿瘤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诊断治疗性载体研究。设计:该载体以光热转换元件CuS为核心,在CuS核心的外层结合了温度响应两性聚合物;该聚合物的内层疏水层装载疏水性化疗药AF;在载体的最外层,设计了GE11多肽,该多肽能够与多种肿瘤高表达的EGFR受体特异性结合。方法:通过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合成纳米载体的粒径和形态学特征;通过吸光度数值检测载体的相转变温度;通过红外线激发下载体的温度变化和药物释放曲线,检测载体的光热效果和药物可控释放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肿瘤细胞对纳米载体的摄取能力;MTT试验检测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3D肿瘤微球模型用来判断可能的体内肿瘤穿透能力和杀伤效果;红外照射下超声信号检测,探究载体的光超声成像功能。结果: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该载体粒径均一、分散均匀;载体的最大吸收光谱在989 nm的红外线频段;载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是38℃到41℃;在红外线激发下载体能够有效的产生光热转换和快速地释放出化疗药物;载体GE11的靶向设计增加了肿瘤细胞的摄取;红外激发下的光热治疗和快速释放化疗对肿瘤细胞均有有效杀伤,同时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果;3D肿瘤微球试验证实,该载体可能对实体肿瘤具有很好的穿透深度和杀伤效果;载体具有光超声成像能力。结论:利用红外线激发的理念,我们成功的设计出一种联合光热治疗和快速释放化疗的肿瘤靶向治疗载体,同时该载体具有光超声成像工作。课题二是多种肿瘤靶向修饰的红外可控基因沉默治疗载体研究。设计:该载体以镧元素为核心,外层通过偶氮苯和β-环糊精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连接聚乙二醇和siRNA分子;聚乙二醇末端结合有GE11肿瘤靶向多肽和酸响应细胞穿透多肽TH。方法: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载体的粒径和形态学特征;光谱仪检测载体对红外线的增频转换功能;红外激发下Cy5-siRNA吸光度检测,判断载体对siRNA的释放功能;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纳米载体的肿瘤靶向结合能力;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纳米载体在细胞内的转运通路;红外线照射下GFP基因沉默研究和激光半遮盖试验,探究载体基因沉默的时间和空间控制能力;3D肿瘤微球模型检测多种靶向设计纳米载体对实体肿瘤可能的穿透能力和基因沉默效果;MTT试验检测载体的生物安全性。结果: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载体形态均一、分散良好;光谱结果显示载体在红外下照射下,释放频谱包括330-360 nm的紫外线频段;红外激发10 min和20 min,载体分别释放了41%和85%的siRNA;流式和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纳米载体的靶向修饰能够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比例;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载体120 min可以发生相当多的溶酶体逃逸;红外照射下载体对GFP的基因沉默效果显著,结合半遮盖试验证实载体对GFP基因的时间和空间的可控沉默;3D肿瘤微球模型证实载体对于实体肿瘤可能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和基因沉默效果。结论:利用红外线激发的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肿瘤基因时间和空间可控沉默的肿瘤靶向载体。
【图文】:

微球,肿瘤,盖子,军医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渐向液滴的底部聚集,之后在重力和细胞间质蛋白拉力的双重作用下渐长成 3D 肿瘤微球[144,145],可以用作纳米载体穿透试验模型和药物毒

粒径分析,纳米颗粒


图 2: (A) CuS-Mal 纳米颗粒 DLS 粒径分析结果。图中插入的是 CuS-Mal 纳米颗粒的水溶液图片。(B) CuS-Mal 纳米颗粒的代表性透射电镜照片。图中标尺为 50 nm。(C) CuS-Mal 纳米颗粒和 CuS 为核心的纳米载体在水溶液中的吸收光谱结果。3.2 CuS 核心胶束载体尺寸优良、形状均一、单分散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科学家利用癌症自己的代谢机制开发出一种新的肿瘤靶向系统[J];肿瘤防治研究;2017年03期

2 胡南林;袁們;;抗肿瘤靶向药物引起的高血糖血症及机制[J];癌症进展;2017年04期

3 何勤;刘亚圆;;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药学进展;2016年04期

4 ;部分肿瘤靶向药拟纳入北京市级医保[J];康颐;2017年09期

5 陈国神;钟建平;胡富强;;抗肿瘤靶向白蛋白微球的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87年01期

6 叶佳丹;余克富;朱斌;司延斌;赵志刚;;肿瘤靶向药物的分类与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8年05期

7 ;小康月报[J];小康;2017年24期

8 朱虹;马正;刘兰茹;韩月;赵丹;兰恭赞;;抗肿瘤靶向药物风险共担谈判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09期

9 王慧;宗晓福;;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年04期

10 吴玲;;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常用抗肿瘤靶向药物浅析[J];海峡药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抗肿瘤靶向药物概论[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廖遇平;;肿瘤靶向毁损治疗的现状与进展[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胥彬;;抗肿瘤靶向药物与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与思考[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积仁;史德刚;;肿瘤靶向消融治疗技术面对的临床问题[A];2008全国消化肿瘤新技术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聂胜男;;300名护士对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物知识认知度的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玮;;肿瘤靶向热放疗Fe_3O_4@CePO_4:Tb磁性-荧光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7 夏廷毅;;肿瘤靶向放射治疗[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梁艳琴;邓联东;邢金峰;董岸杰;;用于肿瘤靶向介入治疗的聚酸酐纳米原位凝胶给药系统[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蔡林涛;马轶凡;盛宗海;郑翠芳;岳彩霞;郑明彬;赵鹏飞;;肿瘤靶向纳米颗粒用于图像引导的纳米光学治疗[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10 崔基炜;郝京诚;;隐形聚乙二醇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肿瘤靶向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五分会:生命科学与医学中的胶体化学[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娉;抗肿瘤靶向药物成果将在青转化[N];青岛日报;2017年

2 特约撰稿 蔡德山;医保谈判助力 肿瘤靶向药开疆拓土[N];医药经济报;2017年

3 樊大_g;以国家的名义治理药价虚高[N];衡阳日报;2017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李爱花 唐小利;肿瘤靶向药不再遥不可及[N];健康报;2017年

5 CFDA南方所经济研究室 汇编;肿瘤靶向用药:快速增长一触即发[N];医药经济报;2014年

6 张巍巍;RNA分子成肿瘤靶向疗法新工具[N];科技日报;2009年

7 赵淑菊;本土企业发力抗肿瘤靶向药[N];医药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旭;跨国药企淘金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记者 陈国东;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巨大[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文斌;市肿瘤靶向综合治疗中心挂牌成立[N];常德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奔;肿瘤靶向修饰纳米载体用于红外线激发肿瘤热化疗和基因沉默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高虹;磁性纳米高分子聚合物在肿瘤靶向化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韩亮;多肽介导肝肿瘤靶向诊断与治疗的纳米载药系统[D];复旦大学;2012年

4 陈辉;石墨烯基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7年

5 万兵;光激发响应纳米粒子作为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载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郭星;具有肿瘤靶向的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叶鹏;叶酸受体靶向伊马替尼脂质体及阿霉素—伊马替尼复方脂质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慧珠;疏水改性多糖及其叶酸偶合体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周乐;联合近红外荧光分子肿瘤靶向探针的热效应与免疫因子协同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沈鸣;多级肿瘤靶向FA-PEG-PMA-PAMAM的合成及其纳米载体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鑫;肿瘤靶向新型MRI纳米探针Fe_2O_3@PAD-PEG-Affibody在结直肠癌中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杨蕾;抗肺癌红参稀有皂苷组分的结构优化及肿瘤靶向二元混合胶束的制备[D];江苏大学;2018年

3 张佳丽;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肿瘤靶向成像及治疗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年

4 浦晓佳;新型肿瘤靶向血管Anxa1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7年

5 赵飙;含磺胺基肿瘤靶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示踪剂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6 温雪;基于血管阻断剂与聚谷氨酸的自放大肿瘤靶向纳米药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7 刘厦;基于诱导表位印迹策略的肿瘤靶向递药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8 李小杰;用于肿瘤靶向药物传输和磁共振成像的多功能聚合物纳米载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s,

本文编号:2616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16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