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调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3:11
【摘要】:抽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决定小麦生态适应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春化和光周期基因是影响小麦抽穗期的主要基因,但此外还存在着对抽穗期有重要影响的其它基因。本研究以163份黄淮海麦区种质资源(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205份来自全国的重要种质资源和两个高代重组自交系(UC 1110×PI610750和Proteo×Chaja)为主要材料,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与QTL连锁分析等手段,结合同源克隆、荧光定量PCR和转基因等技术,对抽穗期新基因位点进行挖掘,并对春化和光周期等位基因进行鉴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90K SNP芯片对关联群体在13个环境下对抽穗期和开花期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306个与抽穗期和开花期相关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2A、2B、2D、5A、5B、6A、6D、7A和7B染色体。结果表明有13个稳定性较好和显著性较高的SNP位点,并对其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SNP位点注释到与转运蛋白、抗病蛋白以及细胞色素等相关。2.通过春化基因的多态性鉴定,在Vrn-D1位点发现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将其命名为Vrn-D1c。与隐性等位基因vrn-D1相比,Vrn-D1c在启动子区域有175 bp碱基的插入。启动子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插入序列中有5个顺式作用元件(BoxII-like、3-AF1结合位点、TC重复序列、Box-W1和CAT-box),推测其对Vrn-D1c基因功能有重要影响。对参试材料的抽穗期调查结果显示,含有显性等位基因Vrn-D1c的材料其抽穗期显著早于隐性等位基因材料。荧光定量结果表明,Vrn-D1c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vrn-D1,表明175 bp碱基的插入引起基因上调表达进而缩短了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3.对4个春化位点(vrn-A1、vrn-B1、vrn-D1和vrn-B3)进行多态性分析,共鉴定出13种等位基因(vrn-A1、Vrn-A1a、Vrn-A1b、vrn-B1、Vrn-B1a、Vrn-B1b、vrn-D1、Vrn-D1a、Vrn-D1b、Vrn-D1c、vrn-D3、Vrn-D3a和Vrn-D3b),在这些位点隐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最高。这四个春化基因位点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共形成19种等位基因组合,其中基因组合vrn-A1/vrn-B1/vrn-D1/vrn-B3的频率最高,占43.9%,且含有该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较长。4.对光周期基因的鉴定结果表明,Ppd-D1位点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共鉴定出3种多态性,形成6种单倍型(Ppd-D1_Hapl_I-Ppd-D1_Hapl_XI)。其中,单倍型Ppd-D1_Hapl-I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占主导地位,频率高达90.24%,该单倍型小麦属于光周期不敏感类型。此外,单倍型Ppd-D1_Hapl_IX和Ppd-D1_Hapl_X均在小麦中首次发现。Ppd-B1位点共鉴定出三种Ppd-B1a等位基因,共形成8种单倍型(Ppd-B1_Hapl-I-Ppd-B1_Hapl-Ⅷ)。其中,单倍型Ppd-B1_Hapl-VI材料的抽穗期(179天)和开花期(184天)最短,而单倍型Ppd-B1_Hapl-I材料的抽穗期(184天)和开花期(190天)最长。5.基于7个春化和光周期基因位点及关联分析中挖掘出的显著SNP位点,并结合不同群体在多个环境中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建立了预测抽穗期和开花期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将Vrn-B1、Vrn-D1和Ppd-D1基因以及RAC875_c41145_189、Excalibur_c60164_137和RAC875_c50422_299位点对小麦抽穗和开花期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光周期Ppd-D1基因对抽穗期和开花期影响最大。Vrn-B1、Vrn-D1和Ppd-D1基因作为芯片标记进行GWAS分析,结果也表明Ppd-D1基因与抽穗期和开花期显著相关。对PC群体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Ppd-D1位点不仅影响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还与穗长、可育小穗数、穗下节长、冻害胁迫和分蘖数等性状显著相关。6.对UP群体进行QTL定位,结果显示7DS染色体上存在一个调控抽穗期的主效QTL,位于SSR标记barc154-7D和barc126之间,遗传距离为3.0cM,其LOD值为5.30-12.79,表型贡献率为8.34%-25.94%。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段内有一个与拟南芥FT和小麦Vrn-B3高度同源的基因,将其命名为Vrn-D3。对UP群体亲本进行测序,结果表明Vrn-D3基因在UC1110中没有发生突变,将其命名为Vrn-D3a;在PI610750中发生移码突变,造成氨基酸序列延长60个碱基,将其命名为Vrn-D3b。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Vrn-D3基因在细胞核中表达。Vrn-D3转基因结果表明,在不同春化和光照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比野生型拟南芥提早开花,并且转Vrn-D3b基因拟南芥开花早于转Vrn-D3a基因;在不同春化处理下,转基因小麦植株比野生型提早抽穗和成熟,且转基因小麦与野生型小麦在株型、株高和其它性状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大量显著性SNP位点,并对重要SNP位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对春化和光周期基因进行多态性鉴定,在Vrn-D1位点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鉴定出了春化位点多种等位基因以及光周期位点多种单倍型,并分析不同等位基因(组合)及单倍型对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影响;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证明了Ppd-D1基因是影响抽穗期最关键的基因;利用RIL群体结合转录组分析及同源基因比对鉴定出新的Vrn-D3基因型,并对其进行功能研究。
【图文】:
图 1-1. 光周期和春化基因对小麦开花期的调控途径g 1-1. Pathway of photoperiod and vernalization on wheat flow参照了水稻和高粱中开花调控途径,进而整合了下的抽穗期调控途径,分为 A、B、C、D 四个途径
图 1-2. 小麦开花期的综合调控途径Fig 1-2. Pathways on wheat flowering time分析(GWAS)是利用大量 SNP 标记进行全基因组上基全面系统的分析复杂性状的遗传分子基础,得益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
本文编号:2623070
【图文】:
图 1-1. 光周期和春化基因对小麦开花期的调控途径g 1-1. Pathway of photoperiod and vernalization on wheat flow参照了水稻和高粱中开花调控途径,进而整合了下的抽穗期调控途径,分为 A、B、C、D 四个途径
图 1-2. 小麦开花期的综合调控途径Fig 1-2. Pathways on wheat flowering time分析(GWAS)是利用大量 SNP 标记进行全基因组上基全面系统的分析复杂性状的遗传分子基础,得益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朝炜;朱昀;;植物开花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1年06期
2 史永晖;王爱丽;王芙蓉;赵乐风;陈晓黎;;不同时期播种判别小麦冬春性可行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张学勇;童依平;游光霞;郝晨阳;盖红梅;王兰芬;李滨;董玉琛;李振声;;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新思路[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4 王建林;栾运芳;胡单;大次卓嘎;;栽培大麦冬春性判定的综合顺序分类法[J];大麦科学;2005年04期
5 贾继增,黎裕;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1期
6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1年04期
7 孙道杰,闵东红,李学军,冯毅;晚播法量化鉴定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8 刘玉平,李杏普,赵风梧,Worland A J.;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兵;刘蕾蕾;田利迎;曹卫星;朱艳;Senthold Asseng;;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本文编号:2623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230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