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Thiolutin和Aureothri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
【图文】:
[4]。此外,近几年来还发现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活性。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因为具有独特的二硫吡咯酮环结构(图1.2.1),所以在389nm波长下表现出强烈的紫外吸收。依据侧链基团的不同,这类化合物可分为三类:N4-甲基化-N7-酰基化吡咯烷(thiolutin类型),N7-酰基化吡咯烷(holomycin类型)和一类特殊的有机酸加载在DTP结构上的thiomarinol。图1.2.1 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Fig. 1.2.1 Structures of isolated dithiolopyrrolones早期的研究普遍认为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是细菌的RNA聚合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证实这类化合物在真核细胞中的靶点并不是II型RNA聚合酶,而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还原性thiolutin能够抑制包含JAMM结构域的金属蛋白酶Rpn11,
氨酸脱水缩合形成吡咯酮环,再在侧链上添加活化的有机酸从而形成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图1.4.1 假定的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17]Fig.1.4.1 Proposed dithiolopyrrolone biosynthetic pathway[17]1.4.1 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普及以及生物信息学的进步,许多研究者从土壤链霉菌以及海洋微生物中都陆续克隆到了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2010年,Li等对产生菌S. clavuligerus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了一个可能负责holomycin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并且对holomycin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和智;欧阳贵平;陈洪;张苈;王圆圆;;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6年01期
2 王丽莉;刘黄刚;张铁军;;釫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年07期
3 ;分类题目索引[J];有机化学;1987年06期
4 吴世康,张建科,J.P.Fouassier,D.Burr;香豆素酮类化合物的瞬态研究——Ⅲ.香豆素酮和碘摀盐间的电子转移[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9年03期
5 张柳红;宋双;;海洋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5年04期
6 李雪清;于大永;冯宝民;卢轩;;微生物代谢产物中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6年10期
7 邱琳;王惠国;冯宝民;;海洋放线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赵圣印;黄婧;程健;刘宝硕;陈晨;;4-羟基-2-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2年04期
9 茹婷婷;;“一锅法”合成2-吡咯酮类化合物[J];广西轻工业;2011年11期
10 ;“一类茚并吲哚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J];生命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扬;汪小涧;尹大力;;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结核杆菌活性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 李德盛;李丹毅;华会明;李占林;;韦司梅拟盘多毛孢中倍半萜及聚酮类化合物[A];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吴明雨;何婷;梁栋栋;李坤;余孝其;;脂肪酶催化多功能性串联反应合成1,3-VA嗪-酮类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裴印权;;吡唑烷酮类化合物的抗惊厥作用[A];第九届中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宋卫红;钟国富;曾晓飞;;研究和发展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学[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3)[C];2015年
6 宋卫红;钟国富;曾晓飞;;吲哚啉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学[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7 张孟佳;翁志强;;三氟甲硫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6年
8 杨晨临;杨国强;;一种基于取代乙烯酮类化合物的测量线粒体极性的荧光探针[A];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罗会;杨胜杰;;(1E,4E)-1-芳基-5-((喹唑啉-4-氧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刘洋;许建华;黄秀旺;魏小霞;刘锋;吴梅花;;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燕;开发先进技术 发展高纯产品[N];中国化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绯;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炎镇痛构效关系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2 于红;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炎镇痛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3 宫平;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4 王岩;1-芳基-2-芳胺基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赵淑凤;芳香酮类化合物的电还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志;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抗炎镇痛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孙如;苯并噻唑硫酮类化合物和对巯基苯胺在金上的拉曼光谱实验及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贾彩霞;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对KCNQ2/3通道作用的构效关系与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郑子圣;高价碘介导下三唑吡啶类、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张浩;新型六氢哒嗪类与四氢异吲哚-1,3-二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德松;PIFA介导的氧化级联反应构建螺呋喃吲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张冉;铑催化N-磺酰基三氮唑开环重排合成6-烷氧基哌啶-3-酮类化合物[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彭雪;α-氨基酮类化合物结构改造的合成方法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4 白思蕾;二硫吡咯酮类化合物Thiolutin和Aureothri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5 胡春芳;喹啉[3,4-b]喹喔啉酮及吡咯[3,4-b]喹喔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林凯;C2季碳吲哚-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7 杨萨娜;光促进锌催化2-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甘备;邻羟基芳基酮类化合物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9 陈秀;低温煤焦油中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分子组成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10 薛溯塑;N-取代2-吡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2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5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