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主效QTL qOilA5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鉴定

发布时间:2020-05-26 20:38
【摘要】: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提高油菜的含油量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利用双单倍体群体ZD-DH对甘蓝型油菜含油量进行QTL定位,在A5染色体上鉴定到了一个新的位点qOilA5。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近等基因系,对qOilA5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并对目标区段内可能存在的候选基因进行了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油菜60K SNP芯片对ZD-DH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合连续两年的含油量表型进行QTL定位,共鉴定到三个含油量的主效QTLs,分别位于A1、A5、A7染色体。其中位于A5染色体上的主效QTL是本实验室定位到的新位点,其置信区间位于153.5-155.3cM之间,可解释20.44%的表型变异。根据ZD-DH亲本重测序的结果开发多态性标记,利用22个共显性InDel标记构建局部遗传连锁图谱,将qOilA5位点的QTL区段锚定到标记ZDM293和ZDM339之间,遗传距离为8.6cM,在“Darmor-bzh”参考基因组的物理距离为638Kb。2、结合芯片数据,挑选了四个背景相近,在qOilA5位点存在差异的DH纯系作为精细定位群体的亲本,构建了两对杂交组合,其中精细定位所用的BC_1F_2群体由杂交组合ZD6×ZD56衍生而来。对四个亲本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定位群体双亲在全基因组上的序列差异,利用这些多态性在目标区段开发了一批分子标记。3、利用新开发的InDel标记对BC_1F_2群体的281个单株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了qOilA5位点的局部遗传连锁图谱;结合BC_1F_2群体表型数据进行QTL扫描,最终将qOilA5位点目标区段锚定到标记ZDM306与ZDM428之间。4、qOilA5位点在“Darmor-bzh”基因组的物理距离为178Kb,区段内包含46个基因;其在“ZS11”基因组中的物理距离为242Kb,区段内包含51个基因。根据候选基因在亲本间的序列差异以及拟南芥的注释信息,找到三个可能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我们将这三个基因初步确定为qOilA5位点的候选基因。5、Hemoglobin-2(HB2)基因在拟南芥种子中过表达的时候,可以显著提高拟南芥种子的含油量。克隆了HB2基因位于A5染色体上的同源拷贝,分别构建了组成型过表达载体(p35S:Hb)和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Napin:Hb),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导入油菜。转基因后代分析表明,HB2基因在油菜中过量表达,转基因单株含油量没有明显变化;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Napin:Hb的转基因后代中可见HB2基因在种子中表达有所增加,其中一个株系转基因单株含油量显著高于对照单株。
【图文】:

油菜,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


图 1.1 我国近 20 年油料作物及油菜的播种面积、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A:油料作物及油菜的播种面积;B:油料作物及油菜的产量;C 油菜单位面积产量。Figure 1.1 Acreage、total output and yield per hectare of oil crops and rapeseed over the past 2yearsA:Acreage of oil crops and rapeseed; B:Total output of oil crops and rapeseed;C:yield per hectare of rapeseed.1.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育种现状油菜产油量由产量与含油量两方面因素构成,相关研究表明,油菜籽中含油量每增加 1%,大概相当于油菜产量增加 2.3-2.5%(王汉中 2004)。甘功勋等通过对油菜产量性状以及含油量的考察,发现油菜含油量的遗传力最大,而种子产量和株高的遗传力最小;种子含油量的变异系数(4.7%)远小于主花序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16.58%),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菜的含油量比提高产量更经济,更稳定(甘功勋和林树春 1997)。Zhao 等研究表明油菜含油量性状与每角果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代谢模式,植物


图 1.2 植物 TAG 代谢模式图(引自 Chapman and Ohlrogge 2012)A:植物中脂肪酸与 TAG 积累;B:植物中 TAG 生物合成。.2 Overview of pathways TAG synthesis in plants(Adapted from ChapmanOhlrogge 2012)w of pathways of FA supply and TAG synthesis in plants; B:Overview of pathwaysbiosynthesis in plants.体内,首先是蔗糖被转运到细胞质溶液中,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糖,然后在细胞质或者质体中经过糖酵解生成丙酮酸(Pyr);丙氢酶(PDH)的作用脱氢氧化形成乙酰辅酶 A;接下来经过乙酰CCase)的作用羧化生成丙二酰辅酶 A;最后丙二酰辅酶 A 进入脂通过三种类型 KAS(ketoacyl-ACPsynthase)的协同作用,,每次循,最终合成 16 碳或者 18 碳的脂肪酸;脂肪酸酶复合体的产物经成酶的催化在叶绿体外膜中被活化,转移到内置网上(Chapm012)。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萍;肖萍;杜尚广;江香梅;付宇新;郭夏丽;;油茶油体观察及其与含油量的相关性[J];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11期

2 熊秋芳;张效明;文静;李兴华;傅廷栋;沈金雄;;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兼论油菜品质的遗传改良[J];中国粮油学报;2014年06期

3 王汉中;殷艳;;我国油料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年03期

4 李明辉;武孟祥;刘建军;;油菜生长的气象因素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3期

5 马珍珍;李加纳;Benjamin WITTKOP;Martin FRAUEN;阎星颖;刘列钊;肖阳;;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蛋白质、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QTL分析[J];作物学报;2013年07期

6 沈奇;韩宏仕;秦信蓉;向阳;王仙萍;赵跃;赵云;喻时周;杜才富;;转录因子在调控种子油脂生物合成及增加植物储脂含量中的重要作用(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01期

7 张辉;朱德进;黄卉;宁运旺;张永春;;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土壤;2012年06期

8 林宝刚;余华胜;张尧锋;丁厚栋;黄银琪;张冬青;;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04期

9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J];作物学报;2011年02期

10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军;利用高密度SNP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及角粒相关性状QTL[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2 周龙华;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合成抑制与消减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陈明训;通过调控Seed Fatty Acid Reducer和Transparent Testa 2以提高十字花科植物种子含油量[D];浙江大学;2013年

4 孙美玉;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s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郭世星;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等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祥含;几个关键油脂合成酶活性及光合作用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D];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郭小娟;通过调控GDSL转录水平提高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种子萌发速度和含油量[D];江苏大学;2016年

3 段继凤;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谢田田;甘蓝型油菜第七连锁群主效含油量QTL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筛选[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玉琴;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种子全蛋白及油体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曾宇;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成磊;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代柳亭;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种子油脂分布、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化学调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钱钧;环境因子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2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82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