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维生素E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序列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5.2
【图文】:
图 1.1 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结构(Guo et al.2009)Fig.1.1 The structures of tocopherols and tocotrienols表 1.1 生物活性的相对值Table 1.1 The relative antioxidant activity(%)组分CompoundsR1 R2相对活性(%)Relative Activity %α-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CH3 CH3 100/30β-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CH3 H 50/5γ-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H CH3 10/0δ-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H H 3/0式的维生素 E 的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异,其中芳香环上甲基化最多的如表 1.1,以 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为百分百计算出其他形式维生素 E
图 1.2 光和生物中的生育酚合成途径(Volodymyr et al.2012)Fig.1.2 The tocopherol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注:HPT: homogentisate phytyltransferase 尿黑酸植基转移酶;HGA:homogentisic a酸;PDP: phytyl diphosphate 植基二磷酸;MPBQ: 2-methyl-6-phytyl-1,4-benzoquinol -植基苯醌; DMPBQ: 2,3- dimethyl-6-phytyl-1,4-benzoquinol 2,3-二甲基-6-植基-;MPBQ MT: MPBQ methyltransferase MPBQ转甲基酶;TC: tocopherol cyclase 生育环MT: γ-tocopherol methyltransferase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4 维生素 E 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在过去十几年,已经从多种光合生物中鉴定出生育酚生物合成途径的酶基因(Aal. 2011; Chaudhary and Khurana 2009; Me’ne-Saffrane′ and DellaPenna 2010)。对这些遗传操作和生化研究,有助于鉴定出重要的生育酚合成中间体和限速反应。生育酚生
图 2.1 维生素 E 混合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2.1 HPLC chromatogram of vitamin E mixture 2.3.1.1 标准曲线方程式 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浓度和峰面积的关系,分别建立了维生素 E 各异构体的线性回归方程,如表 2.2。表 2.2 VE 各异构体标准回归方程Table 2.2 Vitamin E standard curve regression equation标准品 线性回归方程 线性范围(ug ml) R2α-生育酚 C=0.231X 10~120 0.995β-生育酚 C=0.458X 10~120 0.998γ-生育酚 C=0.099X 10~120 0.9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柰;樊琛;李小波;龙立梅;曹学丽;;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及分析[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年03期
2 张建书;王强;刘红芝;刘丽;王丽;;不同地区花生品种VE、植物甾醇组成与含量的分析比较[J];食品科学;2012年22期
3 李拴柱;万勇善;刘风珍;;花生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作物学报;2012年10期
4 董文召;张新友;韩锁义;汤丰收;;中国花生发展及主产区的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年02期
5 吕培军;薛蕾;伍晓明;高桂珍;李丹;陈碧云;许鲲;闫贵欣;;HPLC法分析油菜种子油中维生素E的组成与含量[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04期
6 宋丽华;刘立峰;陈焕英;穆国俊;卢萍萍;;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5期
7 张建成;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张树伟;李贵杰;;花生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3期
8 周筱丹;董晓芳;佟建明;;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4期
9 唐月异;张建成;王秀贞;崔凤高;王传堂;;GenBank中花生栽培种基因组DNA及EST序列的SNP分析[J];花生学报;2010年02期
10 禹山林;朱雨杰;闵平;杨庆利;曹玉良;王传堂;刘旭;周学秋;;傅立叶近红外漫反射非破坏性测定花生种子主要脂肪酸含量[J];花生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霁珊;紫花苜蓿维生素E合成基因γ-TMT,HPT和HPPD分离,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王传堂;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7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5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