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miR-125a-3p及其靶基因PTB在轮状病毒复制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5:59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无包膜的二十面体形状的双链RNA病毒,是引起五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有关RV感染细胞后的复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与细胞代谢的某些环节相关,其中细胞miRNAs表达水平是主要因素。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碱基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其作用可调节细胞代谢过程过程中的转录,进而影响细胞分裂过程。病毒也许正是通过改变细胞miRNAs的表达,操控宿主细胞蛋白水平的表达,达到促进自身复制的目的。RV感染后是否引起细胞miRNAs表达的改变,miRNAs作用的靶点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调控以影响RV的复制。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发现RV感染细胞后,宿主细胞miR-125a-3p表达水平下调,并且miR-125a-3p与RV的作用关系尚不明确,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研究目的探讨miR-125a-3p在RV感染细胞后下调的真实性,寻找该分子的作用靶点,相互作用机制及在R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关系。研究方法:用RV毒株(ZTR-68)G1P[8]型(源于流行地区的致病毒株)感染MA104细胞(恒河猴肾细胞,对RV敏感)后,检测宿细胞miRNAs的表达谱,深度测序确定表达差异的miRNA分子。用miRanda软件进行比较预测寻找miRNAs可能作用靶点。经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NA分子与其靶基因的关系,进一步利用体外转染该分子模拟物(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评价下游靶基因的表达。RT-qPCR、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靶基因的表达,以及通过上下调靶基因检测RV的复制情况。用免疫共沉淀法探测了靶基因与RV相互作用关系的结合位点。研究结果:RV感染MA104细胞后,miRNAs有表达差异,深度测序表示:该差异分子为miR-125a-3p,且miR-125a-3p能够抑制RV的复制;miRanda预测提示多聚嘧啶结合蛋白(PTB)是该分子的可能靶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二者存在靶定关系,经过表达和抑制表达miR-125a-3p发现,miR-125a-3p能下调PTB的表达;PTB在感染早期定位于胞核,后期迁移出至胞质。通过调节PTB的表达试验证实,PTB能促进RV复制。经免疫共沉淀试验明确了 PTB作用于RV非结构蛋白NSP3,二者协同促进病毒的复制。结论:miR-125a-3p是宿主细胞抗病毒复制的主要因素,对病毒复制起到抑制作用。RV感染细胞后,通过下调宿主细胞miR-125a-3p表达,解除对靶基因PTB的抑制,影响宿主细胞蛋白翻译以促进病毒自身蛋白的翻译,装配形成完整的子代病毒。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揭示RV感染细胞复制机理,也可为寻找抗RV药物靶点提供线索。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373
【部分图文】:

人脐带,疫苗生产,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胞和乳腺癌细胞MCF-7中呈现高表达情况,在疫苗生产用Vero细胞中PTB表达水逡逑平也很高,但在KMB17细胞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水平很低,在大鼠的神逡逑经干细胞中不表达PTB邋(图1)。逡逑7逡逑

轮状病毒,病毒,细胞


相应病毒蛋白的表达,说明MA104细胞和KMB17细胞表面均具有RV感染的必须逡逑受体。但在病毒感染16h后,KMB17细胞中检测到的轮状病毒蛋白表达量与MA104逡逑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病毒蛋白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图2)。将野毒株ZTR-68感染逡逑MA104细胞和KMB17细胞后进行连续传代,ZTR-68株无法适应生长于KMB17细逡逑胞。Western邋blot结果表明,PTB在MA104细胞和Vero细胞中高表达,而在KMB17逡逑细胞中表达水平很低(图3)。这一结果提示我们,PTB可能与轮状病毒在不同宿主逡逑细胞中的感染敏感性有很强的相关性,对轮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起到促进作用。逡逑ssHIIBH逡逑EHhBHh逦^逡逑■■逡逑图2轮状病毒ZTR-68感染MA104邋(A、B)和KMB17邋(C、D)细胞16h后检测病毒蛋逡逑白逡逑Hela邋MA104逦MA104邋KMB17邋KMB17逡逑P35逦P40逦P40逦P50逡逑图3邋Western邋blot检测PTB在MA104和KMB邋17细胞中的表达量逡逑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感染EV71,CA16,腺病毒及轮状病毒后PTB蛋白的表达及逡逑8逡逑

轮状病毒,细胞,连续传代,腺病毒


MA104细胞和KMB17细胞后进行连续传代,ZTR-68株无法适应生长于KMB17细逡逑胞。Western邋blot结果表明,PTB在MA104细胞和Vero细胞中高表达,而在KMB17逡逑细胞中表达水平很低(图3)。这一结果提示我们,PTB可能与轮状病毒在不同宿主逡逑细胞中的感染敏感性有很强的相关性,对轮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起到促进作用。逡逑ssHIIBH逡逑EHhBHh逦^逡逑■■逡逑图2轮状病毒ZTR-68感染MA104邋(A、B)和KMB17邋(C、D)细胞16h后检测病毒蛋逡逑白逡逑Hela邋MA104逦MA104邋KMB17邋KMB17逡逑P35逦P40逦P40逦P50逡逑图3邋Western邋blot检测PTB在MA104和KMB邋17细胞中的表达量逡逑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感染EV71,CA16,腺病毒及轮状病毒后PTB蛋白的表达及逡逑8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梅,郑世花;A组轮状病毒形成与医院内腹泻暴发[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年02期

2 ;轮状病毒流行出现新动向—加强监测与防治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4期

3 吕雪萍,刘建军,张留英,袁焕珍;轮状病毒多系统感染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11期

4 李进琴;李蕾;;轮状病毒与腹泻[J];兵团医学;2006年02期

5 侯茜;梁宝霞;;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检测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23期

6 徐锦;孙家娥;丁韵珍;苏犁云;杨毅;;2001至2005年上海市1450份住院患儿A组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年02期

7 傅丽云;呼秉莲;吴立平;;太原地区A组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11期

8 任艳玲;;阜新地区A群轮状病毒不同季节分布现状调查[J];中国厂矿医学;2009年06期

9 蔡月莲;;A组轮状病毒夏季流行及控制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04期

10 史丽萍;;浅析如何预防治疗婴幼儿所患轮状病毒[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唐力;刘满清;彭劲松;涂君;杨继红;曾宪启;;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监测情况分析(2002~2003年)[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2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培鑫;潘存Z;陈黎勤;;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空肠弯曲菌的检测[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秀华;;细胞培养与real-time RT-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水体中感染性轮状病毒[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乐乐;何彪;杨凡力;徐琳;涂长春;;蝙蝠轮状病毒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时洪艳;冯力;孙东波;;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淑霞;李秀峰;席灵娟;;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分析[A];第一届宁夏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胡秀华;何苗;;定量测定轮状病毒滴度的几种方法的优化及细胞系的选择[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10 王斌;孙红;朱军生;;PAGE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研究[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斗;轮状病毒秋冬爱找婴幼儿[N];南方日报;2004年

2 冯立中;抗人轮状病毒牛丙球蛋白研制成功[N];健康报;2008年

3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教授 孙梅 整理 阎红;轮状病毒盯上宝宝[N];健康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杨光礼 记者 武娜;轮状病毒引发小儿腹泻增多[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文 都;小儿秋季腹泻原是轮状病毒作怪[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徐磊;第二届国际轮状病毒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胡蔓 见习记者 严运涛;武汉市疾控中心发现人A、B组轮状病毒混合感染[N];湖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郭静 实习生 贾亚敏 王诗霖 通讯员 肖金;严把“入口关”防秋季小儿腹泻[N];广东科技报;2008年

9 ;轮状病毒并不可怕[N];山西日报;2003年

10 文文;严把婴幼儿“入口”卫生关[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力;表达轮状病毒NSP4、VP7基因双顺反子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肖楠;轮状病毒G9型(ZTR18)灭活疫苗的免疫学初步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刘悦越;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Onyango,Lawrence Omondi;轮状病毒与肿瘤疾病的建模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耿盼盼;轮状病毒编码小RNA分子1755激活细胞自噬及调控自身复制的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6 周瑞;婴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7 米揋;轮状病毒不同基因型间交叉反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曾玫;上海地区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国华;杆状病毒系统中地方株轮状病毒蛋白的重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构建[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王振玲;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雅琳;miR-125a-3p及其靶基因PTB在轮状病毒复制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李庆聪;生物可降解材料对轮状病毒的控制释放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3 何磊;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近一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马磊;携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株VP4-VP7双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琳琳;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曹思;细胞网格蛋白和内体酸化对轮状病毒侵入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7 朱乾乾;轻型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姜涛;轮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9 彭杰;树

本文编号:2831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31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