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脑功能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07:56
   第一部分载脂蛋白E基因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海马网络纵向变化的影响研究目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机制尚不明确。老化是A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ApoE基因与老化的交互作用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nestic-typ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海马网络纵向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本项目共招募87名aMCI患者和135名认知正常老年受试者入组,分别在基线期和第35个月随访期对受试者进行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扫描和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法建立静息态海马网络,并应用协方差分析法探讨ApoE基因型、老化和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对海马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ApoE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其左侧海马与右侧额叶区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在认知正常组呈现出纵向上升,而在aMCI组呈现出纵向下降。对于未携带ApoE ε4的受试者,左侧海马与右侧额叶区的FC在认知正常组保持稳定,而在aMCI组呈现纵向上升。此外,对于未携带ApoE ε4的aMCI患者,右侧额叶区的海马FC变化与情景记忆评分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为代偿效应。结论:ApoE ε4携带者在认知正常阶段即出现海马网络功能代偿,而在认知障碍发生后这种代偿能力很快耗竭。研究ApoE基因对AD内表型的作用时应充分考虑老化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纵向变化模式研究研究目的:第一部分研究和既往研究均证实AD风险人群常出现脑网络FC异常增高,但增高的FC的纵向发展趋势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尚不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基于长随访数据探讨Apo E ε4携带者和aMCI患者的多种脑功能网络的纵向变化模式。研究方法:本项目共招募87名aMCI患者和135名认知正常(cognitivly normal,CN)老年受试者入组,分别在基线期和第35个月随访期对受试者进行f MRI扫描和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诊断和Apo E基因型,将受试者分为四组,CN non-Apo E ε4组作为对照组,CN Apo E ε4组、aMCI non-Apo E ε4组和aMCI Apo E ε4组作为AD风险组。建立默认网络、海马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和凸显网络,分别从横向的组间对比和纵向组内分析的角度,探讨AD风险组异常增高的FC的纵向变化轨迹。研究结果:在基线期,分析组间的脑网络差异发现,AD风险组共有8个脑区的F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随访期,分析各组内的FC纵向变化趋势发现,AD风险组在上述8个脑区中有6个脑区出现FC显著下降,而对照组的FC值则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在3个AD风险组中,大部分基线期较高的FC(5/8)和随访期下降的FC(4/6)出现在aMCI Apo E ε4组,即AD风险程度最高的组别。结论:AD风险人群较高的脑网络FC常伴随着纵向下降。AD风险程度越高,这种“倒U”形FC变化趋势越显著。该研究结果为探寻AD的早期生物标记提供新启示。第三部分丛生蛋白基因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老年期抑郁患者的默认网络模式的影响研究目的:丛生蛋白(clusterin,CLU)基因是继Apo E基因之后散发型AD最重要的遗传学因素之一。aMCI和老年期抑郁患者均属于AD的风险人群,且aMCI和老年期抑郁常共同发病,遗传因素可能在上述关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CLU基因rs11136000变量对aMCI和老年期抑郁患者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模式的影响。研究方法:本项目共招募87名aMCI患者、72名缓解期老年抑郁(remitted geriatric depression,RGD)患者和135名CN老年受试者入组,分别在基线期和第35个月随访期对受试者进行f MRI扫描和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应用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的FC分析法构建DMN,并应用协方差分析法探讨CLU基因型、老化和疾病状态的交互作用对海马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在aMCI患者中,CLU基因×老化×疾病状态的交互效应对DMN的影响主要位于核心的皮层中线区域;在RGD患者中,上述交互效应主要位于边缘叶区域。然而,两组患者的交互效应脑区在额叶区域存在重叠,且在该区域中,CLU基因对aMCI和RGD患者DMN的调控效应相同。此外,CLU-CT/TT基因型携带者在额叶、顶叶和边缘叶的FC变化能够代偿情景记忆下降,而在CLU-CC基因型携带者中则没有出现代偿现象。结论:CLU基因能够高度一致地调控aMCI和RGD患者的额叶区DMN模式,CLU-T等位基因携带者拥有更强的脑功能网络代偿能力。上述结果揭示了CLU基因影响AD发病风险的可能机制,并为探讨aMCI和RGD的共病机制开拓新视野。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49.16
【部分图文】:

关联机制,风险,基因,大脑发育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 1-1 LLD 和 AD 的共同的风险基因基因 缩写 定位致病基因多态性或等位基因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BDNF 11p14 Val66Met 大脑发育与功能维持载脂蛋白 E 基因 ApoE 19q13.2 ε4 allele 脂质转运、神经细胞维持修复和炎症进程白介素 1β 基因 IL-1β 2q14 511C/T 介导炎症反应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 lp36.3 C677T 调节叶酸代谢、DNA 甲基化和核酸合成

分析结果图,海马,主效应,时间点


缘叶和基底节区(图 2-1 B 和表 2-3),而时间点的主效应脑区位于颞叶和枕叶(图 2-1 C和表 2-3)。值得注意的是,ApoE 基因型 疾病 时间点的交互效应脑区位于额叶(右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图2-1D 和表2-3)。图 2-1 左侧海马网络 ANCOVA 分析结果图。(A)ApoE 基因的主效应脑区;(B)疾病的主效应脑区;(C)时间点的主效应脑区;(D)ApoE 基因型 疾病 时间点的交互效应脑区,包括右侧额中回和右侧额下回。缩写:L,Left,左侧;R,Right,右侧。表 2-3 左侧海马网络的 ANCOVA 分析中显著脑区信息脑区 BA 分区 峰值点 MNI 坐标(mm) 峰值点 F 值 团块大小(mm3)(1)ApoE 基因的主效应右侧额内

时间点,交互效应,疾病,事后分析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海马旁回 30 19 18 26 14.21 2700)时间点的主效应颞下回 37 42 53 7 20.91 1377枕下回 19 42 75 6 15.84 4158枕中回 19 27 78 27 12.25 1377)ApoE 基因型×疾病×时间点的交互效应额下回 48 52 21 15 16.8 1215额中回 48 33 39 15 11.86 4779ANCOVA 分析的显著性阈值设定在 P < 0.01,使用 Monte Carlo 模拟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缩写:BA,Brod,Brodmann 分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讯;;我国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年09期

2 张庆娥;;认识阿尔茨海默病[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03期

3 李端;;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J];中老年保健;2019年01期

4 ;新设备可用于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J];祝您健康;2019年04期

5 蒋语;林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沟通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1期

6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投稿须知(2018版)[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年01期

7 ;发刊词[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年01期

8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征集广告启事[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年02期

9 徐勇;谭琪;孙宏鹏;张天阳;林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策略的中国指南建议[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年01期

10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全国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J];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志浩;AAV9介导的抗Aβ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2 叶青;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脑功能网络的调控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张青;CK2磷酸化SET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介导的神经病理学途径及其分子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胡义奎;miR-98在app/ps1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发病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5年

5 王兆涛;DISC1作为线粒体自噬受体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6 胡洪海;抑制环氧化物水解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策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孟祥莲;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GWAS数据挖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姜扬;非编码RNA miR-137调控tau蛋白磷酸化和L型钙离子通道CACNA1C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9 史长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模型小鼠前额叶皮层lncRNAs的表达及功能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10 徐爱华;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阿尔茨海默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藏药柳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治疗效应的观察及作用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张帅;健脑益智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3 冯晴;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陈碧雯;基于靶点的抗阿尔茨海默的中草药活性化合物的发掘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5 许立拔;燕窝酸抗阿尔茨海默症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6 胡蓉;双去甲氧姜黄素通过上调Sirt1抗氧化应激拮抗阿尔茨海默病[D];南华大学;2018年

7 王海英;青蒿素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介导阿尔茨海默病炎性反应细胞模型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8 付雪;1、AAK1在Aβ_(1-42)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研究;2、中文版贝勒严重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9 曾丽娟;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其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10 唐富强;阿尔茨海默病脑血流灌注特点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8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38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