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小麦候选感病基因TaHIPP1的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2 14:01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的低温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的生长。小麦条锈病有寄生严格、变异性高、流行广布、气流传播和孢子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所以条锈病极易流行爆发,使小麦颗粒无收。通常使用小麦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有效并且环保的措施。然而,由于条锈菌毒性变异频繁,新的毒性小种不断出现,使小麦品种抗锈性极易失效而失去其利用价值,感病基因的研究为育种新的抗病品种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本研究从小麦-条锈菌亲和互作的cDNA文库中获得差异表达序列,结合荧光定量PCR的实验结果筛选到小麦重金属相关的异戊烯化蛋白TaHIPP1基因候选EST序列,以小麦“水源11”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得到基因,该基因全长736 bp,包含46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条由15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得知,TaHIPP1基因N-端含有一个核定位信号(NLS),中部有一个重金属结合结构域(HMA),C-端含有一个法尼基转移酶识别基序(CaaX)。利用小麦原生质体对TaHIPP1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其在核质中都有分布。通过酵母系统过表达TaHIPP1基因,表明细胞生长速率在高盐和重金属胁迫下显著上升。2、利用qRT-PCR技术,分析TaHIPP1基因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发现在小麦与CYR31的亲和互作体系中该基因上调表达明显,小麦与CYR23的非亲和体系中表达不明显。在非生物胁迫中,外源激素ABA和伤害胁迫下该基因表达上调。3、利用VIGS技术研究在小麦-条锈菌互作体系中TaHIPP1基因的功能,发现沉默掉TaHIPP1后植株抗病性增强,推测其可能是一个感病基因。4、利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并验证TaHIPP1与小麦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TaVDAC1互作。综合上述结果,TaHIPP1可能是一个感病基因,并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435.12
【部分图文】:

小麦条锈菌,生活史,图片,夏孢子


活史的完成是由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相继发展形成的,涉及到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无性阶段产生的夏孢子反复侵染危害麦类作物,而有性过程则发生在转主寄主小檗上。小麦锈菌年生活史有5个孢子阶段(图1-1):性孢子阶段(Pycniospore),锈孢子阶段(Aeciospore),夏孢子阶段(Urediospore),冬孢子阶段(Teliospore)和担孢子阶段(Basidiospore)。其中,性孢子和锈孢子属于有性阶段,而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等是无性阶段。小麦条锈菌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完成侵染循环,而夏孢子在高于36℃的温度下经48 h便不能存活,因此小麦条锈菌只能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夏孢子的萌发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需要饱和的湿度或叶面上有水滴(曾士迈 1988)。条锈菌的侵染过程先由侵入期开始

模型图,模型,寄主植物,病原菌


的各种原理及调节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对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中, “zigzag” 模型被Jones和Dangl提出,并于2006年发表于Nature(Jones and Dangl 2006)(图1-2)。该理论指出,病原菌入侵寄主植物时,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跨膜受体介导引发的免疫反应(PAMP triggeredimmune reponse, PTI)和效应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 ETI)(Jones and Dangl 2006;Thomma et al. 2011)。在自然条件下,病原入侵寄主植物时,首先会遇到细胞壁、蜡状角质层和植物抗毒素等植物自身天然屏障的抵御,该抵御旨在物化层面上阻碍潜在病原菌的生长和扩张(Ingle et al. 2006)。这道屏障被突破后,细胞表面跨膜受体蛋白PRRs便开始发挥作用,它能够精确检测到病原菌表面或分泌出的不同于植物本身的物质,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序列,片段,序列比对,无信号


图 2-2 TaHIPP1 片段扩增 2-2 Electrophoresis of TaHIPP1 fragment分析因具有 468 bp 开放阅读框,编码 155P1 基因无信号肽存在(图 2-3);使用F 区序列与 BLASTX 序列比对,发现其构域(HMA)(图 2-4,图 2-5)。利用 D域(HMA)的蛋白进行比对,结果发S),中间部位含有一个重金属结合结构(CaaX)(图 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康振生;王晓杰;赵杰;汤春蕾;黄丽丽;;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7期

2 陈万权;康振生;马占鸿;徐世昌;金社林;姜玉英;;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3 苏锋;雷忠朝;;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2年06期

4 赵杰;张宏昌;姚娟妮;黄丽丽;康振生;;中国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的鉴定[J];菌物学报;2011年06期

5 曹张军,井金学,王美南,商鸿生,李振岐;国内重要抗源品种水源11、水源92及Hybrid 46抗条锈基因关系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1期

6 商鸿生,井金学,李振岐;紫外线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4年04期

7 汪可宁;洪锡午;吴立人;谢水仙;孟庆玉;陈善铭;;1951~1983年我国小麦品种抗条诱性变异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1986年02期

8 康振生;李振岐;;洛夫林10常温致病新菌系的发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9 李振岐;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农业科学;198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成玉林;小麦条锈菌致病相关基因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7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67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