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草莓TT10基因的克隆及在原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15:04
  本试验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cv.Bebihoppe)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获得Transparent Testa 10(TT10)的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通过构建沉默和过表达载体在草莓果实中分别沉默和过表达TT10基因,结合果实中原花青素单体的含量变化,来初步阐明草莓TT10基因在草莓果实原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红颜’草莓TT10基因全长编码序列(Full Coding Sequences,CDS),命名为FaTT10。序列分析表明:草莓FaTT10 CDS区全长1704bp,编码567个氨基酸残基;将其推定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漆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草莓FaTT10蛋白序列中具有漆酶蛋白典型的Cu2+结合区域(L1-L4),即4个His-rich结构。2、采用定量PCR分析FaTT10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aTT10基因在草莓各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在果实(小绿期)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茎、花、根和匍匐茎中表达量较高,在叶中表达量很低;其在草莓果实中...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草莓TT10基因的克隆及在原花青素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原花青素二聚体B2、B5和A2的化学结构

原花青素,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花青素


也是合成原花青素和花青苷必经的公共途辅酶 A(malonyl-CoA)经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酮,然后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将-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和类黄酮-3’-F3’H)进行羟化并生成黄烷酮醇(Dihydroflavonols)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DFR)的作用,nidins),最后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而后花青素作为底物,进入原花青素特异途径。青素特异途径:进入原花青素特异途径的花青素reductase,ANR)作用下,生成表儿茶素(2,3-顺式黄体。在葡萄、茶(Camellia sinensis)、红豆(Abrus pa)等植物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花青素转化成儿茶素(2,3-反式黄烷-3-醇),但拟南芥

原花青素,聚合模型


图 1-3 原花青素转运和聚合模型[10]Fig.1-3 Model for PAtransport and polymerization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可分为前期基因(early biosybiosynthetic genes, LBGs)两部分[58,41]。前期基因码的蛋白质参与原花青素、花青素和黄酮醇三种:DFR、ANS、ANR、TT12、AHA10 和 TT19[43,44,体物质的合成外,也参与原花青素的修饰和划分[。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合成途径主要受到 MBW(MYB–bHLH–WDR)复(如:TT2/MYB123 和 MYB5),R/B-like basic hel,EGL3/bHLH002,和 TT8/bHLH042)以及 WD r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 张慧文,张玉,马超美.  食品科学. 2015(05)
[2]OsCYP2基因导入草莓过表达提高植株耐盐性[J]. 王淑珍,阮松林,肖文斐,马华升,周历萍,裘劼人,童建新,来文国.  果树学报. 2014(02)
[3]拟南芥漆酶基因AtLAC4参与生长及非生物胁迫响应[J]. 张盛春,鞠常亮,王小菁.  植物学报. 2012(04)
[4]拟南芥漆酶基因AtLAC2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J]. 张盛春,张玉平,王小菁.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6)
[5]原花青素聚合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彭清忠,谢德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03)
[6]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J]. 薛燕潍,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13)
[7]葡萄籽提取物抗氧化作用人体实验研究[J]. 高峰,张琨,宋昕恬,吴晓刚,张晶莹.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0(02)
[8]原花色素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张长贵,董加宝,谢伍容.  粮食与油脂. 2009(06)
[9]草莓果实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系统的建立[J]. 刘敏,滕文静,董清华,晁慧娟,李凤岚,邱德有.  果树学报. 2009(01)
[10]高粱原花青素对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影响的DSC研究[J]. 刘睿,潘思轶,谢笔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07)

博士论文
[1]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相关基因ADH和PDC的分离及功能验证[D]. 莫荣利.华中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利用VIGS技术对草莓FaMYB5基因功能的研究[D]. 王玲.四川农业大学 2015
[2]原花青素四聚体干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体外粘附途径及机理研究[D]. 黄曼.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ANS、ANR和LAR基因在草莓花青素代谢途径中的调控作用[D]. 张晓楠.四川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07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07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