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表型和SSR基因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4 16:19
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最重要的马铃薯病害之一。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演替变化和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有着直接关联。本文通过对2017-2019年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的交配型、潜伏期、产孢子囊数和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多态性标记分析,揭示了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变化。通过皿内对峙法对478个菌株进行交配型检测,2017年,北方地区(河北省、山东省)以A1交配型为主(A1占94.7%,A2占5.3%),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以A2交配型为主(A2占97.5%,A1占2.5%);2018年,北方地区(黑龙江省、内蒙古、河北省)A1交配型占100%,南方地区(湖北省、云南省)A2交配型占100%;2019年,北方地区(黑龙江省、内蒙古、河北省)A1交配型占100%,南方地区(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A2交配型占100%,这说明,在中国致病疫霉菌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通过侵染马铃薯离体叶片,观察致病菌的潜伏期(病原体侵入宿主到最初出现症状的...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引自金黎平研究员相关报告)
马铃薯晚疫病(A:发病叶片,B:田间发病,C:植物死亡,D:薯块发病)
致病疫霉菌(A:卵孢子B:孢子囊C:菌丝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铃薯致病疫霉研究进展[J]. 祝菊澧,梁静思,王伟伟,王洪洋,刘晶,李灿辉,唐唯.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3)
[2]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分析[J]. 张铉哲,郝璐,李微,候思宇,赵博,韩晓旭. 吉林农业科学. 2015(05)
[3]Screening of Antagonistic Bacillus spp. Strains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and Isolation of lipopeptide Substances[J]. Yanqing WU,Jizhi JIANG,Tingyin LI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2(02)
[4]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杨志辉,朱杰华,张凤国. 菌物学报. 2008(03)
[5]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J]. 郭军,屈冬玉,巩秀峰,姚裕琪,梁德霖,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
[6]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J]. 王文桥,马志强,张小风,张文吉,M.DAVID. 植物病理学报. 2002(03)
[7]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进一步研究(英文)[J]. 张志铭,朱杰华,宋伯符,李玉琴,田世民,姜虎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2)
[8]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发生及其危害[J]. 赵志坚,何云昆. 云南农业科技. 1999(06)
[9]中国发生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J]. 张志铭,李玉琴,田世民,朱杰华,王军,宋伯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04)
博士论文
[1]我国西北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田月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遗传变异研究[D]. 陈思慧.内蒙古大学 2017
[2]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有性生殖特点[D]. 缪云琴.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杨素祥.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2525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引自金黎平研究员相关报告)
马铃薯晚疫病(A:发病叶片,B:田间发病,C:植物死亡,D:薯块发病)
致病疫霉菌(A:卵孢子B:孢子囊C:菌丝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铃薯致病疫霉研究进展[J]. 祝菊澧,梁静思,王伟伟,王洪洋,刘晶,李灿辉,唐唯.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3)
[2]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分析[J]. 张铉哲,郝璐,李微,候思宇,赵博,韩晓旭. 吉林农业科学. 2015(05)
[3]Screening of Antagonistic Bacillus spp. Strains agains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and Isolation of lipopeptide Substances[J]. Yanqing WU,Jizhi JIANG,Tingyin LIA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2(02)
[4]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杨志辉,朱杰华,张凤国. 菌物学报. 2008(03)
[5]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J]. 郭军,屈冬玉,巩秀峰,姚裕琪,梁德霖,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
[6]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J]. 王文桥,马志强,张小风,张文吉,M.DAVID. 植物病理学报. 2002(03)
[7]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进一步研究(英文)[J]. 张志铭,朱杰华,宋伯符,李玉琴,田世民,姜虎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2)
[8]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发生及其危害[J]. 赵志坚,何云昆. 云南农业科技. 1999(06)
[9]中国发生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J]. 张志铭,李玉琴,田世民,朱杰华,王军,宋伯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04)
博士论文
[1]我国西北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田月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遗传变异研究[D]. 陈思慧.内蒙古大学 2017
[2]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其有性生殖特点[D]. 缪云琴.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杨素祥.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2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825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