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ATP7B基因突变致肝豆状核变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05 14:11
  肝豆状核变性,即Wilson病,是一种由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ATPase Cu2+ transporting beta polypeptide,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现归纳总结不同突变的致病机制,包括诱导突变蛋白错误定位、改变蛋白间或结构域间相互作用、调控ATP7B蛋白催化活性、改变ATP7B基因剪接方式等多个方面。临床上,系统总结了常见突变与临床表型间的关联,如p.R778L,被认为与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同时,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亦可能对患者是否发病或发病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在分子层面上对ATP7B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及所致临床表征的研究进行综述,将有助于加深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提示可针对不同的机制采用个性化的诊疗手段,以指导临床实践。 

【文章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02)

【文章页数】: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例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与WD基因全外显子序列测定[J]. 何纲,杨旭,罗开忠,蒋永芳,陈汉春,吕尚武.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7 (09)



本文编号:3323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23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0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