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黑粉菌T型和MT型菌株致病力的差异及冬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22:42
茭白是菰(Zizania latifolia)与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互作而形成的茎部膨大的可食用肥大菌瘿,是中国栽培面积除莲藕以外的第二大水生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茭白有3种表型,正常茭、灰茭和雄茭。菰黑粉菌是一种典型的二型态真菌,专性寄生茭白。传统的茭白种植及育种途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田间种植的正常茭白常出现品种的退化,还容易产生灰茭和雄茭,严重影响茭白种植的收益。本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了的人工接种体系,发现MT型菌株接种野茭致病力差且不能孕茭,而T型菌株接种只能孕出灰茭。基于人工接种体系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出了T/MT型菰黑粉菌在前期侵染中的差异。根据田间正常茭和灰茭膨大期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可能与菰黑粉菌与冬孢子形成相关的Itd1、Uepac2、g5243,并通过基因敲除和人工接种技术对3个基因进行功能验证。首先以分离得到的4个菌株、冬孢子、体外融合形成的菌丝等不同菌株组合和形态的菰黑粉菌来接种野茭,筛选出合适的接种菌株的组合,并通过对接种野茭的组织部位、接种方式、接种菌液浓度、苗龄大小、培育条件等进行优化,建立并优化了茭白人工孕茭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接种方法示意图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2.1.8数据统计分析成活率的统计按接种后第10d,单株幼苗枯萎为植株死亡统计数(图2.2D1),组织部位菌量丰富,茎基部呈现图2.2B1中的侵染状态,茎尖呈现图2.2C1中的侵染状态,表明该接种方式具有较好的接种效果,组织部位(茎基部及茎尖)没有形成菌丝(图2.2B3和图2C3),或菌丝量稀少(图2.2B2和图2.2C2),表明接种不成功或接种效果不理想。所有接种实验均设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0.05。图2.2接种后菰黑粉菌侵染状况及植株表型示意图注:A,接种后叶片(1,2)或薹管(3,4)中菰黑粉菌的生长状态示意图,其中2,4为接种水的对照(Bar=50μm);B,C,接种后叶鞘(B)和茎尖(C)中菰黑粉菌的生长状态示意图,1,侵染成功的菌丝,2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3不同菌株及不同形态菌的组合及其侵染后表型注:A:不同菌株及不同形态的菌的组合以及接种方式组合列表;B:图1为成功使茭白孕茭的孕茭表型;图2为中间两个茭白为UET1与UET2单倍体菌株混合菌液侵染后的孕茭表型,其余为UET1与UEMT3,UET2与UEMT3单倍体菌株混合菌液侵染后的孕茭表型。图3为接种不成功后的野茭表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相关研究进展[J]. 王喆,王璐,宋旭明,金路,王霞,周国鑫.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2]水生蔬菜答农民问(20):茭白为什么要年年选种?如何进行选种?[J]. 刘义满,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19(03)
[3]栽培模式对夏茭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曹亮亮,沈学根,陈耀辉,张真,冯明慧,周建松,张永根,姚良洪.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
[4]植物病原物效应子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研究进展[J]. 皮磊,刘艳潇,舒灿伟,周而勋.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6)
[5]敌磺钠对单季茭白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周锦连,陈建明,王来亮,张珏锋,马雅敏,王斌,钟海英. 浙江农业学报. 2016(04)
[6]浙江省茭白栽培新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 陈建明,王来亮,周锦连,张永根. 长江蔬菜. 2015(22)
[7]菰黑粉菌分离方法的研究[J]. 曹乾超,张雅芬,崔海峰,俞晓平,叶子弘. 长江蔬菜. 2015(22)
[8]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和代谢研究进展[J]. 李辉,左钦月,涂升斌. 植物生理学报. 2015(11)
[9]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J]. 闫宁,薛惠民,石林豫,范菁,徐晓峰,王志丹,郭得平. 中国蔬菜. 2013(16)
[10]不同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及孕茭的影响[J]. 邓建平,石敏,黄建中,郭得平,胡振亮. 中国蔬菜. 2013(12)
硕士论文
[1]菰黑粉菌MAPK基因UeKpp2和UeKpp6的功能研究[D]. 曹乾超.中国计量大学 2017
[2]光质及光周期对茭白生长的影响[D]. 邢阿宝.中国计量大学 2017
[3]菰黑粉菌T型和MT型菌株差异性研究及b基因功能分析[D]. 胡鹏.中国计量大学 2016
[4]茭白肉质茎膨大期间的氧化胁迫研究[D]. 刘伟.浙江大学 2011
[5]我国茭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陆霞萍.扬州大学 2006
[6]表油菜素内酯提高西葫芦病毒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 陶媛.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7242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接种方法示意图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2.1.8数据统计分析成活率的统计按接种后第10d,单株幼苗枯萎为植株死亡统计数(图2.2D1),组织部位菌量丰富,茎基部呈现图2.2B1中的侵染状态,茎尖呈现图2.2C1中的侵染状态,表明该接种方式具有较好的接种效果,组织部位(茎基部及茎尖)没有形成菌丝(图2.2B3和图2C3),或菌丝量稀少(图2.2B2和图2.2C2),表明接种不成功或接种效果不理想。所有接种实验均设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0.05。图2.2接种后菰黑粉菌侵染状况及植株表型示意图注:A,接种后叶片(1,2)或薹管(3,4)中菰黑粉菌的生长状态示意图,其中2,4为接种水的对照(Bar=50μm);B,C,接种后叶鞘(B)和茎尖(C)中菰黑粉菌的生长状态示意图,1,侵染成功的菌丝,2
中国计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3不同菌株及不同形态菌的组合及其侵染后表型注:A:不同菌株及不同形态的菌的组合以及接种方式组合列表;B:图1为成功使茭白孕茭的孕茭表型;图2为中间两个茭白为UET1与UET2单倍体菌株混合菌液侵染后的孕茭表型,其余为UET1与UEMT3,UET2与UEMT3单倍体菌株混合菌液侵染后的孕茭表型。图3为接种不成功后的野茭表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相关研究进展[J]. 王喆,王璐,宋旭明,金路,王霞,周国鑫.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2]水生蔬菜答农民问(20):茭白为什么要年年选种?如何进行选种?[J]. 刘义满,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19(03)
[3]栽培模式对夏茭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曹亮亮,沈学根,陈耀辉,张真,冯明慧,周建松,张永根,姚良洪.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
[4]植物病原物效应子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研究进展[J]. 皮磊,刘艳潇,舒灿伟,周而勋.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6)
[5]敌磺钠对单季茭白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周锦连,陈建明,王来亮,张珏锋,马雅敏,王斌,钟海英. 浙江农业学报. 2016(04)
[6]浙江省茭白栽培新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 陈建明,王来亮,周锦连,张永根. 长江蔬菜. 2015(22)
[7]菰黑粉菌分离方法的研究[J]. 曹乾超,张雅芬,崔海峰,俞晓平,叶子弘. 长江蔬菜. 2015(22)
[8]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和代谢研究进展[J]. 李辉,左钦月,涂升斌. 植物生理学报. 2015(11)
[9]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J]. 闫宁,薛惠民,石林豫,范菁,徐晓峰,王志丹,郭得平. 中国蔬菜. 2013(16)
[10]不同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及孕茭的影响[J]. 邓建平,石敏,黄建中,郭得平,胡振亮. 中国蔬菜. 2013(12)
硕士论文
[1]菰黑粉菌MAPK基因UeKpp2和UeKpp6的功能研究[D]. 曹乾超.中国计量大学 2017
[2]光质及光周期对茭白生长的影响[D]. 邢阿宝.中国计量大学 2017
[3]菰黑粉菌T型和MT型菌株差异性研究及b基因功能分析[D]. 胡鹏.中国计量大学 2016
[4]茭白肉质茎膨大期间的氧化胁迫研究[D]. 刘伟.浙江大学 2011
[5]我国茭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陆霞萍.扬州大学 2006
[6]表油菜素内酯提高西葫芦病毒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 陶媛.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7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3672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