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海岛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QTL有利等位基因鉴定

发布时间:2021-11-13 12:07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主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分布较为广泛。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纺织工艺不断提升的推动下,对棉纤维的需求量和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地棉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目前全球种植最为广泛的栽培种,占世界棉花产量的95%。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其长度、细度、强度都较为优良,但其纤维产量不高。通过将海岛棉的优异基因导入陆地棉,扩大其遗传基础,对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改良。本研究以海岛棉C084-220与陆地棉中35为亲本材料,构建了由523个单株组成的海岛棉代换系材料。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遗传图谱D亚组上选取SSR标记对单株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BC3F2群体、BC3F2:3家系、BC3F2:4家系和BC3F2:5家系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将实验室前期的A亚组基因型检测数据与本研究中的D亚组数据相结合,根据四个群体相关性状表型数据,对海岛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QTL有利等位基因进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亚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各单株分析根据BC3F2群体基因型检测结果,使用GGT软件对各单株代换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单株平均恢复率86.08%,背景恢复...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岛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QTL有利等位基因鉴定


研究技术路线

电泳图,群体,电泳图,引物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图4-1引物NAU3685扩增产物在BC3F2群体部分单株的电泳图Fig.4-1TheamplicationproductsofprimerNAU3685intheBC3F2population.注:M:标准分子量DNA;P1:海岛棉C084-220;P2:陆地棉中35Note:M:DNAmarker;P1:C084-220;P2:CCRI354.2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基因型分析4.2.1代换系群体单株基因型分析根据本研究在D亚组的基因型检测数据,使用GraphicalGenoTypes(GGT2.0)软件,对BC3F2群体单株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部分单株分析结果如下(图4-2),GGT分析结果显示:在BC3F2群体全部单株中都包含有海岛棉代换片段,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套由523个单株构成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表4-2BC3F2中各单株代换片段分析Table4-2AnalysisofdonorchromosomesegmentsinBC3F2individuals陆地棉CCRI35G.hirsutum海岛棉C084-220G.Barbadense纯合片段Homozygoussegments杂合片段Heterozygoussegments总片段Totalsegments长度Totalsegments(cM)比率Rate(%)长度Totalsegments(cM)比率Rate(%)长度Totalsegments(cM)比率Rate(%)总长度Totalsegments(cM)比率Rate(%)Max1785.2497.80335.8718.40649.8435.60826.9145.30Min996.6754.600.000.007.300.4010.950.60Mean1571.3686.0862.483.42183.9710.08246.4513.50

群体,背景,片段,海岛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6通过对代换系群体中各单株染色体片段分析,结果如上表所示(表4-2)。由表分析看出,BC3F2中523个单株的遗传背景恢复率平均为86.08%,背景恢复率位于54.60%~97.80%范围内。海岛棉代换的片段总长度在10.95cM~826.91cM之间,代换率位于0.60%~45.30%之间,平均代换总长度246.45cM,平均代换率为13.50%。海岛棉代换纯合片段长度位于0.0cM~335.87cM之间,代换率在0~18.40%之间,平均长度为62.48cM,平均代换率为3.42%。海岛棉代换杂合片段的的平均长度为183.97cM,平均代换率为10.08%,代换杂合片段在7.30cM~649.84cM之间,代换率在0.40%~35.60%之间。对代换系群体中523个单株的背景恢复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435个单株的背景恢复率在80%以上,占代换系群体的83.2%;88个单株的背景恢复率在80%以下,占代换系群体的16.8%,但大部分位于70%~80%之间。结果表明,BC3F2群体单株的遗传背景大部分已恢复到中棉所35(图4-3)。图4-3BC3F2群体中各单株遗传背景恢复率分析Fig.4-3ThebackgroundrecoveragerateinBC3F2individuals对代换系群体中海岛棉代换片段数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代换系群体中各单株的代换片段总数大多位于10~30之间,达到了427株,占代换系群体单株总数的81.6%,代换片段低于10的单株有59个,占代换系群体单株总数的11.3%;代换片段数在30~45之间的单株37株,占代换系群体单株总数的7.07%(图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胁迫下棉花萌发、成苗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 徐剑文,孔杰,赵君,王为然,刘剑光,朱家辉,王希睿,徐海江,肖松华,阿里甫·艾尔西.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5)
[2]棉花陆海渐渗系双交分离群体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J]. 孔令磊,石玉真,李邵琦,黎波涛,李俊文,刘爱英,龚举武,商海红,巩万奎,葛群,王艳玲,宋威武,袁有禄.  棉花学报. 2018(02)
[3]基于陆地棉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产量性状QTL定位[J]. 朱协飞,王鹏,司占峰,张天真.  作物学报. 2017(12)
[4]利用SSR快速鉴定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J]. 王欣怡,艾先涛,王俊铎,梁亚军,龚照龙,郑巨云,郭江平,买买提·莫明,李雪源.  作物学报. 2017(10)
[5]陆地棉背景的Pima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创制[J]. 王云鹏,王省芬,李志坤,杨鑫雷,张艳,吴立强,吴金华,张桂寅,马峙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01)
[6]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周晶,刘铨义,曾庆涛,蔡晓莉,赵富强,李家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4)
[7]Genetic dissection of tetraploid cotton resistant to Verticillium wilt using interspecific chromosome segment introgression lines[J]. Peng Wang,Zhiyuan Ning,Ling Lin,Hong Chen,Hongxian Mei,Jun Zhao,Bingliang Liu,Xin Zhang,Wangzhen Guo,Tianzhe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2014(05)
[8]棉花陆海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纤维产量与品质表现的评价[J]. 马留军,石玉真,兰孟焦,杨泽茂,张金凤,张保才,李俊文,王涛,龚举武,刘爱英,商海红,巩万奎,袁有禄.  棉花学报. 2013(06)
[9]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形QTL定位[J].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梁国华,仲维功.  作物学报. 2013(04)
[10]棉花QTL定位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J]. 苏成付,邱新棉,李付振.  中国棉花. 2012(08)

博士论文
[1]陆海渐渗系纤维长度QTL(qFL-12-2)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D]. 卢全伟.山西农业大学 2017
[2]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主效QTL定位[D]. 黎波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利用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研究不同棉种的起源与进化[D]. 朱华玉.南京农业大学 2010
[4]四个栽培棉种间的种间杂交及其遗传与系统发育研究[D]. 高燕会.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利用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株高、抽穗期和分蘖角度基因PDT8的精细定位[D]. 孙强.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陆地棉背景海岛棉A染色体组片段导入系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D]. 李倩倩.西南大学 2019
[3]陆地棉栽培品种与野生种系帕默尔棉杂交群体纤维品质和产量QTL定位[D]. 王金霞.西南大学 2019
[4]陆地棉背景黄褐棉A染色体组片段代换系群体农艺性状QTL定位[D]. 张志琴.西南大学 2019
[5]陆地棉栽培品种与野生种系尖斑棉群体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D]. 姚江.西南大学 2018
[6]玉米自交系H21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D]. 张朝兴.华中农业大学 2014
[7]陆地棉中棉所36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5F3、BC5F3:4、BC5F3:5)的评价及QTL定位[D]. 何蕊.西南大学 2014
[8]陆地棉背景下海岛棉第16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相关农艺性状QTL定位[D]. 付央.南京农业大学 2013
[9]以中棉所45为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代换片段的鉴定及纤维产量与品质QTL定位[D]. 兰孟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10]水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扩建及农艺性状QTL分析[D]. 吕杰.扬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2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492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