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和条锈病遗传分析及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检测
发布时间:2022-08-02 17:01
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影响,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小麦减产。实践证明,控制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最有效、经济和环保的措施是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但是目前,由于白粉菌和条锈菌的高度变异性以及小麦的抗源单一化,致使病菌新的毒性小种不断出现,导致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丧失。因此,明确小麦品种的抗病遗传规律和抗病基因对品种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我国部分小麦生产品种进行了苗期抗白粉病和成株期抗条锈病的遗传分析。此外,利用目前小麦条锈病重要抗病基因Yr5、Yr9(1B/1R)、Yr10、Yr15、Yr17、Yr18以及Yr26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来自澳大利亚的121份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分子检测。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选用小麦白粉菌菌株E09、E15和E18分别对中梁2000461、中梁96289、延展4110和中优629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梁2000461和中梁96289对E09的抗性均由单个显性的基因控制,延展4110对E18的抗性和中优629对E15的抗性均由两显性的基因互补控制。2.选用当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对14个小麦品种进行成株期...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概述
1.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小麦条锈病流行
1.3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
1.4 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1.5 小麦抗病性的研究概况
1.5.1 小麦抗病性类型
1.5.2 小麦抗病性基因的数目及互作
1.5.3 小麦抗病性基因的鉴定
1.6 小麦抗条锈和抗白粉基因的研究进展
1.6.1 已命名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来源
1.6.2 已命名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来源
1.6.3 小麦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应用评价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我国几个小麦品种的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的遗传分析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2 方法
2.2.1 小麦品种(系)的抗白粉病性鉴定
2.2.2 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性鉴定
2.2.3 小麦品种(系)抗病性遗传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2.3.2 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121份澳大利亚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引物的合成与稀释
3.2.3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668904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概述
1.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小麦条锈病流行
1.3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
1.4 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1.5 小麦抗病性的研究概况
1.5.1 小麦抗病性类型
1.5.2 小麦抗病性基因的数目及互作
1.5.3 小麦抗病性基因的鉴定
1.6 小麦抗条锈和抗白粉基因的研究进展
1.6.1 已命名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来源
1.6.2 已命名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来源
1.6.3 小麦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应用评价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我国几个小麦品种的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的遗传分析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2 方法
2.2.1 小麦品种(系)的抗白粉病性鉴定
2.2.2 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性鉴定
2.2.3 小麦品种(系)抗病性遗传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2.3.2 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121份澳大利亚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引物的合成与稀释
3.2.3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668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689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