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一例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家系的致病基因

发布时间:2017-05-21 20:24

  本文关键词: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一例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家系的致病基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症(familial progressive hyperpigmentation and hypopigmentation,FPHH)是一种外显率降低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异常性皮肤病,于1971年chernosky等人首次报道发现。临床特征为弥漫性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咖啡斑、较大桉树叶状色素减退斑,通常累及面、颈、躯干和四肢。患者出生时或出生几月后发病,皮损大小及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有报道部分家系中患者存在智力缺陷和生长发育障碍。2011年Amyere等首次提出FPHH这个概念,并对7例伴雀斑样痣的FPHH家系(5例德国家系、1例美国家系和1例丹麦家系)进行全基因组参数与非参数多点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2q21.12-q22区域;其中4例家系中检测到KITLG基因3种突变c.107AG(p.Asn36Ser)、c.98TC(p.Val33Ala)、c.100AC(p.Thr34Pro)。目的(1)对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汉族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进行临床研究,探讨FPHH的临床特点。(2)进行KITLG基因突变检测,探讨是否由该基因引起该家系发病。(3)应用中华芯片进行连锁分析,确定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4)选择该家系中1个患者和2个正常个体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以搜寻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从而进一步阐明该家系发病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1)对该家系中的所有患者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格检查。(2)采集家系中的14个样本(8例患者,6例正常对照)和200例家系外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个体对照外周抗凝血样本,采用Qiagen试剂盒提取所有样本的基因组DNA;(3)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对已报道的FPHH致病基因KITLG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俩侧的侧翼序列区域进行引物设计,应用降落式PCR扩增目的片段后,应用ABI3730XL测序仪将所扩增目的片段进行sanger直接测序验证有无致病突变。(4)使用Illumina中华芯片对获得DNA样本的家系中14名成员进行基因分型,获得的数据进行家系连锁定位分析,获得一段连锁区域。(5)Hi Seq2500高通量测序仪对该家系2例正常对照(III:11,III:18)和1例患者(II:I0)进行全基因外显子测序,获得数据经过过滤、比对后,结果与连锁定位区域进行比对,选择处连锁定位区域内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6)如果未在连锁定位区域内找到变异位点或未在外显子组区域验证出基因型-表型共分离位点,应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整个外显子组,通过功能预测软件如SIFT、Poly Phen选择可能有害变异位点,应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常染色体显性FPHH的临床特征出生时或出生几月后发病,皮损表现为弥漫性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咖啡斑、较大桉树叶状色素减退斑,通常累及面、颈、躯干和四肢,且皮损大小及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2)Sanger测序结果显示KITL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未发现致病性突变。(3)Illumina中华芯片连锁分析未发现与该家系相连锁的染色体区域;(4)家系中的2例正常对照(III:11,III:18)和1例病例(II:I0)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所获得的全部数据在db SNP,Hapmap8等数据以及病例对照之间进行筛查,最终得到186个SNP位点和31个Indels变异。使用SIFT、Polyphen软件进行预测,获得22个可能有害的变异位点,Sanger测序未发现致病性突变。结论:(1)在该FPHH家系中未有检测到KITLG基因致病性突变,提示FPHH存在遗传异质性。(2)应用Ilumina中华bread8芯片定位该FPHH家系连锁区域,并未得到有意义的连锁信号,推测该芯片适合大规模散发病例的连锁定位研究,不适合单基因小家系的研究。(3)应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未有发现该家系的致病基因,需要采用新的研究策略进行搜寻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色素异常性疾病 家族性进行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突变 KITLG 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58.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6-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1.引言11-15
  • 2.实验研究材料15-21
  • 2.1 研究对象15-17
  • 2.2 实验试剂17-19
  • 2.3 实验仪器19-21
  • 3.实验研究分析软件和电子数据库21-22
  • 4.实验方法和步骤22-42
  • 4.1 基因组DNA的提取22-23
  • 4.2 KITLG基因引物设计、稀释和保存23-25
  • 4.3 PCR反应25-28
  • 4.4 PCR片段测序28-29
  • 4.5 测序结果分析29-30
  • 4.6 Illumina HumanOmniZhongHua-8 BeadChip芯片的连锁定位分析30-32
  • 4.7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32-41
  • 4.8 全基因外显子筛查数据进行靶基因Sanger测序验证41-42
  • 5.实验结果42-52
  • 5.1 1 例常染色体显性的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症(FPHH)的临床体征42-46
  • 5.2 KITLG基因突变检测结果46-47
  • 5.3 中华芯片芯片分型定位结果47-49
  • 5.4 全基因外显子数据49-52
  • 6. 讨论52-56
  • 7.结论56-57
  • 8.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3
  • 致谢63-64
  • 课题综述 遗传性色素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64-73
  • 参考文献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科学家发现房颤致病基因[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9期

2 ;上海科学家发现一智障致病基因[J];生物学教学;2012年12期

3 王丹;周敬华;曹学兵;;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4 ;华裔博士杨平发现肺癌致病基因[J];养生大世界;2010年05期

5 刘文玲,胡大一;家族性预激综合征致病基因的发现[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年06期

6 余家驹;智力为何与某些疾病伴生?——德系犹太人的高智商可能与他们带有的某些致病基因有关[J];世界科学;2005年07期

7 任翔,梁直厚,姚淇,刘木根;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致病基因排除性定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8 沈轶;曹国凡;蒋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三个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8年02期

9 丁华新,杨晓苏;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3期

10 李谋,余利红,刘小林,孙志贤,张成岗;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晓静;唐小辉;;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一维吾尔家系致病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卓业鸿;李秀梅;段山;侯飞;王梅;李亮;葛坚;;广东普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候选致病基因和临床特征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何君;王培光;杨春俊;杨森;张学军;;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郑多;潘乾;刘征;席兴华;刘小平;胡正茂;夏昆;夏家辉;;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鉴定[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崔勇;杨森;高敏;陈建军;严开林;肖风丽;王培光;张学军;;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玉萍;杨康鹃;;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致病基因研究现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向阳;温景敏;杨威;王程;高鲁娜;郑良宏;周专;姚镜;张学;刘静宇;;一个新的疼痛致病基因鉴定与分子致病机制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8 翟猛;林鹏飞;毛飞;孙文杰;刘奇迹;焉传祝;龚瑶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杜鹃;沈璐;唐北沙;;新的AD-HSP致病基因初步定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夏忆;柯铁;吴小艳;金润铭;;先天性长QT综合征治病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发现三个反常性痤疮致病基因[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叶又红;中外携手寻找致病基因[N];文汇报;2000年

3 通讯员 万霞 张雯怡 记者 刘志伟;我科学家发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致病基因[N];科技日报;2012年

4 黄敏;非烟民为何患肺癌?致病基因已找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卢苏燕;中法科学家发现房颤致病基因——KCNQ1[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蔚然;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房颤致病基因[N];山东科技报;2003年

7 记者褚宁;首次发现:房颤致病基因[N];解放日报;2003年

8 冯立中 朱梅福;“花手花脸”致病基因藏身染色体[N];健康报;2003年

9 记者 高翔;我国专家克隆出颅内钙化致病基因[N];健康报;2012年

10 记者田泓;我科学家发现家族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礼猛;先天性并指(趾)畸形和先天性厚甲症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徐浩;213例男性孤立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初步致病基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舜尧;基于复杂网络的致病基因检测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4 谷峰;遗传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定位及其突变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奇迹;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姜yN群;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定位和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天晓;两种遗传性眼病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嘉利;三例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柳青;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突变鉴定和功能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王英;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宏;基于热扩散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元珂;基于人类基因连接组的视网膜色素变异致病基因预测[D];青岛大学;2015年

3 曾磊;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一例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家系的致病基因[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刘笑逸;基于异构网络模型的致病基因预测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青;基于相互作用网络的致病基因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高次子;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的筛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郑甄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大家系致病基因筛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刘芳;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发性额叶癫痫新致病基因捕获及验证[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娜;泛发性色素异常症致病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济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搜寻一例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家系的致病基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84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