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尾鳍再生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血根碱对其再生过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1-24 18:55
再生,即发育成熟的个体,受到机械或自然伤害后的组织,仍然存在在原有基础上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与哺乳动物相反的是,硬骨鱼鱼鳍组织在剪鳍后具有很强的再生潜能,其尾鳍再生过程是研究组织再生分子基础的一个重要模型。最近,斑马鱼作为组织或器官遗传学研究的模式脊椎动物而出现,对伤害的反应,斑马鱼主要的鳍结构再生的非常快,在剪鳍或损伤后,由各种再生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级联反应,使得丢失尾鳍结构仍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因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和重塑有关,能够影响细胞迁移,是细胞外基质在健康、疾病、发育、再生过程中周转的关键酶。所以,我们又对mmp9和mmp13这两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NCBI GeneBank中,查找到mmp9 cDNA序列全长2801 bp,其中102bp的5ˊUTR区和656 bp的3ˊUTR区,ORF长2043 bp,编码680个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是76589.27 Da,等电点pI为5.63。对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发现α螺旋有145个,占2...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再生的研究
1.1.1 再生生长机制
1.1.2 不同组织再生研究
1.2 鱼鳍再生研究
1.2.1 鱼鳍再生的发现
1.2.2 斑马鱼鱼鳍基本结构
1.2.3 斑马鱼鱼鳍再生过程
1.2.4 尾鳍再生相关信号转导网络组织
1.2.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可能参与鱼鳍再生的其它基因
1.3 血根碱对炎症的抗性以及对再生的促进作用
1.4 鱼鳍再生研究现状及目的和意义
1.4.1 鱼鳍再生研究现状
1.4.2 鱼鳍再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克隆载体和宿主菌
2.1.3 常用仪器和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溶液配方
2.2 方法
2.2.1 再生鱼鳍RNA的提取
2.2.2 反转录cDNA
2.2.3 制备斑马鱼尾鳍再生石蜡切片
2.2.4 石蜡切片HE染色
2.2.5 血根碱饲养斑马鱼
2.2.6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2.2.7 原位杂交研究mmp9和mmp13两个基因在尾鳍再生部位的表达
3 结果与分析
3.1 再生尾鳍RNA的提取
3.2 鱼鳍再生的形态学分析
3.3 mmp9和mmp13基因序列分析
3.3.1 mmp9基因序列分析
3.3.2 mmp13基因序列分析
3.4 基因mmp9和mmp13在鱼鳍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3.4.1 基因mmp9和mmp13表达水平分析
3.4.2 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3.5 血根碱溶液最终浓度的确定
3.6 血根碱溶液处理后再生尾鳍的形态学变化
3.7 血根碱处理对mmp9和mmp1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3.8 血根碱处理对鱼鳍再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斑马鱼尾鳍再生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2 血根碱处理对鱼鳍再生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66396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再生的研究
1.1.1 再生生长机制
1.1.2 不同组织再生研究
1.2 鱼鳍再生研究
1.2.1 鱼鳍再生的发现
1.2.2 斑马鱼鱼鳍基本结构
1.2.3 斑马鱼鱼鳍再生过程
1.2.4 尾鳍再生相关信号转导网络组织
1.2.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可能参与鱼鳍再生的其它基因
1.3 血根碱对炎症的抗性以及对再生的促进作用
1.4 鱼鳍再生研究现状及目的和意义
1.4.1 鱼鳍再生研究现状
1.4.2 鱼鳍再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克隆载体和宿主菌
2.1.3 常用仪器和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溶液配方
2.2 方法
2.2.1 再生鱼鳍RNA的提取
2.2.2 反转录cDNA
2.2.3 制备斑马鱼尾鳍再生石蜡切片
2.2.4 石蜡切片HE染色
2.2.5 血根碱饲养斑马鱼
2.2.6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2.2.7 原位杂交研究mmp9和mmp13两个基因在尾鳍再生部位的表达
3 结果与分析
3.1 再生尾鳍RNA的提取
3.2 鱼鳍再生的形态学分析
3.3 mmp9和mmp13基因序列分析
3.3.1 mmp9基因序列分析
3.3.2 mmp13基因序列分析
3.4 基因mmp9和mmp13在鱼鳍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3.4.1 基因mmp9和mmp13表达水平分析
3.4.2 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3.5 血根碱溶液最终浓度的确定
3.6 血根碱溶液处理后再生尾鳍的形态学变化
3.7 血根碱处理对mmp9和mmp1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3.8 血根碱处理对鱼鳍再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斑马鱼尾鳍再生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2 血根碱处理对鱼鳍再生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6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8663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