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禾谷镰刀菌Rab7基因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8:04

  本文关键词:禾谷镰刀菌Rab7基因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染赤霉病小麦可产生DON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影响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禾谷镰刀菌产生DON毒素的合成途径已有大量研究,但对DON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这是防控DON毒素污染的主要难题。因此,深入研究DON毒素的调控机制,对于有效控制DON毒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择FgRab7作为调控禾谷镰刀菌产毒的关键因子,研究对DON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旨在通过基因调控作用削减DON毒素污染水平,为农业病害控制奠定理论基础。对禾谷镰刀菌野生型PH-1和FgRab7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结果发现,缺失FgRab7型生长速度减慢,产孢量明显下降。Elsia法检测野生型PH-1和FgRab7敲除突变体及FgRab7互补突变体不同时期DON毒素积累量发现敲除FgRab7菌株的DON毒素合成量显著降低,35d的产毒量较野生型降低近11倍;互补FgRab7的菌株产毒特性试验,发现35d产毒量比敲除突变体增高了6.9倍,说明FgRab7对禾谷镰刀菌产生DON毒素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Rab7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了FgRab7对DON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互作。构建pGADT7-Tri3和pGBKT7-Rab7诱饵载体并共转化至酵母AH109中,酵母转化子在四缺培养基(SD/-Ade-/Leu-/Trp-/His)上能够正常生长且在SD/-Ade/-Leu/-Trp/-His/X-α-Gal平板上菌落显蓝色,证明了FgRab7与Tri3基因有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FgRab7对Tri基因的表达,对野生型菌株PH-1和FgRab7敲除突变体菌株在不同时期Tri3、Tri4、Tri5、Tri6、Tri101基因的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型菌株和FgRab7敲除突变体菌株中,随培养时间延长,各个Tri基因的表达量逐步增高,35d时表达量达到最大;但在同一培养时间点FgRab7敲除突变体中的Tri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推断FgRab7通过调控Tri基因的表达减少了DON毒素的合成量。综上所述,本论文证明禾谷镰刀菌FgRab7在DON毒素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发现FgRab7与Tri3基因有明确的互作关系,FgRab7通过调控相关Tri基因的表达影响DON毒素的合成。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 FgRab7 Tri3 DON毒素 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5.121.4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25
  • 1.1 研究背景12-23
  • 1.1.1 小麦赤霉病12-13
  • 1.1.2 DON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13-14
  • 1.1.3 DON合成途径及相关Tri基因的研究14-17
  • 1.1.4 Rab及调控研究概述17-18
  • 1.1.5 调控DON毒素机制的研究进展18-23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3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3-25
  • 1.3.1 研究内容23-24
  • 1.3.2 创新点24-25
  • 2 材料与方法25-42
  • 2.1 实验材料25-28
  • 2.1.1 供试菌株25
  • 2.1.2 培养基25-26
  • 2.1.3 常用生化试剂、试剂盒及有关溶液26-27
  • 2.1.4 仪器与设备27-28
  • 2.2 实验方法28-42
  • 2.2.0 FgRab7的生物信息学分析28
  • 2.2.1 禾谷镰刀菌野生型PH-1 和FgRab7敲除突变体DON毒素的测定28-30
  • 2.2.2 禾谷镰刀菌基因组DNA提取30
  • 2.2.3 DON合成过程中相关Tri基因的扩增30-31
  • 2.2.4 禾谷镰刀菌基因组RNA提取及纯化31-32
  • 2.2.5 RT-PCR反转录32-33
  •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33-34
  • 2.2.7 pGBKT7- Rab7诱饵载体、pGADT7- Tri3融合载体的构建34-37
  • 2.2.8 酵母质粒的制备与转化37-38
  • 2.2.9 酵母质粒的提取38-39
  • 2.2.10 诱饵载体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及转化子验证39-40
  • 2.2.11 重组质粒对酵母菌株AH109的细胞毒性检测40-41
  • 2.2.12 重组质粒自激活检测41
  • 2.2.13 酵母双杂交验证重组质粒pGBKT7- Rab7和pGADT7- Tri3的互作关系41-42
  • 3 结果与分析42-58
  • 3.1 Rab7生物信息学分析42-44
  • 3.1.1 Rab7保守域分析42-43
  • 3.1.2 Rab7蛋白系统进化分析43-44
  • 3.2 禾谷镰刀菌野生型PH-1 和FgRab7敲除突变体的表型分析44-45
  • 3.2.1 禾谷镰刀菌生长观察44-45
  • 3.2.2 禾谷镰刀菌孢子形态观察及产孢量统计45
  • 3.3 禾谷镰刀菌野生型PH-1 和FgRab7敲除突变体的DON毒素检测45-48
  • 3.4 禾谷镰刀菌Rab7与Tri3的互作分析48-53
  • 3.4.1 pGADT7- Tri3、pGBKT7- Rab7基因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酵母转化子的验证48-50
  • 3.4.2 重组质粒pGADT7- Tri3、pGBKT7- Rab7的细胞毒性检测及自激活检测50-52
  • 3.4.4 pGADT7- Tri3和pGBKT7- Rab7的互作蛋白的鉴定52-53
  • 3.5 DON合成途径中Tri基因的扩增53-55
  • 3.5.1 DNA提取53-54
  • 3.5.2 Tri基因扩增54-55
  • 3.6 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55-58
  • 3.6.1 RNA提取55
  • 3.6.2 标准曲线55-56
  • 3.6.3 Tri基因的表达与分析56-58
  • 4 小结与讨论58-61
  • 4.1 禾谷镰刀菌野生型PH-1 和FgRab7敲除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DON毒素的量58-59
  • 4.2 FgRab7与Tri3的相互作用59
  • 4.3 FgRab7对Tri基因表达的作用59-61
  • 参考文献61-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历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军;邱德文;蒋伶活;;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武爱波,赵纯森,廖玉才,马新霞,瞿波,陆维忠;禾谷镰刀菌接种小麦幼芽及致病力鉴定的初步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1年04期

3 曹丽华,叶华智;禾谷镰刀菌的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高洪敏,陈捷,何晶,宁家林,于兵,刘君,哈娟;禾谷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研究[J];玉米科学;2005年03期

5 袁婷露;曹秀云;;禾谷镰刀菌致病力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6 李和平;张静柏;廖玉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小麦禾谷镰刀菌中的表达与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05期

7 宋焕增;;禾谷镰刀菌生理专化性的初步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1979年11期

8 李清铣;王彰明;;麦类禾谷镰刀菌致病性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1982年03期

9 陆鸣,王裕中,朱伟云,陈怀谷,吴志凤;江苏4个禾谷镰刀菌菌株产生的主要毒素成份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1989年03期

10 魏春妹;陆仕华;薛伟龙;徐素珍;张吾桐;;长江中下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禾谷镰刀菌的分布[J];上海农业科技;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光荣;赵纯森;廖玉才;;我国小麦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营养体亲合性与致病性研究[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恒;侯丽娟;马红娜;白耀博;李强;王保通;;陕西省小麦禾谷镰刀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廖玉才;张静柏;王建华;李和平;瞿波;黄涛;Mbacke Ndoye;宋波;李少军;陈方方;;我国禾谷镰刀菌种群结构及其毒素化学型研究[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瞿波;赵纯森;武爱波;李和平;廖玉才;;我国小麦禾谷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王晨芳;王光辉;李依民;韩青梅;康振生;许金荣;;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基因的敲除及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孔宝华;李成云;陈海如;;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孔宝华;李成云;陈海如;;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承康;陈阿海;黄德建;王宗华;;禾谷镰刀菌中一个假定的Cdc42基因的功能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侯瑞;郑倩;张世杰;王晨芳;许金荣;;禾谷镰刀菌AREA基因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茂森;陈欣怡;杨菲;陈华民;何晨阳;;禾谷镰刀菌接种小麦穗后病菌生物量和DON毒素的定量分析[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倩;禾谷镰刀菌MAT交配型位点基因在有性生殖和致病性中的不同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翠;禾谷镰刀菌MCM1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侯瑞;禾谷镰刀菌AREA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静柏;禾谷镰刀菌类群、转抗体融合蛋白小麦及转抗菌肽水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刘永杰;玉米抗禾谷镰刀菌的转录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高旭利;禾谷镰刀菌蛋白激酶Prp4调控mRNA剪切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武爱波;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力鉴定、毒素检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纪莉景;中国不同生态地区禾谷镰刀菌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瞿波;中国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尼泊尔、欧美菌系的比较[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小平;基于分子生物网络的表型相关基因识别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帅;禾谷镰刀菌中CPK1蛋白激酶基因功能研究及其对DON的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健;禾谷镰刀菌支链氨基酸合成基因FgILV5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周闯;饲料中DON的污染情况调查及DON制备工艺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云;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对镰刀菌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钊;禾谷镰刀菌随机插入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水杨酸代谢途径关键基因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翟珍珍;禾谷镰刀菌Rho4同源蛋白的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刘新影;禾谷镰刀菌Rab7基因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8 朱明杰;禾谷镰刀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9 杜晓昱;禾谷镰刀菌产毒分析及其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刘海青;农杆菌介导的禾谷镰刀菌的遗传转化及转化子性质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禾谷镰刀菌Rab7基因调控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87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