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甘草离体培养条件优化及转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培养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29 08:21

  本文关键词:甘草离体培养条件优化及转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培养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甘草 甘草酸 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 毛状根 根特异性过表达 HMGR SQS1 β-AS


【摘要】:甘草是我国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和调和诸药等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人工栽培甘草的质量差异较大,存在着品质退化和甘草酸含量低等问题,难以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为了解决甘草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甘草酸药源匮乏等问题,甘草组织培养的相关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试图从甘草再生植株、原生质体以及毛状根三个方面对甘草的离体培养进行研究,通过确定最佳的甘草再生植株诱导方案、甘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以及甘草毛状根诱导条件来建立完整的甘草组织培养体系,以期为基因工程研究及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此外,在确定了最佳甘草毛状根诱导条件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尝试了转基因甘草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以甘草酸代谢途径上的三个关键酶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R)基因、鲨稀合成酶(squalene synthetase,SQS)基因以及β-香树脂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为目标基因,诱导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的甘草毛状根,不仅为进一步揭示甘草酸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离体条件下提高甘草酸的积累水平奠定研究基础。本论文共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最佳的甘草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即:诱导培养基(MS+6.BA 0.5 mg·L-1 +2,4-D 0.5 mg·L-1+NAA 0.2mg·L-1)、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1+NAA 0.1 mg·L-1)及生根培养基(1/2MS+IAA 0.6mg·L-1)。(2)确定了最佳的甘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即:以生长7 d甘草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在4℃条件下于MS基本培养基上预培养12 h;以含有0.7 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保护剂的CPW溶液进行酶液(1.5%纤维素酶+0.5%果胶酶)的配制;在25℃条件下静置酶解14 h。(3)从是否预培养、是否添加AS、外植体来源以及培养基类型4个方面对甘草毛状根的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方案,即:以甘草胚轴为外植体,以6,7-V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且无需预培养,无需添加AS。(4)成功构建了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发根农杆菌工程菌并成功诱导得到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α-AS基因甘草毛状根。(5)利用Real time PCR检测了11份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甘草毛状根中各外源基因拷贝数,结果显示过表达ê-AS基因毛状根中ê-AS基因拷贝数为3、4或7个,过表达HMGR基因毛状根中HMGR基因拷贝数为3或5个,过表达SQS1基因毛状根中SQS1基因拷贝数为5或6个。(6)利用HPLC检测了35份毛状根样品,其中24份空白毛状根以及全部的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及SQS1基因毛状根样品中均未检出甘草酸,仅在3份根特异性过表达ê-AS基因的毛状根B1、B2及B3中检出甘草酸,从而证实了ê-AS基因相比于HMGR、 SQS1基因对甘草酸合成的影响更为直接。
【关键词】:甘草 甘草酸 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 毛状根 根特异性过表达 HMGR SQS1 β-A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7.7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英文缩略语10-11
  • 前言11-15
  • 1 立题依据11-12
  • 1.1 栽培甘草品质降低成为制约甘草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1
  • 1.2 甘草组织培养技术有利于解决甘草资源可持续发展这一瓶颈问题11
  • 1.3 毛状根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1
  • 1.4 功能基因对甘草酸生物合成具有明确的影响11-12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5
  • 2.1 研究目标12
  • 2.2 研究内容12-14
  • 2.3 技术路线14-15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5-21
  • 1 甘草离体培养研究进展15-19
  • 1.1 外植体材料15-16
  • 1.2 愈伤组织诱导16
  • 1.3 再生植株诱导16-17
  • 1.4 原生质体培养17-18
  • 1.5 甘草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18-19
  • 2 甘草酸代谢途径功能基因的研究概况19-21
  • 2.1 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基因20
  • 2.2 鲨烯合酶基因20
  • 2.3 β-香树脂醇合成酶基因20-21
  • 第二章 甘草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21-31
  • 1 材料与方法21-26
  • 1.1 实验材料21-24
  • 1.2 甘草外植体材料制备24
  • 1.3 甘草愈伤组织诱导24-25
  • 1.4 分化培养25
  • 1.5 生根培养25
  • 1.6 甘草再生植株炼苗及移栽25-26
  • 2 结果26-30
  • 2.1 甘草外植体制备26-27
  • 2.2 甘草愈伤组织诱导27-28
  • 2.3 甘草再生植株诱导28-29
  • 2.4 甘草再生植株炼苗及移栽29-30
  • 3 小结与讨论30-31
  • 第三章 甘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优化31-37
  • 1 材料与方法31-34
  • 1.1 实验材料31-32
  • 1.2 不同酶液组合及外植体材料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2-33
  • 1.3 不同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方式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3
  • 1.4 不同低温预处理方法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3
  • 1.5 不同渗透压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3-34
  • 1.6 甘草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计算方法34
  • 2 结果34-36
  • 2.1 不同酶液组合及供试材料处理结果34
  • 2.2 不同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方式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4-35
  • 2.3 不同低温预处理方法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5-36
  • 2.4 不同渗透压对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36
  • 3 小结与讨论36-37
  • 第四章 甘草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37-46
  • 1 材料与方法37-41
  • 1.1 实验材料37-39
  • 1.2 发根农杆菌的活化39
  • 1.3 甘草外植体材料制备39
  • 1.4 毛状根诱导条件变量设计39
  • 1.5 侵染、共培养及除菌39-40
  • 1.6 甘草毛状根的PCR验证及测序验证40-41
  • 2 结果41-45
  • 2.1 发根农杆菌的活化41
  • 2.2 各实验组毛状根诱导情况比较41-44
  • 2.3 毛状根PCR验证及测序验证结果44-45
  • 3 小结与讨论45-46
  • 3.1 小结45
  • 3.2 讨论45-46
  • 第五章 甘草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的诱导与分析46-71
  • 1 材料与方法46-55
  • 1.1 实验材料46-47
  • 1.2 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发根农杆菌工程菌的构建47-50
  • 1.3 甘草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50-51
  • 1.4 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甘草毛状根中各目的基因拷贝数测定51-54
  • 1.5 HPLC法测定转基因甘草毛状根中甘草酸含量54-55
  • 2 结果55-69
  • 2.1 发根农杆菌工程菌PCR及测序验证结果55-57
  • 2.2 甘草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57-61
  • 2.3 根特异性过表达HMGR、SQS1、β-AS基因毛状根中各外源基因拷贝数测定结果61-68
  • 2.4 HPLC测定甘草毛状根中甘草酸含量结果68-69
  • 3 小结与讨论69-71
  • 3.1 小结69-70
  • 3.2 讨论70-7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73
  • 1 总结71-72
  • 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8
  • 致谢78-79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素梅;石丸^y二;;乌桕毛状根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22期

2 C,向德军,丁家宜,刘涤;甘草毛状根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化学成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1期

3 郑明智,郭志刚,刘瑞芝;栝楼毛状根生长及营养消耗动力学[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4 王莉,于荣敏,张辉,朱江,程克棣;何首乌毛状根的诱导及其培养[J];药物生物技术;2002年02期

5 刘峻,丁家宜,周倩耘;人参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年04期

6 于树宏,赵丽丽,王伟,张嫡群;影响虎杖毛状根高频诱导的因素探讨[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9期

7 刘士平;沙爱华;薛艳红;李金泉;宋志红;;三裂叶葛毛状根的诱导及葛根素的产生[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8 苗晓燕;于树宏;沈银柱;黄占景;;利用基因转化提高虎杖毛状根中活性成分的含量[J];药学学报;2007年09期

9 齐香君;郭乐康;陈秀清;;黄芩毛状根的生长与产物代谢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10 姜伊娜;武天龙;;毛状根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虎杖毛状根的诱导、优化培养及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郝瑞文;贾敬芬;林雪;郝建国;;怀牛膝毛状根转化系的建立及其齐墩果酸含量的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傅承新;姜维梅;王沛;王晓韵;陈绍媛;;八角莲毛状根的诱导及其鬼臼毒素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峻;丁家宜;周倩耘;何林;;真菌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皂苷生物合成和生长的影响[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世海;毕晓秀;;紫锥菊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胡之璧;刘涤;宋纯清;;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是药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刘成洪;段艳冰;张磊;张汉明;陈万生;;短葶飞蓬毛状根的诱导及黄酮含量测定[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郝瑞文;贾敬芬;郝建国;;发根农杆菌介导牛膝遗传转化及转化体的齐墩果酸含量测定[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雄健;范文毅;杨敬平;朱凌;杨永华;;甘草细胞次生物形成和调控的初步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华锋;上海中医药大学黄芪毛状根培养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张建中 季文;黄芪毛状根培养体系建成[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洪伟;发根农杆菌诱导玉米毛状根再生植株及抗旱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翟丹丹;青蒿毛状根中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及其生物合成调控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柑橘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柑橘溃疡病抗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春丽;丹参中次生物质积累与可溶性糖代谢及激素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娣;木豆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相关生理生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罗婉娇;甘草转基因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与IFS基因功能验证[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丽;龙葵毛状根诱导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4 程义婷;凤仙花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槲皮素含量的测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赵生琴;西兰花毛状根的诱导及扩繁体系的建立[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6 付晓;甜叶菊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绿原酸类化合物的积累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潘妍;三七毛状根的诱导及液体培养技术[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8 潘苗苗;金铁锁多倍体毛状根诱导及其性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连旺;地黄毛状根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成龙;苦荞毛状根的诱导及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52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52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