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南海短尾大眼鲷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及种群判别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18:37

  本文关键词:南海短尾大眼鲷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及种群判别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种群判别 短尾大眼鲷 细胞色素b 南海


【摘要】:对采集于中国南海北部近岸和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7个采样点共246尾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样品进行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cyt b)序列的扩增与分析,获得了长度为684 bp的同源序列。碱基A、T、C、G含量分别为22.7%、28.4%、33.4%、15.5%,共检测到多态位点92个,定义了90个单倍型。其遗传多样性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0.8130~0.9012)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040~0.0053)的特点。两两群体间的Fst分析显示,大部分群体间的Fst值均小于0.05,且差异不显著(P0.05),样本总体分化指数仅为0.012,群体间分化程度很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遗传变异的1.25%,98.75%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群体之间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基于中间连接法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南海短尾大眼鲷不存在与地理群体对应的支系,遗传分化不显著。中性检测和不对称分布分析发现,南海短尾大眼鲷群体在更新世晚期发生过种群扩张。结果表明南海短尾大眼鲷群体间的遗传交流较频繁,可以认为是一个大的种群。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
【关键词】种群判别 短尾大眼鲷 细胞色素b 南海
【基金】: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3B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14TS23)
【分类号】:S917.4
【正文快照】: 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Cuvier,1829)]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为暖水性近底层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东印度-西太平洋海域,主要栖息于200 m以内水深的浅海陆架区。由于肌肉胶原含量高,短尾大眼鲷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用于制作鱼肉酱原材料的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典荣,邱永松;南海北部大陆架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陈必哲;;闽东北外海渔场短尾大眼鲷渔业状况[J];福建水产;1993年03期

3 卢占晖;朱增军;林显鹏;;东海区短尾大眼鲷的食性分析[J];海洋渔业;2010年02期

4 张仁斋,陆穗芬;南海北部短尾大眼鲷产卵场和产卵期的研究[J];热带海洋;1984年03期

5 张仁斋,陆穗芬;短尾大眼鲷卵及仔、稚鱼的发育[J];水产学报;1982年03期

6 张月平,章淑珍;南沙群岛西南陆架海域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食性[J];中国水产科学;1999年02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871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871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