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高超声速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8:23

  本文关键词:高超声速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摩擦阻力 应变天平 乘波体 高超声速


【摘要】:介绍了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CAAA)的高超声速风洞FD-03和FD-07中进行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是测量高超声速流场中模型表面的摩擦阻力。研制了应变型两分量和单分量天平,分别应用这2种天平进行了压缩拐角运动实验和乘波体模型变迎角实验。实验中的总压1MPa,总温360K,马赫数5。每个模型各布置2个天平。在压缩拐角实验中,测量了平板区的摩擦阻力,观察到压缩拐角运动对流场的干扰,并测得了压缩拐角运动干扰区的摩擦阻力。在乘波体实验中测量了模型表面摩擦阻力及其与模型迎角的关系。实验的数据中处理引入温度修正。整体实验测量不确定度良好,优于12%。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通信作者E-mail:heijieying@126.com引用格式:Ma H Q,Wen H J.Direct measurement of skin friction in hypersonic wind tunnel.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2016,30(3):85-91.马洪强,温昊驹.高超声速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研究.实验流体力学,2016,30(3):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治国;李国君;赵荣娟;姜华;刘济春;王刚;;激波风洞高超声速摩阻直接测量技术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3年06期

2 马洪强;高贺;毕志献;;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技术[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洪强;温昊驹;;高超声速摩擦阻力直接测量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03期

2 赵宏亮;张蒙正;;超燃冲压发动机推阻力特性研究综述[J];火箭推进;2014年06期

3 唐志共;许晓斌;杨彦广;李绪国;戴金雯;吕治国;贺伟;;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力试验技术进展[J];航空学报;2015年01期

4 张文学;;刍议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09期

5 陈杨;;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专业中的应用发展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06期

6 吕治国;李国君;赵荣娟;姜华;刘济春;王刚;;激波风洞高超声速摩阻直接测量技术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代成果;张长丰;黄飓;周清展;;高超声速表面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2年02期

2 马洪强;高贺;毕志献;;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技术[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4期

3 骆晓臣;张X元;;隔离段内超声速流动摩擦阻力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丽丽;张伟伟;叶正寅;;高超声速再入体表面热流计算[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梁冰;谭峰;段广仁;;高超声速跳跃式飞行器的鲁棒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3 樊菁;;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效应判据[J];力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冬青;叶蕾;李文杰;;2009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概述[J];飞航导弹;2010年09期

5 陈谟;中等高超声速弹体头、尾形状对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6 乐贵高;马大为;李自勇;;椭圆锥乘波体高超声速流场数值计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周勇为;易仕和;;高超声速静风洞特点和发展概述[J];实验力学;2010年02期

8 许和勇;叶正寅;张伟伟;;基于非结构自适应网格技术的高超声速流动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9 郭亮;;高超声速 空天利器[J];科学世界;2014年09期

10 肖虹;高超;党云卿;;乘波体构型飞行器的高超声速测压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循;;前言[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唐志共;;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对地面试验的要求和现状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叶友达;王振亚;卢笙;张涵信;张来平;;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数值模拟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计算流体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辉玉;杨弼杰;孙泉华;樊菁;;飞行高度对高超声速模型飞行器气动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5 姜宗林;韩桂来;俞鸿儒;;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思考[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军旗;李素循;孙茂;;高超声速层流干扰流场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周勇为;易仕和;陈植;陆小革;葛勇;朱杨柱;;高超声速静风洞设计和调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樊菁;;高超声速流动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伟雄;白菡尘;;高超声速研究对地面设备能力的需求[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10 樊菁;;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效应判据[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研究高超声速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2年

2 李大光;高超声速技术让武器快如闪电[N];中国国防报;2011年

3 温坤;欧美高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1年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10所研究员 李文杰 助理工程师 牛文;从“快速全球打击”看美国高超技术发展[N];中国航天报;2012年

5 丹丹;高超声速点燃美军激情[N];中国航空报;2011年

6 空军装备研究院 王治 牛文博 马光军;高超声速试验缘何屡遭失败[N];科技日报;2012年

7 ;高超声速 美国之外的三股势力[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黄志澄;高超声速技术方兴未艾[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谢文娇;美国防部发射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N];中国航空报;2010年

10 晓丽;美国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无人机武器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钧;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潘勇;高超声速流场磁场干扰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范培蕾;多目标优化方法及其在高超声速试飞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海燕;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5 张向洪;高超声速流场电磁干扰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陈小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机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子平;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陆小革;基于LabWindows/CVI的高超声速静风洞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杨武;高超声速壁板流固热耦合建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徐飞;高超声速翼面的流固热多场耦合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高建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估算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晓宇;高超声速乘波构形初步设计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陈金球;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弹道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江志国;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雷达散射及操稳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卢晓杨;高超声速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计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谢志义;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1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01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