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汽车电子化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继电子技术在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和悬架等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国内外轿车和轻型汽车采用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assisted Steering,简称EPS)系统逐步取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ECU)控制,具有助力大小可调、路感良好、环保、节能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论述了EPS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和结构,对EPS系统的关键部件如转矩传感器、电动机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系统开发和部件选型提供了依据。 接着从助力特性和控制策略两方面对EPS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机助力电流的决策方法,得到了在不同车速和转向盘力矩输入下的助力特性曲线,曲线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助力控制策略是符合实际EPS系统在转向过程中对助力的要求的;并对提高汽车驾驶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转向阻尼控制和回正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EPS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了电动机电流的PID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电流控制器针对目标电流具备较高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跟踪性,所制定的助力控制策略和电流控制方法可以很好满足实际转向系统的使用要求。 最后,给出了一整套EPS系统ECU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和电动机与EPS系统控制策略相对应的三种工作模式。根据EPS系统的功能要求,给出了ECU软件组成和工作流程图。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为EPS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 助力特性 模糊控制 电子控制单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U46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9
- 1.1 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12-15
- 1.1.1 动力转向系统概述12
- 1.1.2 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2-13
- 1.1.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3-14
- 1.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4
- 1.1.5 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14-15
- 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15-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17-19
- 第2章 EPS 系统的工作原理与部件选型19-29
- 2.1 EPS 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9-20
- 2.2 EPS 系统的分类20-21
- 2.3 EPS 系统的主要部件21-28
- 2.3.1 转矩传感器21-23
- 2.3.2 车速传感器23
- 2.3.3 电动机23-26
- 2.3.4 电磁离合器26-27
- 2.3.5 减速机构27-28
- 2.3.6 电子控制单元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EPS 系统助力特性和控制策略的研究29-45
- 3.1 EPS 系统的控制目标29-30
- 3.2 助力特性理论分析30-35
- 3.2.1 路感及路感强度30-32
- 3.2.2 助力特性的概念32-33
- 3.2.3 EPS 系统助力特性曲线33-35
- 3.3 EPS 系统的转向助力控制35-43
- 3.3.1 电动机助力电流的决策35-40
- 3.3.2 EPS 系统助力特性图40-42
- 3.3.3 EPS 系统助力控制模糊控制器的实现42-43
- 3.4 EPS 系统的转向阻尼控制43-44
- 3.5 EPS 系统的转向回正控制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EPS 系统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45-59
- 4.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45-49
- 4.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结构45
- 4.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方程45-47
- 4.1.3 EPS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47-49
- 4.2 电动机目标电流的控制策略49-55
- 4.2.1 PID 控制策略49-52
- 4.2.2 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策略52-55
- 4.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55-58
- 4.3.1 电动机电流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55-57
- 4.3.2 EPS 系统助力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57-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EPS 系统的ECU 硬件及软件实现59-74
- 5.1 ECU 硬件概述及基本构成单元59-60
- 5.2 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60-64
- 5.2.1 MC9Sl2DP256 单片机的特点60-61
- 5.2.2 MC9Sl2DP256 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61-64
- 5.3 驱动控制电路设计64-67
- 5.4 EPS 系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三种基本控制方式67-69
- 5.4.1 电动机常规控制67-68
- 5.4.2 电动机阻尼控制68
- 5.4.3 电动机回正控制68-69
- 5.5 传感器接口设计69-70
- 5.6 EPS 系统软件实现70-73
- 5.6.1 系统初始化模块70-71
- 5.6.2 主程序模块71
- 5.6.3 主循环模块71-72
- 5.6.4 电流闭环控制模块72
- 5.6.5 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数字滤波模块72-73
- 5.7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79
- 致谢79-8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光磊;曹艳玲;董晓阳;白延鹏;常富超;王海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开发[J];硅谷;2011年16期
2 陈慧鹏;金国栋;王君明;陈立平;;基于改进H∞算法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9期
3 ;TRW赋予汽车安全系统智能思维[J];汽车零部件;2009年09期
4 ;即将见到的面孔[J];汽车与运动;2011年08期
5 朱敏慧;;编者的话[J];汽车与配件;2011年36期
6 漓沙;;2010年全球百强OEM零部件供应商[J];汽车与配件;2011年27期
7 牟海东;;电动转向系统助力特性仿真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8 张飞;潘伟荣;伍尚坚;王庆坚;;基于多传感融合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硬件设计[J];汽车零部件;2009年04期
9 杨建军;郑轩;;东风悦达·起亚K5 霸占你的美[J];家用汽车;2011年09期
10 阳秋霞;;五洲龙氢燃料电池场地车将服务大运会[J];商用汽车新闻;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及发展状况[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徐春华;牛继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及结果分析[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金;周贤杰;李倩;;轿车方向盘助力特性分析计算[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华军;;EPS系统综合性能试验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伟光;王元聪;;基于DSP的汽车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控制原理及策略研究[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宋武强;佘建强;姚胜华;肖生发;杨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设计[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辉;吴浩;杨兴旺;;装备EPS整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游彩霞;何雪松;刘晶郁;;加装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仿真研究[A];2004年中国客车行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晓林;季学武;陈奎元;;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研究与分析方法[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唐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特点分析[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成都市汽车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叶子;院所企业“速配”联姻[N];柳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璇;一汽丰田皇冠维修保养实用手册[N];当代汽车报;2006年
3 李铁铮;小排量车“精装”上阵[N];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孙红;昌河铃木LANDY浪迪主攻商用、家用车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孙红;聪明的车,也是更安全的车[N];中国工业报;2011年
6 昌宣;昌河铃木浪迪开创小型MPV新天地[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陈程;昌河汽车的精益管理五字经[N];中国航空报;2007年
8 程锐;一汽-大众:引领全能[N];中国商报;2005年
9 陈宝;微特电机在汽车领域大有作为[N];中国电子报;2007年
10 汤茂洋;开迪:行走在山水间[N];中国质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峰;全工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控制及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吕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和电流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徐汉斌;电动转向器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照;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袁朝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μ分析与综合控制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赵景波;汽车EPS混杂控制系统理论、设计及实现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李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操纵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牛礼民;车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08年
9 袁传义;半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及其优化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初长宝;汽车底盘系统分层式协调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冠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华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改进[D];浙江大学;2011年
3 逯海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余树洲;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宋武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6 余路;基于ADAMS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辛京;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和开发[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8 程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9 杨慰;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海;电动助力转向匹配分析及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5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