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幅频特性的悬置特性分析及悬置系统隔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15:00
动力总成作为车辆的激励源之一,对其隔振性能的设计与研究是车辆NVH设计的重要部分,而悬置合理的刚度参数和与其他系统的装配关系对车辆的隔振降噪,改善乘坐舒适性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橡胶悬置的幅频特性和解耦度计算方法,并重点研究了液压悬置的幅频非线性特性。为了研究激励幅值和频率对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模态的影响,针对液压悬置的非线性特性,以惯性通道式液压悬置为例,分析了上液室刚度的幅变特性,推出了悬置动刚度的幅频特性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线性影响下悬置系统模态分析和解耦度计算方法。并采用这一方法对不同幅值下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和解耦度的实例分析,进而总结出了模态类型的判别依据和垂向解耦度的优化目标。其次,以某款国产纯电动车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传递路径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介绍了TPA分析方法在处理汽车NVH问题中的应用,并在转鼓试验台上对该车型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悬置、方向盘、仪表板和座椅导轨各向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建立了传递路径模型,计算出了各个路径的传递函数,及激励源通过各传递路径对目标点振动的贡献量,得出了通过左悬置和右后悬置的振动对车内影响较大的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最...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1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研究现状
1.3.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幅频特性研究
2.1 橡胶悬置动刚度幅频特性分析
2.2 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建模及解耦度分析
2.3 液压悬置幅频特性分析
2.4 非线性影响下的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度计算方法研究
2.4.1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模型的建模
2.4.2 液压悬置系统模态计算方法研究
2.4.3 液压悬置系统解耦度计算方法研究
2.5 应用分析
2.5.1 液压悬置上液室刚度的非线性拟合
2.5.2 液压悬置系统模态分析
2.5.3 液压悬置系统解耦度分析与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橡胶悬置系统传递路径分析
3.1 车内振动噪声形成机理分析
3.2 引起车身振动形成的主要原因
3.2.1 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的振动
3.2.2 电机动力总成振动与噪声形成机理分析
3.2.3 车辆隔振和降噪措施
3.3 电动汽车车身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建立
3.3.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原理
3.3.2 纯电动汽车整车车内建模
3.4 传递路径与贡献量分析
3.4.1 悬置系统与目标点的偏相干分析
3.4.2 车内振动传递路径仿真分析
3.4.3 车内目标点的传递路径分析
3.4.4 频段范围内振动贡献量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能量解耦度和动反力的橡胶悬置系统优化
4.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参数
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
4.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4.3.1 优化变量的选取
4.3.2 优化目标的设置
4.3.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度分析
4.3.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支撑处动反力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99942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1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研究现状
1.3.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幅频特性研究
2.1 橡胶悬置动刚度幅频特性分析
2.2 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建模及解耦度分析
2.3 液压悬置幅频特性分析
2.4 非线性影响下的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度计算方法研究
2.4.1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模型的建模
2.4.2 液压悬置系统模态计算方法研究
2.4.3 液压悬置系统解耦度计算方法研究
2.5 应用分析
2.5.1 液压悬置上液室刚度的非线性拟合
2.5.2 液压悬置系统模态分析
2.5.3 液压悬置系统解耦度分析与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橡胶悬置系统传递路径分析
3.1 车内振动噪声形成机理分析
3.2 引起车身振动形成的主要原因
3.2.1 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统的振动
3.2.2 电机动力总成振动与噪声形成机理分析
3.2.3 车辆隔振和降噪措施
3.3 电动汽车车身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建立
3.3.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原理
3.3.2 纯电动汽车整车车内建模
3.4 传递路径与贡献量分析
3.4.1 悬置系统与目标点的偏相干分析
3.4.2 车内振动传递路径仿真分析
3.4.3 车内目标点的传递路径分析
3.4.4 频段范围内振动贡献量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能量解耦度和动反力的橡胶悬置系统优化
4.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参数
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
4.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4.3.1 优化变量的选取
4.3.2 优化目标的设置
4.3.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度分析
4.3.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支撑处动反力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799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7999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