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ESO的PMSM驱动系统无模型控制

发布时间:2017-07-08 17:29

  本文关键词:基于ESO的PMSM驱动系统无模型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PMSM驱动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无模型控制


【摘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解决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对于高性能驱动电机的要求,选择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而其驱动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电动汽车PMSM驱动系统运行在复杂多变的工况条件下,由此引起的电机参数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基于经典PI控制的PMSM驱动系统性能。为此,论文重点研究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PMSM驱动系统的无模型控制,旨在提升PMSM驱动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同时,使系统具有抗参数变化的鲁棒性,为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引入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控制,同时为了兼顾简化控制器结构和提升控制精度,创新性地将无模型控制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设计相结合,首先建立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MPMSM)驱动系统的超局部模型,再基于超局部模型设计SMPMSM交、直轴定子电流的无模型电流控制器,架构基于ESO的无模型控制的SMPMSM驱动系统。最后,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证实建议的SMPMSM驱动系统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及其抗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电动汽车插入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驱动系统,为了进一步简化控制器设计,将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成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架构基于LESO的无模型控制的IPMSM驱动系统,并通过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证实IPMSM驱动系统新型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
【关键词】:电动汽车 PMSM驱动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无模型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341;U469.72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技术15-19
  • 1.2.1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经典控制策略16-17
  • 1.2.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现代控制策略17-19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 论文研究主要意义20-22
  • 第二章 无模型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理论基础22-35
  • 2.1 引言22
  • 2.2 无模型控制22-25
  • 2.2.1 无模型控制的主要思想22
  • 2.2.2 无模型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描述22-23
  • 2.2.3 无模型控制器的设计流程23-24
  • 2.2.4 无模型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24-25
  • 2.3 自抗扰控制25-34
  • 2.3.1 自抗扰控制技术25-28
  • 2.3.2 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28-32
  • 2.3.3 自抗扰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32-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SMPMSM无模型控制35-43
  • 3.1 引言35-36
  • 3.2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SMPMSM数学模型36
  • 3.3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SMPMSM无模型控制36-38
  • 3.3.1 SMPMSM无模型控制器36-37
  • 3.3.2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37-38
  • 3.3.3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电流调节器38
  • 3.4 SMPMSM驱动系统仿真研究38-42
  • 3.4.1 标称参数下的SMPMSM驱动系统仿真39-41
  • 3.4.2 电机参数变化时的SMPMSM驱动系统仿真41-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IPMSM无模型控制43-53
  • 4.1 引言43
  • 4.2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IPMSM数学模型43-44
  • 4.3 定子电流指令生成44-46
  • 4.3.1 电压和电流极限圆约束44-46
  • 4.3.2 定子电流指令计算46
  • 4.4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46-49
  • 4.4.1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47-48
  • 4.4.2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理论分析48-49
  • 4.5 IPMSM驱动系统仿真研究49-51
  • 4.5.1 标称参数条件下的IPMSM驱动系统仿真49-50
  • 4.5.2 电机参数变化时的IPMSM驱动系统仿真50-51
  • 4.6 本章小结51-5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5.1 全文工作总结53
  • 5.2 后续工作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华;马建;刘晶郁;余强;;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比较研究[J];汽车工程;2013年05期

2 陈增强;孙明玮;杨瑞光;;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3年05期

3 黄庆;黄守道;匡江传;张志刚;李孟秋;罗德荣;;基于模糊自抗扰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4 张华强;王新生;魏鹏飞;徐殿国;;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6期

5 金宁治;王旭东;李文娟;;电动汽车PMSM MTPA控制系统滑模速度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8期

6 赵海波;周向红;;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1期

7 唐丽婵;齐亮;;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装备机械;2011年01期

8 郑金凤;胡冰乐;张翔;;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应用概述[J];机电技术;2009年S1期

9 韩建群;郑萍;;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简化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金琨;孙富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算法研究与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535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35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