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平台开发及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平台开发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 数学建模 软件模型 硬件设计 实验测试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保有量急速上升,造成了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具有功率密度大、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受到了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共同青睐。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中重型车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具有不改变车辆的原有传动结构,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文以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台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软件模型和硬件选型设计以及实验测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实验平台进行了计算,主要是相关转速和转矩的计算;然后对实验台的关键元件进行了数学建模和分析。对实验平台的硬件进行了选型设计和说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机械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针对实验平台的工作流程制订了实验平台在充能和放能过程中的控制策略,开发了基于Lab VIEW和PCI1710/U板卡的测试模型。通过对实验平台和实验样车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验证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方面的效果,同时也验证了软硬件模型的可靠性。本研究对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在中重型车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对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 数学建模 软件模型 硬件设计 实验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U46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混合动力技术对比11-14
- 1.2.1 油电混合动力技术11-12
- 1.2.2 油液混合动力技术12-13
- 1.2.3 机械混合动力13-14
- 1.3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分类及特点14-15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实验平台搭建及关键元件数学模型建立18-32
- 2.1 实验台组成计算19-23
- 2.2 关键元件数学模型23-31
- 2.2.1 二次元件数学建模23-27
- 2.2.2 蓄能器数学建模27-29
- 2.2.3 飞轮数学建模29-30
- 2.2.4 耦合器数学建模30-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实验平台硬件选型设计32-48
- 3.1 机械液压系统硬件选型设计32-40
- 3.1.1 蓄能器32-33
- 3.1.2 飞轮33-34
- 3.1.3 液压阀34-35
- 3.1.4 控制油泵35-36
- 3.1.5 二次元件36-40
- 3.2 电控系统硬件选型设计40-47
- 3.2.1 数据采集卡41-44
- 3.2.2 信号调理电路44-46
- 3.2.3 传感器46-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测控系统软件开发48-68
- 4.1 实验平台控制策略及流程48-52
- 4.1.1 充能过程控制策略48-50
- 4.1.2 放能过程控制策略50-52
- 4.2 软件开发模型建立52-66
- 4.2.1 采集显示模块55-57
- 4.2.2 控制模式模块57-64
- 4.2.3 存储模块64-65
- 4.2.4 停止模块65-66
- 4.3 本章小结66-68
- 第5章 实验测试与样车分析68-82
- 5.1 实验台测试68-73
- 5.1.1 不同蓄能器容积下效率测试69-71
- 5.1.2 蓄能器不同充气压力下效率测试71-73
- 5.2 实验样车测试73-80
- 5.2.1 能量回收率和再生效率测试73-74
- 5.2.2 起步加速性能测试74-78
- 5.2.3 节油效果测试78-80
- 5.3 本章小结80-82
- 第6章 总结82-84
- 参考文献84-90
- 致谢90-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渊;许思传;陆玉佩;;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上海汽车;2007年04期
2 高爱云;付主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建模和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7期
3 张辉;尹安东;赵韩;;基于超级电容的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研究[J];汽车科技;2010年03期
4 张凤格;杨峗;;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6期
5 衣鹏;舒涛;宋国辉;;并联式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建模与节油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6 孙文凯;严运兵;;并联式混和动力汽车转矩管理策略的设计与仿真[J];北京汽车;2007年01期
7 王爱华;;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能量控制策略设计(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9年02期
8 孔庆;崔纳新;吴剑;张承慧;;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8期
9 杨芸芸;吴森;黄小枫;黄君;;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设计及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7期
10 牛晶;逯玉林;;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帅宇;黄开胜;蒋荻南;卢青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云清;梁;陈伟;陈立平;;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多目标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刘涵;高俊涛;;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及遗传算法优化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4 张东;江建中;唐任远;;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吕永宾;张群政;何亮;谭志红;朱田;;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AMT控制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崔智全;崔胜民;张京明;;混合动力电动车在特拉卡上的应用[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航:混出新世界 多种混合动力各显神通[A];西南汽车信息:2011年下半年合刊[C];2011年
8 孙立清;李闽;李玉芳;于蕾艳;;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客车PHEB6110的系统匹配和控制分析[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电动车技术篇[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春阳;“并联式”服务推进项目落地[N];扬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乔妼东;并联式审批为海外并购市场注入“兴奋剂”[N];证券日报;2014年
3 李宗广 李永会;行政审批由串联式改为并联式[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杨学惠 高玉新 记者 王晓东 徐华;四十八个职能部门实行并联式办公[N];河北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小毛;并联式油电混合动力装载机控制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东栋;基于Cruise软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研究与复合电源方案仿真[D];湖南大学;2014年
3 冯永明;并联式油电混合三轮车的动力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贾晋杰;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节能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黄竟成;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实验平台开发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欣;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梓梁;并联式混合动力环卫车动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尧文亮;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冯莉;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的动力匹配与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徐金云;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9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3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