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某乘用车排气系统声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7-07-17 10:30

  本文关键词:某乘用车排气系统声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排气系统消声器 GT-Power CFD-Fluent 发动机台架试验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逐年的快速增加,汽车行驶的车外噪声带来了巨大的噪声污染。同时,车内噪声则严重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汽车的噪声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降低汽车噪声的有效方法,汽车消声器的研发过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家的重视。首先,本文阐述了汽车厂家对该型号排气系统关于声学性能方面的要求,如尾管噪声限制线、壳体辐射噪声限制线、阶次噪声限制线、系统背压限值(65kPa)等。同时,本文也对声学基本概念及排气噪声机理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常用消声部件的消声原理,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在GEM3D软件中建立初始方案的三维模型,再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搭建传递损失计算模型,并进行传递损失仿真计算,得出初始方案在中低频段(280Hz以下)的传递损失较差。同时搭建发动机模型,验证发动机模型功率和扭矩与台架实验数据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5%),并计算初始方案的尾管噪声、阶次噪声和系统背压,得出中低转速的尾管总噪声较大,高转速时产生较大的再生噪声,2阶、4阶阶次噪声偏高,系统背压偏高。通过台架实验来测量初始方案的稳态和瞬态性能。之后建立Hypermesh网格模型,导入CFD-Fluent中进行流场仿真分析,得出主副消声器在高转速时内部的湍动能云图、速度分布图、压力云图和涡流系数云图。针对初始方案的性能表现,提出两套优化方案A和B,并进行GT-Power一维声学仿真计算分析和CFD-Fluent三维流场仿真计算分析,对三套方案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优化方案A和B尾管总噪声均满足目标线要求的情况下,B方案的系统背压最小,2阶、4阶阶次噪声以及高转速时主副消内部因气流摩擦而产生的再生噪声均较小,所以方案B为最佳优化方案。
【关键词】:排气系统消声器 GT-Power CFD-Fluent 发动机台架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主机厂的性能要求12-14
  • 1.3.1 排气系统噪声要求13
  • 1.3.2 其他要求13-14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声学基础与排气噪声理论16-27
  • 2.1 声学物理量16-19
  • 2.1.1 声压16
  • 2.1.2 声阻抗率16-17
  • 2.1.3 声强17
  • 2.1.4 声功率17
  • 2.1.5 分贝17-18
  • 2.1.6 计权声级18-19
  • 2.2 声学方程19-22
  • 2.2.1 运动方程19-20
  • 2.2.2 连续方程20
  • 2.2.3 物态方程20-21
  • 2.2.4 声波波动方程21-22
  • 2.3 主要排气噪声机理22-25
  • 2.3.1 基频排气噪声22-23
  • 2.3.2 气柱共振噪声23
  • 2.3.3 涡流噪声23-24
  • 2.3.4 废气喷注和冲击噪声24
  • 2.3.5 亥姆霍兹共振噪声24-25
  • 2.4 排气消声器的分类与结构25-27
  • 2.4.1 消声器的分类25-26
  • 2.4.2 消音单元结构26-27
  • 第三章 测试实验设施设备27-39
  • 3.1 发动机测控系统27-30
  • 3.2 电涡流测功机30-32
  • 3.3 智能供油与油耗测量系统32-33
  • 3.4 半消声室33-34
  • 3.5 数据采集系统34-35
  • 3.6 中冷温度调节系统35-36
  • 3.7 排气系统性能测试体系36-39
  • 第四章 初始方案仿真及实验分析39-70
  • 4.1 基于GT-Power的一维声学仿真计算分析39-56
  • 4.1.1 排气系统总成40-41
  • 4.1.2 初始方案消声器模型的仿真分析41-56
  • 4.2 基于CFD-Fluent的三维仿真计算分析56-66
  • 4.2.1 模型前处理57-58
  • 4.2.2 Fluent求解的数值设定58-60
  • 4.2.3 CFD三维仿真计算结果60-66
  • 4.3 台架试验测试66-69
  • 4.3.1 瞬态实验噪声分析67-68
  • 4.3.2 稳态实验噪声分析68-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优化方案的仿真与实验分析70-84
  • 5.1 优化方案模型70-72
  • 5.2 基于GT-Power声学仿真对比分析72-77
  • 5.2.1 传递损失仿真分析72-73
  • 5.2.2 发动机耦合模型仿真对比分析73-77
  • 5.3 基于CFD-Fluent流场仿真分析77-81
  • 5.4 实验测试分析及对比81-82
  • 5.5 本章小结82-84
  • 总结与展望84-86
  • 总结84-85
  • 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1-92
  • 致谢92-93
  • 附件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X.0012;排气系统中使用钛部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3期

2 章联萍;客车排气系统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5年02期

3 杨胜;;客车排气系统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年06期

4 刘天伍;刘聪聪;;整车排气系统匹配研讨[J];汽车科技;2011年03期

5 刘敬平;邓帮林;杜标;冯仁华;许胜利;;某轿车排气系统振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8期

6 郭艳茹;朱江森;陈剑;;某车排气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J];汽车科技;2011年05期

7 张硕;杨亮;;排气系统结构噪声的分析与优化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年05期

8 王琦玮;倪计民;周林;张志平;;排气系统热管理及装置开发研究[J];上海汽车;2011年12期

9 ;汽车如何呼气顺畅——浅谈排气系统的改装[J];汽车零部件;2012年02期

10 ;粉尘检测技术(十一) 第九章 工业局部排气系统的检测[J];工业安全与防尘;198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帮林;冯仁华;王宝林;李军成;许胜利;;某轿车排气系统振动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白俊伟;黄晓;;排气系统安装软垫设计指南[A];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杰;李伟朝;;根据二次平均法计算某车型排气系统第三悬置点与车体间隙[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桂群;白俊伟;李庆成;;支架在车辆排气系统中的应用[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代鹏飞;司庆九;徐发扬;齐洋;郭丽;;排气系统频响分析的工程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9期(总第330期)[C];2013年

6 彭森;李伟;;排气系统吊耳设计方案对比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7 李少兵;陈宏图;陶长城;;氮气供排气系统设计及其压力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佳伟;李睿哲;叶天行;李从心;王斌;;GT-POWER在排气系统开发中的应用[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姚俊贤;刘显臣;;排气系统NVH性能设计[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会猛;刘永长;;螺旋流增压排气系统性能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佩绵;环境友好型卡车用材发展趋势[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2 雁鸣 长艳;汽车“毛病”有先兆[N];市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松波;车辆排气系统振动建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乘用车排气系统悬挂位置设计及隔振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凤启;某乘用车排气系统流场的分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叶斌;某车型排气系统振动分析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邱e,

本文编号:553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53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