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面部碰撞对行人创伤性脑损伤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2:00

  本文关键词:面部碰撞对行人创伤性脑损伤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头颈部 有限元模型 面部碰撞 创伤性脑损伤 损伤生物力学


【摘要】:为预测和评判行人面部碰撞对创伤性脑损伤机理及生物力学响应,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医学成像技术,建立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50百分位头颈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颅骨与脑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切向滑动边界条件,摩擦系数定义为0.2,模拟鼻骨斜碰撞、鼻外侧软骨正面碰撞、牙齿正面碰撞、下颌骨碰撞和颧骨外侧斜碰撞等5种典型面部碰撞交通事故场景,探讨应力波在颅骨和脑内传播路径,得到颅内压力、von Mises等效应力和剪切应力等生物力学响应参数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鼻骨斜碰撞颅内压力峰值为236.7 k Pa,von Mises应力为25.97 k Pa,超过了大脑耐受阈值;颧骨外侧斜碰撞最大横向剪切应力分别为14.56 k Pa和-18.07 k Pa,促使脑组织产生了较大的剪切变形,存在严重脑损伤风险。结论表明:面部碰撞的位置和方向是导致面部骨折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面骨骨折的位置决定创伤性脑损伤的部位,面骨骨折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脑损伤;头部受到冲击时,面部结构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来保护大脑,降低颅脑损伤的风险。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
【关键词】头颈部 有限元模型 面部碰撞 创伤性脑损伤 损伤生物力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099)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3141500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224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981)
【分类号】:U467.14
【正文快照】: 引言头颈部损伤因其较高的致命性,已成为交通事故中最严重的损伤类型。在美国,交通事故中头部损伤在所有损伤造成的死亡中占到68%[1]。我国头颈部损伤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呈上升的趋势,行人遭受车祸构成交通事故死亡的主体,头部交通伤害则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面部损伤和创伤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友平;梁子敬;;创伤性脑损伤生物学标记的临床研究进展[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宁;;创伤性脑损伤:重症监护治疗[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3 丛明;刘兴波;;免疫应答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谢彩霞;;创伤性脑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与营养治疗[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衣昕;;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皮质的神经再生情况[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6 衣昕;金国华;秦建兵;成翔;;成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皮质内源性神经再生[A];华东六省一市第22届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术年会暨山东解剖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封菲;王晓楠;章顺荣;高越;;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教项目老年人优化健康管理研讨班论文汇编[C];2013年

8 吴秀杰;施炜;夏亮;聂德康;陈建;;在创伤性大鼠脑损伤中Pirh2促进p27kip1的泛素化降解参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过程[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永财;马东明;王勇;姜正林;陈岗;何鹏;许世辉;;高压氧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符跃强;许峰;;儿童创伤性颅高压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原;创伤性脑损伤困扰驻伊美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珍;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对海马内未成熟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文鹏;不同途径自体移植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兔创伤性脑损伤[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3 卢奕;人羊膜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段虎斌;创伤性脑损伤神经源性机制及其干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冯兴军;脑红蛋白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孔晓冬;自然杀伤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变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7 傅西安;创伤性脑损伤及低温脑保护机制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8 张文学;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东飞;静脉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潘德生;黄体酮及其代谢产物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闪;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AQP4、pNF-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河北大学;2015年

2 唐芳芳;TLR4、NF-κB及IL-1β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D];郑州大学;2015年

3 万志平;雷帕霉素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空间记忆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吴永;瘦素在创伤性脑损伤中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赵静;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邹飞辉;Triad1与UBE2Q1的相互作用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D];南通大学;2014年

7 成睿;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梁明;钙周期素结合蛋白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黄兴锐;外源性bFGF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何朝晖;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94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94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