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体李白”与百万亿首诗——AI诗歌的“类文本”生产与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慈欣;;AI时代的曙光[J];娘子关;2017年06期
2 荆棘;;郝景芳:AI时代,遥望人之彼岸[J];齐鲁周刊;2018年03期
3 宋丽芳;;浅析AI元素在中国文学市场上的缺失[J];戏剧之家;2017年06期
4 ;第三期“青年文学沙龙”暨“AI给人文生活、文学创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J];青年文学;2018年01期
5 崔洪涛;;朝花夕拾 AI[J];山东艺术;2020年01期
6 兰川;;AI时代,人将如何生活[J];方圆;2018年05期
7 张越;;《AI·未来》的启示:爱才是人类战胜AI的终极武器[J];中关村;2019年01期
8 毛翰;;现代诗与歌词的文本异同和转换——试以郑愁予《错误》为例[J];名作欣赏;2010年24期
9 李慧文;刘宇;;网络小说的伴随文本[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杨春;;张爱玲的“表层文本”和“隐含文本”[J];学术探索;201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妍;自我指涉与表演:柯马丁解释《诗经》等文本的策略[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文;网络文学副文本初探[D];广西大学;2016年
2 公荣伟;无意识叙事:莫言文本的民族寓言[D];苏州大学;2015年
3 傅美艳;诗教中“细读文本”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海青;在时光的皱折中——孙甘露小说文本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英华;影像时代文本文学审美教育价值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商雨;符号·文本·身体—后结构视野中的柏桦诗歌艺术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7 邓之湄;影视剧衍生文本对历史的再书写[D];复旦大学;2012年
8 郭海霞;萧红文本: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婧轩;当代网络文学性文本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10 佘阳毅;论沈从文小说的文本对立[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6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