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嬗变

发布时间:2021-04-21 23:32
  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面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革命成果的重大刺激和影响。中国的司法权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亟需建构新的理想图景。在法律适用与事实认定上,人工智能将相关关系的思维方式引入裁判决策,通过大数据库实现"同案同判",并导致司法权从被动行使到主动出场。在司法的公正价值与效率追求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司法成本的锐减、司法效率的指数级提升、司法公正的重新审视以及裁判主体的智能化建构。在司法的制度规制与技术约束上,信息技术的硬约束将代替司法制度的软规范,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升级证人保护制度以及尝试建构审前风险评估制度。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适用与事实认定
    1. 基于大数据实现“同案同判”。
    2. 从被动行使到主动出场的司法权。
    3. 相关关系的思维方式进入证据认定与裁判决策。
三、 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公正价值与效率追求
    1. 司法成本的锐减与司法效率的指数级提升。
    2. 司法公正的重新审视。
    3. 裁判主体的智能化建构。
四、 人工智能时代司法权的制度规制与技术约束
    1. 信息技术的硬约束代替司法制度的软规范。
    2. 区块链升级证人保护制度。
    3. 审前风险评估制度的创设。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法治建设论纲[J]. 雷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2]人工、智能与法院大转型[J]. 程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议论[J]. 季卫东.  法学研究. 2019(06)
[4]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及伦理规制[J]. 王禄生.  法商研究. 2019(02)
[5]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J]. 马长山.  法学研究. 2018(04)
[6]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类案类判[J]. 左卫民.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7]算法的法律与法律的算法[J]. 郑戈.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8]大数据分析的认识特征[J]. 胡敏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1)
[9]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之变[J]. 季卫东.  东方法学. 2018(01)
[10]机器人的崛起与人类的法律[J]. 霍斯特·艾丹米勒,李飞,敦小匣.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4)



本文编号:3152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52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