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侦查变革及其法治图景
发布时间:2021-04-29 02:21
人工智能时代,由于信息技术与生俱来的弥散性,犯罪工具与手段借此加速更新。为回应人民的安全期待,侦查权范式及功能由"回溯调查"跳向"犯罪治理"。随着这一转变的到来,侦查活动与智能技术结合的愈发紧密,进而催生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即是新型侦查措施充分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刑事执法实践。然而,因概括性法律文本的授权功效尚未得到深入挖掘,致使轻微干预及显失干预性的新型侦查措施带有"形式瑕疵",与此同时,新型侦查措施的大批涌现与不当施行尚有危及相对人基本权利之虞。基于此,为兼顾公民权利保障和智能犯罪治理,有必要建构一种"概括授权"与"特别授权"相并合的"二元"法律文本体系,并依据侦查情势缓急与措施干预程度,层级式嵌入令状审查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时代侦查法治疑难问题爬梳
(一)“平面”的授权文本框架与侦查形成特性之间的矛盾
(二)僵化的令状规则与多元化侦查措施之间的冲突
三、新型侦查措施的立法授权图景
四、新型侦查措施的程序性规制图景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J]. 田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反恐背景下侦查权的扩张与规制[J]. 王林,章立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由“硬法之维”到“软硬混治”——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软法资源及其运作路径[J]. 廉睿,卫跃宁. 学习论坛. 2016(04)
[4]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J]. 罗豪才,周强. 中国法学. 2013(05)
[5]侦查权的司法控制[J]. 马红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6]论紧急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J]. 戴群策,高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4)
[7]危害与控制:我国侦查权行政化运作的思考[J]. 王彬. 理论界. 2007(01)
[8]疑难案件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 杨宗辉,刘为军.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166644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时代侦查法治疑难问题爬梳
(一)“平面”的授权文本框架与侦查形成特性之间的矛盾
(二)僵化的令状规则与多元化侦查措施之间的冲突
三、新型侦查措施的立法授权图景
四、新型侦查措施的程序性规制图景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J]. 田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反恐背景下侦查权的扩张与规制[J]. 王林,章立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由“硬法之维”到“软硬混治”——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软法资源及其运作路径[J]. 廉睿,卫跃宁. 学习论坛. 2016(04)
[4]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J]. 罗豪才,周强. 中国法学. 2013(05)
[5]侦查权的司法控制[J]. 马红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6]论紧急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J]. 戴群策,高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4)
[7]危害与控制:我国侦查权行政化运作的思考[J]. 王彬. 理论界. 2007(01)
[8]疑难案件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 杨宗辉,刘为军.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166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6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