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崇拜:解读艾青诗歌的一个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11 11:51
“母亲”与“母性”素来是文学研究的经典话题。艾青,这位被“大堰河”养育的诗人,以“人之子”和“地之子”的双重身份进入诗歌写作现场,既描绘了人类母亲那悲苦辛酸的生存状态,又再现了大地母亲、祖国母亲、自然母亲的现实遭遇。他在触摸母亲伤口的同时,流露出对一切顽强且坚毅、“至真”“至善”“至美”的母性气质的崇高敬意。艾青的母性崇拜情结不仅体现了他对母亲身份的认同与尊重,更重要的是,崇母始终与他那强烈的时代感和忧国忧民的心绪相通。因此,他的母性崇拜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更是一种可以感触到的人生姿态:以母性的眼光打量世界、以母性的温暖关怀生命、以母性的力量改变生活。也正是在对母性的崇拜中,诗人完成了从关怀实体生命到关注时代、社会的过渡,在宏大的历史话语中思考着整个人类的命运,并且,实现了从“我”和“我们”的角度看世界、看中国。也就是说,艾青母性崇拜的内涵所在就是两种关怀和两个视角,即生命关怀与社会关怀、个人视角与群体视角。尤其可贵的是,艾青的母性崇拜又不是盲目的,因为母亲神话固然威严,但圣母毕竟属于理想世界,“我”所能触摸的现实母亲才是值得倍加关注的。于是,艾青持平视与仰视这两种崇母姿态,在理想与现...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母亲,一个永恒的生命话题
二、母性崇拜,艾青诗歌的一种文化情结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繁富的母亲形象
一、母亲群像:艾青诗歌的生命泉源
二、母性气质:艾青诗歌的人性之光
第二章 执着的母性崇拜
一、两种关怀:生命·社会
二、两个视角:自我·群体
三、两种姿态:平视·仰望
第三章 深厚的崇拜渊源
一、艾青:出走的家之记忆
二、母亲:浮出历史地表的现实人生
三、崇母:挥之不去的种族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论著
后记
本文编号:3278042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母亲,一个永恒的生命话题
二、母性崇拜,艾青诗歌的一种文化情结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繁富的母亲形象
一、母亲群像:艾青诗歌的生命泉源
二、母性气质:艾青诗歌的人性之光
第二章 执着的母性崇拜
一、两种关怀:生命·社会
二、两个视角:自我·群体
三、两种姿态:平视·仰望
第三章 深厚的崇拜渊源
一、艾青:出走的家之记忆
二、母亲:浮出历史地表的现实人生
三、崇母:挥之不去的种族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论著
后记
本文编号:3278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27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