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海康威视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 03:5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研究与开发活动正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人工智能作为新兴行业,对技术的要求颇高,因此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来提供支持。人工智能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唯有依靠研发活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带来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仍存在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不足、高精尖研发人员稀缺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这将对其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海康威视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在总结了国内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介绍了人工智能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定义以及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并对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研发投入现状和绩效情况进行了考察,以反映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状况。接着以海康威视为例,通过海康威视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增长率、研发人员占比、研发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对对海康威视研发投入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再通过对比海康威视和安防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大华股份的财务数据,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海康威视为例


018年人工智能行业各子领域营业收入占比

股价图,海康,市盈率,股价


研发投入对人工智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海康威视为例42视频监控作为安防行业中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两大行业巨头占据着主要位置,其他少数二线龙头紧随其后的状况。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两家占据了56.12%的市场份额,而在全球排名中海康威视也稳居榜首,而大华股份则是排名持续攀升,已经由2016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三位。这是由于海康威视通过建立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三个平台于一体的研发体系,大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保持技术的持续投入,保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持续推动企业业绩增长,持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2、市盈率分析市盈率(简称P/E或PER)是股价与每股收益之比。市场上广泛提到的市盈率指的是静态市盈率,它通常被用作判断股票的价格是否有被高估或低估的可能的指标。市盈率反映了当派息率为100%以及得到的股息没有被再投资时,需要经过多少年才可以通过股票利息全部收回投入的金额。正常来说,市盈率越低,对股票的市场价值回报就越低,投资回报期就越短,投资风险就越小,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反之也成立。图4-9海康威视市盈率走势由图4-9可以看出,海康威视在2014-2015年间调整过一次股价,从而使得市盈率从最高的45倍跌至19倍,之后又在牛市行情的带动下,业绩持续增长,市盈率再次从20倍上涨到40倍。2016-2018年,在牛市结束后的调整下,市盈率跌至19倍以下,随着海康威视进入业绩稳定期,市场仍然给予较高估值,市盈率从19倍增长至45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R&D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杨武,杨大飞,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 2019(09)
[2]高管激励、R&D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基于内生视角的研究[J]. 周菲,杨栋旭.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9(01)
[3]企业声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J]. 刘睿智,张鲁秀.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8)
[4]企业社会责任履行、R&D投入与财务绩效——基于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崔也光,李博.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02)
[5]网游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J]. 宋丽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6]上市传媒公司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传媒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J]. 恽嘉欣,刘艳萍.  商业经济. 2018(01)
[7]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双向滞后效应研究——以东北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J]. 唐晓华,景文治.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8]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影响——基于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 曹阳,易其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1)
[9]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 付永萍,马永.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10]基于上市大数据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研发投入关系研究[J]. 张铁山,邓新策.  工业技术经济. 2016(09)



本文编号:3307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307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