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论文发表 >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发布日期: 2013-10-18 发布:
2013年2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建立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将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改革;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6-5942-02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高校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缺乏,尽快培养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适应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黄淮学院将软件工程专业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在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上进行改革,该文将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确立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为建设标准,将黄淮学院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知识传授和研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系;依托我院国际化联合办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内涵建设和协调发展,形成以“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为框架的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格局,以使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省内领先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本科专业。重点培养满足软件系统设计与软件项目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强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设计”专业方向的知名度和地位,同时加强软件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同时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将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2 专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根据黄淮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面向行业一线,把传统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培养模式改为“学科平台教育+专业平台教育+专业方向拓展+专业素质拓展 +第二课堂+实习实训” 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直接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以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等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更好地推动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
2.1 加快开发课程资源
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学网站,创建“网上教室”和“网上图书馆”,将各门课程的电子课件、校内外甚至国内外公开课视频录像、各院校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以及高水平的国外公开课中英文视频资源等放到网上,加强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观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更加有利于教学的深入。
2.2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国际视野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贯通中西的“双语”教学;加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队伍建设;将外籍教师请到课堂上,原汁原味的与“国际”直接交流。建设一支“双语+双师+外教”结构的教师队伍是软件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坚持建设理论和实践并重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培养出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2010年我院引进了2名获得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从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考核考试方式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工作,并已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双语课程,学生反映很好。与此同时,对《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的双语教学也已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争取2013下学年能够开出更多更好的双语课程。
2.3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对准岗位要求,重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课程新体系。广泛调研国内外软件类企业,对准企业和行业的要求,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以应用为主旨,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创新课程内容为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淘汰低水平重复、陈旧性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淡化学科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先进性。在重组课程内容基础上,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突出专业特点为目标,对课程进行科学地整合,优化课程结构。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鼓励并指导学生继续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软件开发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2.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在2011年新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大幅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很多以前“2+1”(每周2节理论、1节实验)的课程被修改为“2+2”甚至“1+2”,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而且在实践教学中突破了以往大部分项目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层次运行状况,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等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实现实践教学装备的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2.5建设先进的实验室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积极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捐赠、校企共建等多种途径,完善和拓展软件工程实训基地。在完成财政部支持地方高校项目和河南省软件实验实训示范中心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努力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实习实训项目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实习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2.6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管理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教研室和实验中心参与的教学管理体制。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专业方向拓展选课制,多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等,为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严格教学管理,继续完善和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专业教学督导制度,提高教学管理功效,完善教学监督和评价制度,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教学质量;坚持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2.7强化毕业生就业能力 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核心,把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外围,相互联合而形成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大空间发挥作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重视第一课堂的学习之外,还要开辟第二课堂,把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创业练习,提高学生实践性、操作性技能,同时还要走向社会,重视社会实践的学习。引导学生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2.8 依托专业优势 强化社会服务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现有优势,根据目前现有教师的专业特长,可开展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和电子商务师等的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为本区域软件技术人才数量的提升、质量的提高,为地方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软件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中心,引导教师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力争本专业教学团队每年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3项。
3 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丰硕成果和特色:构建完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和“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资格认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我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 “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技能”为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呈现国际化。通过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发展联盟”资源,将科研实践与软件开发融入教学过程。逐步形成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实践性,工程性”特色。
参考文献:
[1] 鄢沛,郭皎.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上半月版),2011(11).
[2] 宋礼鹏,韩燮.“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3] 佟玉军,周军,陈文实,杜颖,贾丹.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z1).
[4] 任华,冯晓兰.探析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J].新西部(下半月),2011(1).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4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