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分块多特征优化融合的人脸识别研究
本文选题:LBP 切入点:LPQ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光照、姿态、表情等复杂情形下人脸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不同分块多特征优化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考虑了局部二值模式、局部相位量化特征和小波变换特征.进一步,考虑单一分块算法会使分割线周边信息不能完整提取,从而丢失对人脸识别的有用特征,提出了人脸灰度图像多重分块的方法.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分块多特征进行权值寻优,得到最优权值.在大规模人脸数据集FRGC2.0数据库上进行实验四验证,验证率达到95.31%(FAR0.1%),首选识别率为99.06%,相比于前期文献,该算法能多方位提取人脸特征信息,提高人脸识别率,且所用特征较少.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face recognition rate in complex cases such as illumination, pose and express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optimal fusion of different segmented features. Firstly, the local binary pattern is considered. The local phase quantization feature and wavelet transform feature. Further, considering the single block algorithm, the peripheral information of the Secant line can not be extracted completely, thus losing the useful features for face recognition.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multi-block segmentation of face gray image is proposed. Finally,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weight of different segmented features, and the optimal weight is obtained.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a large scale face data set FRGC2.0 database. The verification rate is 95.31% and the preferred recognition rate is 99.06.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 algorithm can extract face feature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improve the face recognition rate, and the features used are les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2B01)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231025)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宁;文志强;余波;;基于防反射边界的图像分块反降晰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11期
2 李泉永;;一个使用较少外存的分块直接解法及其在天线结构分析中的一个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3 金淳浩;周桅;;动态分块快速网格化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8年04期
4 韩永飞;分块果园法的证明[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5 周平;刘晓洁;;基于两级分块的文件同步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年03期
6 舒辉,康绯;一个新的循环分块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10期
7 刘立祥,谢剑英,张敬辕;利用分块循环矩阵对离散图象进行重建[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4期
8 王春发 ,陈国华,杨万里,罗马吉;螺旋进气道三维分块结构化贴体网格的生成[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3年04期
9 曾璞;吴玲达;文军;;基于分块潜在语义的场景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8年06期
10 李泉永;;分块解法在天线背架结构计算中的一个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安禄;邓见;;分块法求解圆球强迫对流场[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2 陈宜稳;王威;王润生;;分块建模和点建模联合的背景重建方法[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伍中平;;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桁架分块整体提升施工技术[A];大型复杂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与应用论文集[C];2012年
4 邹李;杜小勇;何军;;B3:图间节点相似度分块计算方法[A];NDBC2010第27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二[C];2010年
5 窦朝晖;;影响分块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肖永浩;黄清南;;基于分块数据结构的冲击问题并行计算[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戴妍峰;刘藻珍;;空间望远镜分块式主镜面形控制系统建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嘉伟;孙明;;基于分块LAB特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大会主题报告[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雷明;企业扭亏分块搞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雷明;分块搞活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中国航空报;2001年
3 覃匡龙 周鸿广 侯俊富;“分块管理”破解警力难题[N];检察日报;2003年
4 王书明;新华中学形成安全管理网络[N];商洛日报;2007年
5 记者 郭凤美;“分块搞活”救了太原制药[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健;分块稀疏表示的理论及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何边;复杂网络上的分块问题[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辉银;求解二乘二分块实线性方程组的块分裂预处理方法[D];兰州大学;2015年
2 沈世达;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图像和视频传输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蛟;基于FastDFS的重复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白聪轩;多线索分块匹配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鹏程;基于张量特征值分析的特征表示及典型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荣雁霞;基于分块压缩感知的图像重构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高东红;基于多尺度分块压缩感知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浩田;分块主镜式相机共相位检测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周利华;基于分块计算模型的债权类不良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赵春晖;分块与二级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72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67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