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本文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13年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马炜
【摘要】: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对于人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5.021tC·hm-2·yr-1,乔木的年均净固碳量为3.479tC·hm-2·yr-1。 (2) FFE-FVS系统基本参数、生长与收获模型和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确定。本研究生成了研究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林分数据和样木数据三个主要文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和合理经营密度表,为FFE-FVS系统的运行提供地位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和树冠竞争因子等参数。构建了包括“胸径-树高”模型,树皮因子模型,胸径、树高和树冠生长模型,林分死亡率模型以及材积模型7个模型在内的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在FFE-FVS系统中,确定可基于树干、干材、树枝、树冠和树根等器官组分生物量方程的乔木生物量估算方法,林下植被生物量以林龄来估算,由林分死亡率模型模拟产生的枯立木的生物量依据材积并通过腐烂率和体积密度转化得到,活立木树冠凋落、枯立木破损倒落和剩余物堆积物是粗细木质物等残体生物量来源,凋落物中L层生物量为每年所有植被凋落叶的总和,而凋落物D层生物量则为各种残体及凋落物L层经分解损失的部分。最终,将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与生物量估算方法嵌入FFE-FVS系统,经不断试运行和调试,实现了FFE-FVS系统的本土化。 (3)应用本土化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以及预估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基于汉化的SUPPOSE窗口操作界面,以现实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为例,检验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的结果,通过生长量调整系数来调整胸径和树高与实测值存在的差异,保证较好的模拟精度。根据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实际经营管理,利用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认为30%强度、间隔期为10年的下层疏伐是最适合当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措施。模拟得到的生物量预估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最终,计算得到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土壤(46.61%)植被(42.62%)残体(10.77%)的空间分布序列也与实测结果相近,模拟效果良好。本研究实现了FFE-FVS系统在人工经营措施干扰下的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模拟和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连续性动态预估。 本研究依据国内首次引进的美国FIM圆形整群样地技术,提出细致可行的野外调查方法和规范的基础数据处理过程,保证了碳密度预估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构建的针对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的FFE-FVS系统在模拟林分生长时运行顺畅,输出的报表内容丰富、直观,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并能指导人工林的生产经营,并预估生物量和碳密度。本研究扩充了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其它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现状和动态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以期为逐步为完善我国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718.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宇,陈东来;山杨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编制方法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梁长秀,冯仲科,郎南军,黄华国,周科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稳健估计及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马钦彦,陈遐林,王娟,蔺琛,康峰峰,曹文强,马志波,李文宇;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4 雷相东;张则路;陈晓光;;长白落叶松等几个树种冠幅预测模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程堂仁;冯菁;马钦彦;冯仲科;;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林分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卢昌泰;李吉跃;康强;黄玉梅;何茜;陶建军;向劲松;;马尾松胸径与根径和冠径的关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马丰丰;贾黎明;段劫;周翔;;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满秀玲;刘斌;李奕;;小兴安岭草本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分布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韩淑云;气候变化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影响[J];城市与减灾;2005年01期
10 李梦;李长胜;李红光;庞振伟;潘建中;姚景岐;朱元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振宝;大兴安岭主要可燃物类型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彭小勇;闽北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3 许俊利;东折棱河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研究及生物量估算[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松玲;姚雪晗;;安徽省森林经营碳汇技术刍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2 翁闲;;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3 许剑辉;汪茂林;黄庆丰;宫守飞;;天然麻栎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4 苗婷婷;郝焰平;刘圣清;;林业碳汇问题研究进展概述[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6期
5 郝焰平;苗婷婷;刘圣清;周业勇;;安徽省青阳县栎类阔叶林树木生长规律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2年01期
6 刘峰;刘红霞;梁军;张星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状与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1期
7 王宁;李九玉;徐仁扣;;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8 林元敏;;福州市绿地公园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9 许燕萍;陈晖;卢向荣;刘炜;;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10 张明刚;陈云龙;戴丽娜;冉海成;楚光明;;石河子东大塘天山云杉种群结构特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丁志强;盛静卫;;吉林省靖宇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规律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3 白洁;王永志;段慧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制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郑炜;蒋红梅;张兰军;;山区公路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王锐萍;刘强;林开豪;薛宁;文艳;;尖峰岭凋落物分解过程微生物动态变化[A];廿一世纪微生物学发展前沿与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吴婧;;福建省构建低碳城市形态群的能源调查及建议[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谢军飞;;1990-2010年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与固碳量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8 王静;武杰;袁学文;;新华门绿地内玉兰叶片失绿、焦叶原因调查及防治技术措施[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9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王婉晶;;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玮玮;万里强;何峰;李向林;刘树军;;放牧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以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丽娜;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正鹏;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慧;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江雪飞;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乐丽鑫;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书敏;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罗佳;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杰;湘北桤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胡孔飞;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吴珊珊;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民,邓慧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金颖,周伟国,阮应君;烟气扩散的CFD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1期
3 罗建举;;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产[J];桉树科技;1998年01期
4 王根绪,程国栋,沈永平;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全球意义[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5 冉慧;邢立新;潘军;黄舒城;尤金凤;张淑燕;;遥感技术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6 冯仲科;现代林业测绘技术系统研究[J];北京测绘;1999年02期
7 夏星辉,张利田,陈静生;岩性和气候条件对长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翟明普;北京西山地区油松元宝枫混交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10 孟宪宇;使用Weibull分布对人工油松林直径分布的研究[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险峰;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义祥;福建省主要森林类型碳库与杉木林碳吸存[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焦秀梅;湖南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地理分布规律[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尉海东;中亚热带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土壤呼吸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洪保章;毛豆遥感光谱与地上鲜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梁煜峰;投影寻踪法和遗传算法在三峡入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7 马丰丰;基于FVS的北京地区侧柏单木模型优化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史大林;碳汇林经营数表编制的探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俊;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结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刘玉锋;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英;张百习;孙海红;;中国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9年04期
2 廖涵宗;邸道生;张春能;;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年05期
3 谢天时;;不同林龄水杉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4 王战;陈传国;;加强现有林经营 开创林业建设新局面[J];吉林林业科技;1983年06期
5 钟安良;;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问题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1988年05期
6 张合平,田大伦,康文星,艾顺儒;中国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小气候及其形成机制(英文)[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1年02期
7 俞新妥;人工林地力的持续利用问题和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1992年04期
8 ;关于“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一文中两个问题的讨论[J];植物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9 黄从德;张健;杨万勤;张国庆;;四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10 田奇凡;王浩;高洪歌;李恒;;元宝枫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羡;梁宏温;温远光;杨瑶青;杨健基;马多;;10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洪昌端;沈辛作;刘智仕;童再康;徐金良;;杉木种源、林分、单株多层次遗传变异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3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潘辉;赵凯;王玉芹;黄石德;;不同密度福建柏人工林碳储量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黄心渊;杨刚;;虚拟林业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展望[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6 潘玉梅;唐赛春;刘明超;岑艳喜;蒲高忠;韦春强;;水分对三叶鬼针草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7 惠刚盈;;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红松优良林分选择课题组;;红松天然优良林分选择方法标准的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9 陆元昌;Knut Sturm;甘敬;雷相东;国红;;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10 孔祥阳;沈熙环;;北京等地油松数量性状的研究兼论油松优树的评选[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木善;[N];福建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张晋新 特约记者 王瑞斌;[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记者 王建兰;[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记者王小光;[N];人民日报;2003年
5 段勇;[N];西安日报;2004年
6 ;[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N];桂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廉 李涛;[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N];中国民航报;2005年
10 记者 陈志英 田闻一 胡小笳 侯海兰 李函 实习生 薛亚;[N];四川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炜;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吴明;中北亚热带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蓄积特征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艳霞;福建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文仕知;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过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永清;云南干热河谷膏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于显威;油松和樟子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及结构调控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王鹤智;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玉宝;晋西人工林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密度调控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刘楠;缙云山典型林分对径流水质的作用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蔡烁;金沟岭林场三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利萍;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与分布[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吴敬东;长沙市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3 彭懿;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植物亚系统碳汇功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李明辉;天山云杉天然林林分空间格局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5 潘勇军;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多环芳烃(PAHs)积累与分布特征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庞勇;星载SAR干涉测量林分平均高估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7 王鹤松;华北石质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8 张舒;温度和水分对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呼吸的调控[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舒娱琴;基于林分生长规律的虚拟森林环境的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石聪;徐州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0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