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生殖和发育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丙烯酰胺生殖和发育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含淀粉类食品经过120℃以上高温加热后产生的,有研究表明AA对机体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等,尤其是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中,任何反映生殖系统损伤的指标均可作为AA生殖毒性的生物标志物;同样,所有能反应发育毒性终点的指标均可作为AA发育毒性的生物标志物。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其在安全性评价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综合评价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AA这两种毒性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生物标志物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01B03)~~
【分类号】:R114
【正文快照】: 1引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使得食品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潜在毒性物质以保证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各种加工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的有毒有害物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红莲;杨建一;;丙烯酰胺遗传毒性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张志荣;李斌;肖经纬;;丙烯酰胺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J];毒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3 汤菊莉;李宁;严卫星;;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毒理学研究现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晶;张德兴;贺新红;李国营;马宇昕;;丙烯酰胺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J];解剖学研究;2009年04期
2 Hassan I El-Sayyad;Saber A Sakr;Gamal M Badawy;Hanaa S Afify;;Hazardous effects of fried potato chip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tina in albino rat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1年04期
3 陈小萍;张振华;陈丽萍;林升清;;福州市售油炸、焙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监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4 褚婷;茅力;;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及控制[J];江苏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5 徐专红;;特色发糕的研制及营养保健功能探讨[J];科技通报;2008年01期
6 徐东路;宋贤良;;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及生物解决方案[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12期
7 程雷;孙宝国;宋焕禄;陈海涛;徐虹;;食用香精香料的安全性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J];食品科学;2010年21期
8 张帅;梁桂娟;吴世兰;秦礼康;;传统发酵豆制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的HPLC-MS方法构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年09期
9 江秀霞;董鑫;樊星;张海洋;邵美丽;;天然抗氧化剂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规律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3年01期
10 解瑞丽;周启星;;丙烯酰胺的环境暴露、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大庆;肠神经元异常性疾病中VEGF,BMP-2,-4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晶;丙烯酰胺亚急性染毒对幼年大鼠脑的毒性影响[D];广东药学院;2010年
2 张学佳;三元复合驱化学剂意外泄漏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张丽梅;烘煎食品中丙烯酰胺生成和分布规律及其速测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玉波;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王华同;丙烯腈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郭灿烂;雪旺细胞在丙烯酰胺致运动神经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张秀婷;聚丙烯酰胺在大庆土壤中吸附与迁移规律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郜加加;丙烯酰胺对斑马鱼部分器官酶活性影响和DNA损伤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9 梁荣朝;丙烯酰胺对斑马鱼生物余能的影响及对其肝、鳃毒性的作用[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10 赵琛;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尚波;傅恩惠;;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49例临床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年01期
2 韩嘉媛;张淳文;;丙烯酰胺的毒性研究[J];卫生研究;2006年04期
3 杨明杰,曹佳;丙烯酰胺诱导NIH3T3细胞微核染色体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年01期
4 马晓霞 ,姚耿东 ,陈苘 ,程浩 ,曾群力;丙烯酰胺对人角质形成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年02期
5 朱英建;王青山;张利平;郭新;谢克勤;;丙烯酰胺中毒大鼠血清和坐骨神经抗氧化能力时效变化[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年07期
6 王朝霞,张锦丽,石昕,孙相如,袁云;丙烯酰胺中毒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害[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媛;杨建一;;丙烯酰胺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12期
2 杨建一;郭红刚;马红莲;;丙烯酰胺的遗传和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11期
3 王皓;李健;石放雄;;丙烯酰胺的生殖毒性及其影响机理[J];畜牧与兽医;2009年03期
4 朱心强;生殖危害和风险的评价方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年01期
5 叶鹏;郭彩华;张希春;卢珍华;余祥;陈昭华;;丙烯酰胺致大鼠睾丸生殖细胞DNA损伤与P53蛋白的表达[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2期
6 叶丽杰,李海山,张玉敏,段志文,崔金山;壬基酚对小鼠生育力的影响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6期
7 曹露露;颜崇淮;沈晓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生殖发育毒性及其机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8年05期
8 潘艳;李纯颖;杨双波;吴成秋;;苯对大鼠的生殖毒性和胚胎发育毒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6期
9 秦菲;陈文;金宗濂;;丙烯酰胺毒性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娟;杨媛媛;王文娟;马红莲;李涛涛;张秀峰;杨建一;;丙烯酰胺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研究[J];毒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天锋;陈奕;;双酚A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2 季宇彬;申林静;于蕾;;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的国内外生殖发育毒性研究现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顾爱华;吉贵祥;王心如;;生殖毒性化学物的筛检模型——Ogg1睾丸微环境敲减小鼠[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刘文森;李吉平;;丙烯酰胺与食品安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焦利飞;闫长会;彭双清;;毒死蜱低剂量重复染毒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及其可能机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曾春娥;彭晓辉;乔琰;牛丹丹;鲁志松;杨旭;;甲醛对雄性幼鼠的生殖毒性[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景恒;王忠媛;郑刚;;关于丙烯酰胺毒性的研究及相关规定(文献复习)[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8 常兵;良玉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青春期毒性评价[A];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赵海军;张桂英;信振江;王宝贵;张惠;;硝酸亚铈对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管理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换届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聂继盛;;无机砷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信 吴鲜萍;少吃油炸食品减少丙烯酰胺危害[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曹盈;薯片还能不能吃?咖啡还能不能喝?[N];浙江日报;2005年
3 陈飞 胡鸿宇;“含有致癌物”≠“吃了就致癌”[N];健康报;2006年
4 胡鸿宇;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含量不高[N];健康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菲;方便面并非不安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炸薯条事件:其实是“人命关天”啊[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范志红;香脆食品还有哪些麻烦?[N];健康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朝晖 实习生 李卫卫;油炸食品到底会不会致癌?[N];科技日报;2005年
9 刘国信;糕点真的是“致癌杀手”?[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记者 倪永华;炸薯条也许并不那么危险?[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珍;食品中丙烯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夏雅娟;三氧化二砷雌激素样效应及生殖发育毒性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李卫华;1-溴丙烷健康危险度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志萍;二硫化碳对作业女工早期妊娠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津涛;环境甲状腺素干扰物体外作用机制及发育毒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于素芳;丙烯酰胺对神经组织细胞骨架蛋白的损伤及其损伤机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吴鑫;丙烯腈雄(男)性生殖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万旭英;大、小鼠卵泡培养方法及其在雌性生殖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黄芬;溴丙烷两种同分异构体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曹波;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雌性大鼠生殖毒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谢南;丙烯酰胺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毒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房彦乐;环境激素丙烯酰胺对SD大鼠生精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增殖的表达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林大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胎儿期暴露对雄性小鼠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勇燕;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宫内暴露下的多代雄性生殖毒性及睾丸DNA甲基转移酶的改变[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春辉;纳米氢氧化镁吸附剂生殖毒性和胚胎毒性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李岩;多溴二苯醚毒性体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夏长河;丙烯酰胺对大鼠生精细胞XRCC1蛋白表达与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傅鹏;H98遗传毒性及生殖毒性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10 焦利飞;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低剂量重复染毒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丙烯酰胺生殖和发育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3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