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合成的反义抑制
本文关键词: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合成的反义抑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乙烯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 5大类植物激素之一 ,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植物的成熟和衰老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还发现 ,乙烯参与逆境条件 (热害、冷害、旱害、涝害、盐害、紫外线和重金属离子等 )下植物的胁迫反应 ,影响到植物体内一系列胁迫反应的开始和植物抗性的变化。近年来又发现乙烯参与植物的抗病反应 ,尤其是转反义乙烯形成酶基因植物的抗病性研究倍受重视。人们虽然在转反义乙烯形成酶基因植物的抗病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 ,发现植物的抗病性与乙烯密切相关 ,但由于该研究尚处在初期 ,研究还不系统 ,乙烯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理也不十分清楚 ,因此需要系统整理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反义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 ,不仅为深入研究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方便 ,也为培育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快速有效且专一性极强的育种新途径。本文将系统介绍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反义基因技术控制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之目的研究进展 ,重点叙述乙烯在植物抗病作用以及转反义乙烯形成酶基因植物的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同时对倍受重视的反义基因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也做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介绍。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北京100091
【关键词】: 乙烯 植物生长发育 抗病性 反义基因技术
【分类号】:Q946.885.7
【正文快照】: 1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及影响其生物合成的因素1.1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乙烯(ethylene)已被公认为是1种植物激素(Kosugietal.,1997;Yangetal.,1984;Mattooetal.,蛋氨酸结构CH3SCH2CH2CNH2HCOOH蛋氨酸的变化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传银,田颖川,沈全光,蒋浩,鞠戎,阎田,刘存德,莽克强;番茄ACC合成酶cDNA克隆及其对果实成熟的反义抑制[J];生物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2 李曙轩,傅炳通;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7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森;张继澍;张院民;;赤霉素处理对采后柿果实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3期
2 周如金,郭桦,彭志英;基因工程及其在食品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2年04期
3 薛炳烨,束怀瑞;应用基因工程改良果实成熟特性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4 陈向明;采后菠菜在特定条件下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雪平,汤士勇;赤霉素(GA_3)对切花月季生长开花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6 钟忠;不同微肥对瓜叶菊开花和结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7 马原松,王启明,吴诗光,徐心诚;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8 郑爱珍;王启明;;水杨酸与植物逆境胁迫[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9 梁喜龙;郑殿峰;左豫虎;;病害逆境下寄主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10 李韶山;周嘉槐;;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代谢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花后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军科;樱桃(Prunus mahaleb L.)PGIP基因及其启动子克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3 陈学好;黄瓜花性别分化的生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顾采琴;Ca~(2+)、CaM及其目标酶与乙烯诱导番茄和草莓果实成熟衰老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春斌;银杏组织、细胞悬浮培养及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苗琛;水稻精细胞RSSG58基因的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马李一;漂白紫胶水果保鲜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卜崇兴;NAU-G1型南方网纹甜瓜无土栽培新系统及其技术基础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牛俊义;地膜春小麦根系生长、物质分配及叶片衰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10 杨文钰;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节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仲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功能菌株的筛选[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小会;1-MCP对美国8号苹果保鲜效应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叶庆亮;岩溪晚芦成熟果皮与果肉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彭晓莉;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_(SAG12)-IPT转化马铃薯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5 陶兴林;甜瓜高效再生体系、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旭军;不同类型水稻根系生理特性及其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阮英;番茄种子的内源激素及活性氧的变化规律与果实成熟的关系[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广文;脱落酸对鲜枣贮期品质变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俊英;桃和樱桃的ACC氧化酶、合成酶基因克隆[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10 宋刚;油
本文编号:393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9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