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植物和温度对三条橙灯蛾Lemyra alikangensis取食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寄主植物和温度对三条橙灯蛾Lemyra alikangensis取食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条橙灯蛾 寄主植物 温度 生长发育 取食偏好性 有效积温
【摘要】:地球上昆虫与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多样。全球变暖是目前气候的总体变化趋势,这种气候变化势必对变温动物昆虫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寄主植物是最重要的生物影响因子,为食叶昆虫提供食物来源、栖息场所、繁殖场所等;温度则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影响因子,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食叶昆虫的生长发育情况。研究食叶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温度变化对食叶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以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望灯蛾属Lemyra三条橙灯蛾Lemyra alikangensis (Strand)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测研究了三条橙灯蛾的生活史;利用恒温光照培养箱控制饲养实验,使用叶片离体饲养法研究了三条橙灯蛾对5种供试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性;同时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生长发育、繁殖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恒温光照培养箱控制温度梯度,用叶片离体饲养法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三条橙灯蛾幼虫取食、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三条橙灯蛾生活史 三条橙灯蛾在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一年可发生3代,每世代之间有一定的世代重叠,幼虫期共有7个龄期。第1代从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从6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3代从9月上旬至下一年5月上旬,第3代幼虫发育至6龄时(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将以老熟幼虫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经历一次蜕皮后化蛹、羽化。幼虫危害盛期为6至8月。此外,三条橙灯蛾卵和幼虫在野外遭寄生蝇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为三条橙灯蛾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思路。 2.三条橙灯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性 三条橙灯蛾4龄幼虫对5种供试寄主植物叶片的取食选择有明显的偏好性,三条橙灯蛾幼虫最偏好于选择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叶片,取食选择率(45.00%)最高,天仙果Ficus erecta Thunb. var. beecheyana (Hook. et Arn.) King (18.67%)叶片和华东油柿Diospyros oleiera Cheng (17.00%)叶片次之,对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 (4.67%)叶片和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 (4.33%)叶片的取食选择率很低。 三条橙灯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取食量有显著差异。总取食量以杨梅叶片饲喂组(3875.06mg)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大青叶片饲喂组总取食量最低(2977.51mg)。各饲喂组的日均取食量高低顺序为:杨梅叶片饲喂组(80.73mg/d)华东油柿叶片饲喂组(77.78mg/d)大青叶片饲喂组(74.44mg/d)天仙果叶片饲喂组(70.74mg/d)喜树叶片饲喂组(70.43mg/d)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三条橙灯蛾6龄幼虫营养效应也有显著差异,总体上以大青叶片饲喂组营养效应最好,相对生长率(RGR,0.30mg.mg-1.d-1)、食物转化率(ECD,13.46%)和近似消化率(AD,62.04%)均最高;喜树叶片饲喂组营养效应最差,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低或较低水平(RGR0.08mg.mg1-1.d-1, ECD4.39%,ECI21.81%, AD20.20%)。 综合以上各指标可以得出三条橙灯蛾的取食偏好性顺序为:大青叶片天仙果叶片华东油柿叶片杨梅叶片喜树叶片。 3.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生长发育、繁殖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寄主植物叶片饲喂组间三条橙灯蛾各指标如幼虫历期、蛹历期、雌蛹重、产卵量、存活率、中肠淀粉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三条橙灯蛾幼虫历期与存活率(r=-0.930)、雌蛹重(r=-0.975)、繁殖力(r=-0.958)均呈负相关,幼虫历期越短、存活率越高、雌蛹越重、繁殖力越高;反之,幼虫历期越长、存活率越低、雌蛹越轻、繁殖力越低。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与三条橙灯蛾各种生长发育指标呈正比,因此,三条橙灯蛾消化酶活性越高,其生长发育情况越好,对寄主植物适合度越高。 不同寄主植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与总糖含量相比,寄主植物蛋白质含量与三条橙灯蛾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更强,说明蛋白质含量更能决定三条橙灯蛾与寄主植物的适合度。 总之,在5种寄主植物中,大青是最适寄主植物,杨梅则是最不适合的寄主植物,这也说明杨梅对三条橙灯蛾的防御属性最高;寄主植物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含量,能决定三条橙灯蛾的取食偏好性和生长发育情况;面对不同寄主植物参差不齐的营养状况,三条橙灯蛾能通过消化酶活性调节与寄主植物的适合度。 4.温度对三条橙灯蛾幼虫取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5个温度梯度(17、20、23、26、29℃)下研究了温度变化对三条橙灯蛾幼虫的取食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能显著影响三条橙灯蛾幼虫的取食量和生长发育。在17~26℃范围内,三条橙灯蛾幼虫日均取食量随温度升高显著增高,幼虫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幼虫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9℃时日均取食量开始下降,幼虫历期有所延长,幼虫存活率也开始降低。三条橙灯蛾幼虫理论最适取食温度为27.41℃,理论最适生长温度为26.48℃,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6.91℃,有效积温为720.71日·度。
【关键词】:三条橙灯蛾 寄主植物 温度 生长发育 取食偏好性 有效积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63.42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6
- 第一章 绪论16-32
- 1. 食叶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研究进展16-23
- 1.1 食叶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理论16-20
- 1.2 食叶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20-23
- 2. 温度对食叶昆虫取食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23-28
- 2.1 温度对食叶昆虫取食的影响23-25
- 2.2 温度对食叶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25-28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28
- 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28-30
- 4.1 研究内容28-29
- 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9
- 4.3 技术路线29-30
- 5.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30-32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对象简介32-34
- 1. 研究地区概况32
- 2. 研究对象简介32-34
- 第三章 三条橙灯蛾生活史研究34-40
- 1. 前言34-35
- 2. 材料和方法35
- 2.1 野外调查及取样35
- 2.2 室内饲养35
- 3. 结果与分析35-38
- 3.1 三条橙灯蛾生活史35-37
- 3.2 三条橙灯蛾各虫态特征和生活习性37-38
- 4. 讨论和结论38-40
- 第四章 三条橙灯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偏好性研究40-49
- 1. 前言40-41
- 2. 材料与方法41-44
- 2.1 供试虫源41
- 2.2 供试寄主植物41-42
- 2.3 试验方法42-43
- 2.4 数据分析43-44
- 3. 结果与分析44-46
- 3.1 三条橙灯蛾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44
- 3.2 三条橙灯蛾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量44-45
- 3.3 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幼虫营养效应的影响45-46
- 4. 讨论和结论46-49
- 第五章 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生长发育、繁殖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49-60
- 1. 前言49-50
- 2. 材料和方法50-51
- 2.1 三条橙灯蛾的饲养及生长发育观测50
- 2.2 寄主植物叶片营养成分测定50-51
- 2.3 三条橙灯蛾幼虫消化酶测定51
- 2.4 数据分析51
- 3. 结果与分析51-57
- 3.1 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各虫态历期的影响51-52
- 3.2 寄主植物对三条橙灯蛾生长发育的影响52-54
- 3.3 寄主植物营养成分54-55
- 3.4 三条橙灯蛾消化酶活性55-57
- 4. 讨论和结论57-60
- 第六章 温度对三条橙灯蛾取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60-68
- 1. 前言60-61
- 2. 材料与方法61-62
- 2.1 供试虫源61
- 2.2 食料植物61
- 2.3 试验方法61-62
- 3. 结果与分析62-66
- 3.1 温度对三条橙灯蛾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62-63
- 3.2 三条橙灯蛾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63-64
- 3.3 温度对三条橙灯蛾存活率的影响64
- 3.4 温度对三条橙灯蛾幼虫取食量的影响64-66
- 4. 讨论和结论66-68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8-71
- 1. 总结68-69
- 2. 不足与展望69-71
- 2.1 不足69
- 2.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82
- 附录 三条橙灯Lemyra alikangensis (Strand)照片82-8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参与的项目84-85
- 致谢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组;;稻区诱虫灯下叶蝉种类[J];温州农业科技;1973年03期
2 ;陕西省杨树病害名录[J];陕西林业科技;1977年05期
3 朱国仁;京郊开展温室白粉虱寄主植物调查[J];中国蔬菜;1983年02期
4 刘凤书;易鹏;李绍家;;紫胶虫的泌胶性能与寄主植物化学成份的关系[J];林业科学;1988年01期
5 石毓亮,吕建萍;大球坚蚧形态及生物学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6 谷勇;;紫胶虫新寄主——瓦氏葛藤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9年06期
7 谭维嘉,杨雪梅,郭予元;寄主植物对棉铃虫酯酶同功酶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3年01期
8 仵均祥,刘绍友,周靖华,赵耀先,胡作栋,胡美绒;寄主植物对桃蚜不同寄主生物型的影响[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9 庞保平,周晓榕,史丽,穆洪波;不同寄主植物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4年01期
10 韦茂兔,郑建明,徐福寿,金关荣,朱开元,朱彩娥,陈常理,陈海江;外来入侵害虫蔗扁蛾的危害范围及寄主调查[J];植物保护;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念婉;万方浩;;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角蚜小蜂产卵和取食的寄主处理时间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陈阳发;杨智凯;黄忆汝;杨平世;;台大实验林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之蝶相暨寄主植物之调查研究[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3 余凤玉;覃伟权;马子龙;韩超文;;寄主植物对水椰八角铁甲生长发育的影响[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朱方丽;李乐;吴建辉;任顺祥;;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5 钦俊德;王琛柱;;当前对昆虫选择寄主植物时化学感觉基础的理解[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何成兴;任顺祥;吴文伟;温丽娜;林莉;郭志祥;浦恩堂;;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嗜食性评价[A];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三军;刘万学;万方浩;陶玫;;潜蝇姬小蜂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美洲斑潜蝇幼虫的选择及生长发育适合度研究[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玉惠;叶建仁;;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鞠瑞亭;王凤;李跃忠;;寄主植物对新入侵害虫红棕象甲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叶芳耘;罗肖南;黄邦侃;;腹管食螨瓢虫的猎物叶螨及其寄主植物的研究[A];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基于ISSR、AFLP和DNA序列的五倍子蚜与第一寄主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项目—面上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孙霞云;紧急检疫香蕉穿孔线虫寄主植物[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3 范崇霞;草履介防治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周仁杰;蝴蝶养殖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俞言琳 通讯员 热孜 婉古丽;新疆禁止调入天牛蛀干害虫寄主植物[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6 付凡军;我区又发现9种白星花金龟寄主植物[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7 王玉堂;冬季治虫主要措施[N];周口日报;2009年
8 隆尧县农业局 邵立侠;注意防治农田蟋蟀[N];河北科技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靳艳娇;精灵舞蹁跹 破茧展翅时[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10 赵凤华 周炜;“超级害虫”与植物双生病毒互利共生[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俊锟;印度檀香与寄主植物间寄生关系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李艳艳;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三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邵淑霞;角倍蚜瘿内世代种群动态及寄主植物对蚜虫刺激的光合和脱落酸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4 谢文;寄主植物诱导烟粉虱种群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李艳梅;星盾炱科、痂囊腕菌科和多腔菌科真菌的分类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6 刘慧平;山楂叶螨和苹果黄蚜抗药性动态及抗性机理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亚慧;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寄主选择与发育策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万学;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在棉铃虫齿唇姬蜂寄主寻找行为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9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曹振军;入侵豚草的天敌广聚萤叶甲的寄主选择性及潜在分布区预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娜;烟蚜与寄主、烟草花叶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苏超;寄主植物和温度对三条橙灯蛾Lemyra alikangensis取食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彬;营养及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张宏;寄主植物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及翅型分化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吴秋芳;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施燕;灰飞虱种群消长规律及传毒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李伟;寄主植物对灰飞虱生态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8 宋月芹;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娜;甜菜夜蛾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寄主植物对其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李传明;烟粉虱对寄主植物及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5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57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