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炭添加对黑土水分梯度处理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生物黑炭添加对黑土水分梯度处理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摘要】:土壤添加生物黑炭(Biochar)能够改变其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过程,关系到作物的产量。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研究生物黑炭添加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可为改善东北春季冷凉条件下苗期玉米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人工气候箱,通过盆栽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添加条件下,水分含量梯度变化对玉米苗期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添加不同生物黑炭量(50g/kg和100g/kg)后,低有机质土壤和高有机质土壤均表现为22%的土壤含水量最有利于玉米幼苗生长,而田间持水量接近24%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土壤有机质和生物黑炭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存在叠加现象,低有机质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10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而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50g/kg促进玉米苗期生长效果最佳;(3)生物黑炭添加量相同时,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通常高有机质土壤苗期生长相对较快。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 苗期 水分含量 黑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228)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项目(15XG08)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1254G012)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受开垦年限和长期不合理耕作栽培管理方式的影响,致使当地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逐渐变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粮食产量及品质[1-4]。生物黑炭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改良物质,农田施用生物黑炭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碳汇,还可以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己;王义祥;林宇航;叶菁;黄毅斌;翁伯琦;;生物黑炭输入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2 何艳芬,马超群;东北黑土资源及其农业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3 张少良;张兴义;于同艳;隋跃宇;刘晓冰;;秸秆覆盖对农田黑土春季地温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4 刘志华;孟颖;姜振峰;张少良;王宏燕;;生物黑炭对黑土根际氮素转化相关功能菌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4年04期
5 李力;刘娅;陆宇超;梁中耀;张鹏;孙红文;;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1年08期
6 姜岩;石广文;吴培祥;;关于在黑土中抗旱保墒和抢墒播种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64年01期
7 潘根兴;张阿凤;邹建文;李恋卿;张旭辉;郑金伟;;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还田作为低碳农业途径的探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04期
8 张阿凤;潘根兴;李恋卿;;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9 唐光木;葛春辉;徐万里;王西和;郑金伟;李恋卿;潘根兴;;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勾芒芒;屈忠义;杨晓;张栋梁;;生物炭对砂壤土节水保肥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自学;刘天学;;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2 王轶虹;杨浩;王小雷;张明礼;王琳贤;;利用~(137)Cs示踪技术对土壤侵蚀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黄国勤;;江南丘陵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研究Ⅳ 江西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5 常义军;唐懋华;成维东;王东升;;中药渣改土效果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6 杨育红;阎百兴;沈波;曹会聪;;~(137)Cs示踪技术在黑土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10年01期
7 谢云;段兴武;刘宝元;刘刚;冯艳杰;高晓飞;;东北黑土区主要黑土土种的容许土壤流失量[J];地理学报;2011年07期
8 崔明;张旭东;蔡强国;王勇;范昊明;周金星;;东北典型黑土区气候、地貌演化与黑土发育关系[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9 徐晓斌;王清;;我国黑土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10 邢英;李心清;周志红;程红光;房彬;张立科;;生物炭对水体中铵氮的吸附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Soil Erosion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3 李国强;蔡强国;刘振举;;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系统建设与实践[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晓斌;王清;;我国黑土退化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廉菲;唐世荣;祝凌燕;;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鹏;孙红文;;猪粪制备的生物碳对西维因的吸附-催化水解作用[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会娟;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崔立强;生物黑炭抑制稻麦对污染土壤中Cd/Pb吸收的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世平;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6年
6 江晓东;耕作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红娟;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陈琳;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秦焱;吉林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及结构退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晓君;东北黑土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艳茹;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士超;河北平原作物秸秆主要利用途径的效率与效益的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樊豪;基于GIS与RS技术的辽西北票市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籍瑶;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5 庄维林;行间耕整机通用刀辊设计与试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晗芝;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t,
本文编号:578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57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