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册)》1981年
本文关键词:基因型及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期生长、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中册)》1981年
南北向与东西向播种的小麦叶生长和籽粒产量
M.B.KIRKHAM 刘存奇
【摘要】:有关行向对在多风区小麦生长的影响实验报道很少。为了尽可能减小风害,使叶的生长(饲料产量)最好,并且尽可能提高籽实产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em.Thell.)的最佳行向。
【作者单位】: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Kans.,U.S.A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在三年期间(1976一1979),将Osage小麦以南北行和东西行种植。测定了风、土壤水分含量、气孔抑制、叶水分势、叶渗透势、茎杆和籽粒的矿物元素含量、植株高度、叶面积和籽粒产量。在春、夏和秋季盛行风主要来自南方,,而冬季主要来自北方。土壤含水量东西行比南北行高。在南北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丽;包维楷;;基因型及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期生长、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2 吴奇峰;董志新;;不同施肥及密度处理下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表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郑成岩;崔世明;王东;于振文;张永丽;石玉;;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4 刘青林;张恩和;王琦;王田涛;刘朝巍;俞华林;尹辉;;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表观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5 惠海滨;林琪;刘义国;刘家斌;张洪生;翟延举;;灌水对超高产麦田小麦灌浆期旗叶和籽粒糖含量与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6 姜丽娜;贺远;邵云;赵艳岭;余海波;祁诗月;李春喜;;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7 张鹏;张富仓;吴立峰;李志军;周罕觅;;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8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分析及其遗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9 斯拉依丁·司马义;加帕尔;郭峰;买尔彦木;王瑞华;;白高粱新品种新高粱8号选育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0 黄厚宽;王家嘉;李录久;王黛平;赵贤友;李东平;;施用氮肥对小麦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集;夏来坤;郭天财;王晨阳;韩燕来;;铜、镉胁迫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吴珊珊;姜丽娜;邵云;张黛静;李春喜;;外源Zn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及籽粒生理和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冬秀;王根轩;张文丽;王磊;;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升高对小麦生长、水分利用、籽粒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李朝苏;黄钢;吴春;汤永禄;;稻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5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研究[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6 樊廷录;宋尚有;王淑英;周广业;;黄土旱塬冬小麦-玉米轮作制长期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7 王渭玲;梁宗锁;徐福利;;旱地施肥对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韩金玲;马春英;杨晴;李雁鸣;;施锌对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技术[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雁鸣;赵英穆;史秀捧;谢志肖;高树凯;;几种栽培措施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N];农民日报;2007年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曹一平 教授;[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4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程琳琳 崔振岭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刘全清;[N];农资导报;2006年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李生秀;[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6 记者 赵红梅;[N];河北日报;2010年
7 和静县农技推广站 楼爱玲 屈涛 顾健 孙波;[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8 徐克;[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组 崔彦宏;[N];河北科技报;2007年
10 贾秀领;[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青松;甘蓝型油菜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品种的基本特征[D];扬州大学;2009年
2 姚凤娟;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郑成岩;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卫星;超级稻品种穗生长发育和灌浆结实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及其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叶全宝;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朱新开;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与调控[D];扬州大学;2006年
7 朱云集;硫及硫氮交互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冯伟;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氮素营养及生长指标监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牟会荣;拔节至成熟期遮光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石玉华;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兴;普通玉米高油化应用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吴翠平;高温胁迫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3 胡焕焕;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调控效应[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高春华;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门洪文;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丁锦峰;弱筋和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探讨[D];扬州大学;2010年
7 陈炜;不同栽培模式下旱地小麦灌浆过程中同化物转运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仙;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研究及黄酮提取工艺优化[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王玉亭;燕麦籽粒皮裸性基因遗传与分子作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王超;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因型及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期生长、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77835.html